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艳

作品数:15 被引量:90H指数:6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成像
  • 7篇扩散
  • 6篇腺癌
  • 5篇磁共振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疗效
  • 4篇扩散加权
  • 4篇扩散加权成像
  • 4篇加权成像
  • 4篇表观
  • 3篇早期疗效
  • 3篇乳腺癌肝转移
  • 3篇肿瘤
  • 3篇疗效评价
  • 3篇肝转移
  • 3篇表观扩散系数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影像
  • 2篇早期疗效评价

机构

  • 14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淮安市淮阴医...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深睿博联...

作者

  • 14篇朱艳
  • 11篇柏根基
  • 7篇陆洋
  • 6篇郭莉莉
  • 6篇徐青青
  • 5篇王亚婷
  • 3篇刘艳
  • 3篇陈伟
  • 2篇阮爱超
  • 2篇王娅婷
  • 1篇张辉
  • 1篇周胜利
  • 1篇史玉振
  • 1篇陶维静
  • 1篇朱波
  • 1篇陈婷婷
  • 1篇安坤

传媒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临床医学...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安徽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18
  • 4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最佳颈部单能量CT值在甲状腺腺瘤与乳头状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22年
目的探讨最佳颈部单能量CT值鉴别诊断甲状腺腺瘤与乳头状癌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入院且经术后病理确诊的171例甲状腺肿瘤患者颈部CT资料,依据术后病理将患者分为腺瘤组(81例)及乳头状癌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最佳颈部单能量CT检查的病灶CT值(CT_(病灶))、甲状腺CT_(病灶)与同一层面甲状腺正常组织CT值(CT_(正常组织))的比值(NCT_(T))及甲状腺CT_(病灶)与同一层面颈总动脉CT值(CT_(颈总动脉))的比值(NCT_(A))。以肿瘤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绘制最佳颈部单能量CT值诊断腺瘤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CT_(病灶)、NCT_(T)、NCT_(A)诊断甲状腺腺瘤及乳头状癌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CT_(病灶)、NCT_(A)及NCT_(T)诊断腺瘤的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乳头状癌组CT_(病灶)、NCT_(A)、NCT_(T)较腺瘤组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_(病灶)、NCT_(A)、NCT_(T)诊断甲状腺腺瘤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9、0.924、0.927,其截断值分别为134.8 HU、0.860、0.844,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0.864、0.877、0.790,特异度分别为0.922、0.844、0.956。结论甲状腺腺瘤患者最佳颈部单能量CT值较乳头状癌患者显著升高。颈部单能量CT值对甲状腺腺瘤与乳头状癌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其中CT_(病灶)识别甲状腺腺瘤的效能最高。
朱艳阮爱超徐青青陆洋孔丹郭莉莉
关键词:CT成像甲状腺腺瘤乳头状癌
治疗后DWI-ASPECTS评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评估
2023年
目的探讨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血栓切除术(EVT)后扩散加权成像(DWI)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择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3月至2022年2月接受EVT的大脑中动脉AIS患者121例,根据患者3个月后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0~2分)和预后不良组(3~6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和影像指标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及影像指标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DeLong检验比较治疗后DWI-ASPECTS评分和梗死体积对AIS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共121例患者,预后良好组67例(55.4%),出血转化17例(25.4%);预后不良组54例(44.6%),出血转化30例(55.5%)。预后良好组DWI-ASPECTS评分更高、梗死体积更小、入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更低,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DWI-ASPECTS评分和梗死体积有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832,P=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后DWI-ASPECTS评分(OR=0.315,P=0.00)及梗死体积(OR=1.068,P=0.00)均是大脑中动脉AIS患者EVT术后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经ROC曲线进一步分析显示EVT术后DWI-ASPECTS评分评估3个月后mR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7(95%CI:0.827~0.948),预测不良预后的最佳临界点为5.5分,敏感度为73.1%,特异度为87%。而梗死体积评估3个月后mRS评分的AUC为0.907(95%CI:0.854~0.960),预测不良预后的最佳临界点为86.5 ml,敏感度为68.5%,特异度为98.5%。结论治疗后DWI-ASPECTS评分可代替梗死体积来预测AIS患者EVT术后的临床预后。
吴江朱艳柏根基郭莉莉安坤徐青青
