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蔚

作品数:13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牡丹江师范学院应用英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文学
  • 3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守望灯塔》
  • 3篇叙事
  • 3篇教学
  • 2篇对外汉语
  • 2篇英语
  • 2篇守望
  • 2篇汉语
  • 1篇对外汉语教学
  • 1篇对外汉语专业
  • 1篇叙事结构
  • 1篇叙事时间
  • 1篇叙事手法
  • 1篇演讲
  • 1篇演讲课
  • 1篇意象
  • 1篇英语演讲
  • 1篇英语演讲课
  • 1篇师专
  • 1篇时距
  • 1篇时频

机构

  • 11篇牡丹江师范学...
  • 5篇牡丹江医学院

作者

  • 11篇张蔚
  • 5篇赵春阳
  • 1篇李旭中
  • 1篇孟斌斌

传媒

  • 2篇牡丹江师范学...
  • 2篇文教资料
  • 2篇湖北函授大学...
  • 1篇作家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语文建设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太原城市职业...

年份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翻译专业英语演讲课程之初探
2015年
翻译专业开设英语演讲课程对培养本专业人才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从培养翻译人才所需的应用能力入手,包括良好的思辨能力,娴熟的翻译技巧,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探讨开设演讲课程的必要性以及英语演讲课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张蔚
关键词:翻译专业互动教学综合素质培养
象征主义视角下对《阿拉比》的解读被引量:5
2015年
世界著名的文学大师——詹姆斯·乔伊斯在其代表作《阿拉比》中广泛采用了象征主义的写作手法,其妙笔横生之处随处可见。本文试图从《阿拉比》的作品简介及其与象征主义的关系作为切入点,阐述象征主义视角下《阿拉比》所带有的精神瘫痪意象象征、理想与爱情意象象征等,希望能够挖掘出《阿拉比》隐藏在文学含义下的一些象征主义手法的生动与独特运用,为读者解读《阿拉比》提供一些意见和方向。
张蔚
关键词:象征主义《阿拉比》
《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悖论技巧的运用被引量:3
2011年
在《我已故的公爵夫人》中,罗伯特·勃朗宁成功运用了悖论这一倍受新批评家推崇的手法。本文试从悖论的定义、形式,新批评中悖论与反讽、意义含混之间的关系来分析这首著名的独白戏剧诗,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悖论这一概念。
赵春阳张蔚
关键词:悖论
《守望灯塔》中叙事时间的解读
2014年
英国当代著名女作家温特森在其代表作《守望灯塔》这部作品中,成功地运用了大量现在或过去,历史或虚构的故事情节,极富想象力地将其连贯地融合在一起,构建了如迷幻宫殿般的叙事框架,留给读者一系列的扣人心弦的悬念,成为非线性叙事的范例之作。基于此,运用法国著名批评家杰勒德·热奈特的相关理论讨论小说的叙事时间,深入剖析文本时序中的预期叙述以及复元叙述,以此来说明作者运用时空倒错的创新叙事手法使文章结构新颖独特,使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张蔚
关键词:叙事手法
跨文化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学被引量:8
2013年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语言教学,还要借助语言扫清跨文化交际障碍、传播中国文化。语言和文化关系紧密,语义的理解对文化背景有很大的依赖性。跨文化交际涉及的文化问题包括文化与语言捆绑式出现、文化与生活密切相关、民族间的文化差异等,这些问题导致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出现。在文化教学中,对外汉语教师应注重文化输出的内容和方式,不断更新文化知识,平等看待各族文化,重视文化互补,推动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
李旭中孟斌斌张蔚
关键词:跨文化对外汉语教学
原型批评视域下《守望灯塔》中人物的解读
2015年
当代作家珍妮特·温特森作品中的人物与《圣经》、中世纪传奇故事等西方文学作品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本文以《守望灯塔》这部作品为出发点,从原型批评理论的角度对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剖析。通过作品中人物与西方文学中的经典原型比对,揭示作家、作品与《圣经》等西方经典作品的内在关系,使读者更深刻地把握作品的内涵,为今后分析此类作品提供好的典范。
张蔚赵春阳
关键词:《守望灯塔》
谈高校英语教师的自我发展
2011年
从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和目的着手,了解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进而从英语教师心理角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角度、教师专业技能角度重点阐述了做为高校英语教师如何自主地进行自身的专业发展,以适应教学的需要。
赵春阳张蔚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性
《威尼斯商人》中“指环”意象的意义
2011年
指环这一意象在西方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人墨客通常使用指环表达与爱与责任、忠诚与背叛等的主题作品。本文以莎士比亚著名喜剧作品《威尼斯商人》中指环的意象为研究对象,首先探讨指环的起源和象征意义使读者深入了解其内涵,进而从文中夏洛克和鲍西娅的指环及其故事入手,分析指环在塑造人物形象、深化主题和发展情节等方面的所起到的作用及其意义。
张蔚赵春阳
对外汉语专业中的双语教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对外汉语专业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实践型的高级双语人才,双语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双语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如何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对外汉语专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对外汉语专业的自身特点,探讨在该专业开展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分析目前开展双语教学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并对如何更好地开展双语教学提出建议。
张蔚赵春阳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双语教学
浅析《守望灯塔》中叙事时距被引量:1
2014年
在叙事学的研究中,时距包含概要,场景,停顿以及省略四个方面。本文通过对当代英国著名女作家温特森的代表作《守望灯塔》中,作者如何通过两个叙事层面的时距的不同层次与维度使得作品富于韵律性,叙事结构复杂却具合理性,使文章跌宕起伏,充满悬疑的色彩。
张蔚
关键词:时距叙事结构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