关键词:ASPECTS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在乳腺癌肝转移早期疗效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应用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预测和早期评价乳腺癌肝转移(BCLMs)化疗效果。方法搜集40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共69个转移灶,均行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TX)化疗方案,于化疗前3~4天和化疗后1个月行普通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并测定ADC值。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划分有效组与无效组。结果在69个转移灶中,31个病灶有效,38个病灶无效,化疗前后ADC值分别为(1.26±0.35)×10^-3mm^2/s和(1.37±0.32)×10^-3mm2^/s(t=3.468,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前ADC值分别为(1.16±0.24)×10^-3mm^2/s和(1.35±0.44)×10^-3mm^2/s(t=2.142,P〈0.05);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后ADC值分别为(1.46±0.30)×10^-3mm^2/s和(1.31±0.34)×10^-3mm^2/s(t=1.647,P〉0.05);有效组化疗前后ADC值分别为(1.16±0.24)×10^-3mm^2/s和(1.46±0.30)×10^-3mm^2/s(t=9.881,P〈0.000);无效组化疗前后ADC值分别为(1.35±0.44)×10^-3mm^2/s和(1.31±0.34)×10^-3mm^2/s(t=1.341,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约登指数=1.27,b值为700时,取ADC=1.37×10^-3mm^2/s作为判断化疗是否有效的界值,曲线下面积(AUC):0.678,95%可信区间(CI):55%~83%。结论 ADC值可以早期定量预测BCLMs化疗效果。
朱艳陆洋王娅婷柏根基
关键词:乳腺癌肝转移表观扩散系数化学治疗
食管癌扩散加权成像的b值选取及其在恶性程度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扩散加权成像的最佳b值及ADC值在预测食管癌恶性程度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癌患者行常规MRI及多b值DWI扫描,分别采用b值500、800和1000s/mm^2。结果:随着b值的升高,DWI图像上食管癌病变的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逐渐下降(SNR分别为55.79±27.74、42.05±22.74、30.38±17.30;CNR分别为31.85±19.82、22.35±13.57和17.35±14.49)。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b值下病变的ADC值均可作为评估肿瘤分化程度的有效指标,但以选取b值为500s/mm2时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最大(AUC=0.902),ADC值的最佳阈值为1.72×10^(-3) mm^2/s。结论:使用b值为500s/mm^2的DWI检查有利于食管癌病变的检出。DWI及ADC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肿瘤的分化情况,有助于食管癌的术前评估。
陈伟朱艳徐青青周胜利柏根基王亚婷陆洋
关键词:食管癌扩散加权成像信号噪声比对比噪声比
表观弥散系数平均值及最小值与肝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平均值(ADC_(mean))、最小值(ADC_(min))在鉴别肝癌病理分化程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癌患者,包括肝细胞癌(36例)、胆管细胞癌(10例),并将其分为高、中、低分化组(分别为10、24、12例)。所有患者均行MRI平扫、增强及DWI序列扫描,综合各扫描序列,测量病灶实质部分的ADC_(mean)值、ADC_(min)值,对比ADC值在高、中、低分化肝癌中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ADC_(min)值在鉴别低分化与中高分化肝癌的临界值及其敏感度、特异度。结果:低分化组ADC_(mean)值及ADC_(min)值均低于中分化和高分化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分化与中高分化肝癌的鉴别中,ADC_(min)值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2,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2%、71.4%。结论:ADC_(min)值在预测肝癌的病理分化程度中的作用要优于ADC_(mean)值。
王亚婷朱艳陆洋刘艳柏根基
关键词:肝肿瘤病理学磁共振成像
DWI联合MRS对前列腺癌诊断的价值被引量:26
2016年
目的探讨联合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经过病理证实的24例PCa和30例前列腺增生(BPH)患者进行DWI和MRS检查。测量PCa区和BPH患者外周带、中央腺体的ADC值,观察枸橼酸盐(Cit)、胆碱(Cho)、肌酸(Cr)的化学位移并测量(Cho+Cr)/Cit比值。分别将PCa区ADC值95%可信区间上界、(Cho+Cr)/Cit值95%可信区间上界作为鉴别PCa与BPH的阈值。分析DWI、MRS及DWI联合MRS三种检查方法对PCa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 PCa区、BPH患者外周带、中央腺体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83±0.12)×10–3 mm2/s、(1.82±0.26)×10–3 mm2/s、(1.46±0.16)×10–3 mm2/s(F=31.1,P<0.05),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PCa区、BPH患者外周带、中央腺体的平均(Cho+Cr)/Cit值分别为1.55±0.11、0.53±0.16、0.64±0.13(F=18.2,P<0.05)。PCa区与BPH患者外周带及中央腺体(Cho+Cr)/Ci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H患者外周带与中央腺体(Cho+Cr)/Ci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比为79.17%、80%、79.63%。MRS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比为87.5%、86.67%、87.03%。DWI联合MRS诊断PCa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1.67%、93.33%、92.59%。结论 DWI联合MRS对PCa诊断优于单独运用DWI及MRS。
陆洋葛尚朱艳王亚婷柏根基
关键词:前列腺肿瘤弥散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波谱学
双能CT碘浓度对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双能CT碘浓度在定量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7例甲状腺癌患者术前双能CT图像,依据病理结果分为非颈部淋巴结转移组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组。术前均行双能CT平扫加增强扫描,并经Liver VNC软件测量病灶及正常甲状腺组织碘浓度(IC),测得正常甲状腺碘浓度(IC_(甲状腺))、病灶碘浓度(IC_(病灶))、病灶与IC_(甲状腺)差值(ICD)及ICD与IC_(甲状腺)比值(ICDNR_(病灶)),两组间各参数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分别比较非淋巴结转移组与淋巴结转移组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IC_(病灶)、ICD_(病灶)、ICDNR_(病灶)的值,平扫及动脉期在两组变量的比较中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IC_(病灶)、ICD_(病灶)、ICDNR_(病灶)的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静脉期结果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477、0.744、0.730,三者截断值分别为1.65、1.35、0.283,敏感度分别为0.90、0.725、0.825,特异度分别为0.175、0.667、0.579。结论静脉期IC_(病灶)、ICD_(病灶)、ICDNR_(病灶)的值能有效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颈部淋巴结转移,其中静脉期ICD_(病灶)诊断效能最高。
朱艳柏根基阮爱超徐青青孔丹郭莉莉
关键词:乳头状淋巴转移双能CT碘浓度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预测乳腺癌肝转移早期疗效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索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预测及早期评估乳腺癌肝转移(BCLM)化疗效果中的作用。方法:选择42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分别于化疗前3 d、化疗后1周、2周及4周进行常规MRI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并测量病灶的ADC值。采用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作为评价乳腺癌肝转移化疗疗效的评价标准。结果:42例乳腺癌肝转移患者86个病灶中,40个病灶对化疗有效,46个病灶对化疗无效。化疗前有效组ADC值((1.06±0.07)×10^(-3)mm^2/s)明显低于无效组((1.22±0.14)×10^(-3)mm^2/s),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1周,有效组ADC值((1.08±0.13)×10^(-3) mm^2/s,P=0.144)较化疗前有所增加,无效组ADC值((1.20±0.16)×10^(-3)mm^2/s,P=0.179)较化疗前有所降低,两者间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化疗后2周及4周,有效组ADC值((1.28±0.11)×10^(-3)mm^2/s,(1.36±0.10)×10^(-3)mm^2/s)较化疗前明显增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无效组无明显变化。ROC曲线下面积为0.846,以治疗前ADC=1.11×10^(-3) mm^2/s作为判断化疗是否有效的界值,其敏感性与特异性为78.3%和87.5%。结论:治疗前ADC值结合治疗后2周ADC值有助于早期预测及评价BCLMs的化疗疗效。
王亚婷朱艳郭莉莉史玉振陈伟柏根基
关键词:乳腺肿瘤肝肿瘤肿瘤转移
基于CT影像组学对孤立性肺结节性质分类的预测效能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肺结节CT影像组学特征与病理分类的关系,并评估不同分层递进影像组学模型对肺结节病理分类的预测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7月—2019年8月189例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资料的肺结节患者,包括良性结节71例,恶性非浸润结节51例,恶性浸润性结节67例。分别构建3种CT影像组学模型,模型1对良性及恶性结节(包括恶性非浸润及浸润性结节)分类;模型2对恶性非浸润及浸润性结节分类;模型3对良性、恶性非浸润及浸润性结节分类。对所有勾画感兴趣区(ROI)进行高通量特征采集,采用智能方法进行特征和分类器筛选建立最佳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用于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模型1、2及3分别筛选出20、2及20个影像组学特征,绘制ROC曲线,验证组AUC值分别为0.85、0.89及0.84,模型1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为79.66%、70.42%、84.59%、81.74%及67.57%;模型2为88.06%、74.51%、82.2%、81.94%及82.61%;模型3为71.34%、85.05%、70.37%%、83.2%及76.3%。结论:基于CT图像影像组学特征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良性结节、恶性非浸润结节及浸润性结节的差异,对其进行分类。
徐青青单文莉朱艳黄陈翠包丝雨郭莉莉
关键词:肺结节CT病理
DCE-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评价作用
目的 评价分析DCE-MRI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作用。方法 以我院在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内穿刺病理确诊为乳腺癌并进行NAC的39例患者(40个病灶)为例,在实施了NAC方案后,进行DCE-MRI扫描,观察结果...
陶维静孔丹周海飞朱艳郭莉莉张辉柏根基
关键词:DCE-MRI乳腺癌新辅助化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