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辉
- 作品数:16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滁州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论南宋生日风俗与祝寿词的创作被引量:1
- 2014年
- 祝寿词的兴盛是南宋词坛的重要现象。祝寿词的繁荣与南宋的生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直至南宋,生日方成为社会各阶层所普遍接受的重要节日,流行于南宋各社会阶层。渗入政治因素的生日风俗,对于寿词创作的内容、主题及情感基调有着直接影响。同时,生日风俗的娱乐性与词的娱情性相结合,也促进了寿词创作的兴盛。
- 卢晓辉
- 关键词:祝寿词士风政治环境
- 宋代游仙诗研究
- 游仙诗是由原始的神仙思想、楚辞、《庄子》三个因素共同促成的,经过汉魏的酝酿,在晋代得以成熟.六朝以及唐代是游仙诗的发展期,就主题思想而言变化不大.宋代的道教对文人的思想有着一定的影响,不过由于儒家思想的流行,宋代的游仙诗...
- 卢晓辉
- 关键词:游仙诗宋代道教神仙
- 文献传递
- 宋代诗歌与道教
- 卢晓辉
- 关键词:宋诗道教养生神仙
- 论游仙诗的起源被引量:2
- 2005年
- 先秦时期的神仙信仰是游仙诗的思想源头。《离骚》借助游仙表达政治寓意,《远游》描写仙游、追慕长生,《庄子》借助神仙形象追求逍遥独立的精神人格,三者共同组成了游仙诗的文学源头。游仙诗是在先秦神仙信仰、文学作品两个方面的作用下逐步发展到魏晋得以成熟。
- 卢晓辉
- 关键词:游仙诗神仙离骚远游庄子
- 李颀诗歌思想主旨浅探被引量:2
- 2003年
- 通过对李颀诗歌的重新审视,我们可以发现李颀并非今人所定位的边塞诗人,并且尽管诗中多处流露出宗教思想,但诗人主导思想依然是儒家思想,不过是一种受宗教影响的儒家失意者的消极思想而已。
- 卢晓辉
- 关键词:边塞
- 浅析曹唐游仙诗的内容特色被引量:4
- 2006年
- 曹唐游仙诗突破了传统的游仙诗模式:抛弃了追慕神仙、寄托寓意的主题;游戏笔墨,运用近体诗的形式将神仙故事诗歌化,使之转化为纯粹的文学样式.同时,在艺术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 卢晓辉
- 关键词:曹唐游仙诗神仙故事
- 浅论徐积的孝名与文名被引量:1
- 2008年
- 尽管徐积以孝名获得广泛声誉,但其文学创作却鲜有人提及。这种落差主要是由于其诗歌理论以及政治取向所造成的。诗歌创作风格脱离了宋代诗坛的主流,而政治上的中立使得徐积难以与文坛苏黄等人深入交往,难以有所提高。
- 卢晓辉
- 关键词:诗歌理论交游
- 苏过的道教情结与诗歌创作
- 2014年
- 苏过的道教情结是侧重于精神上的追求,这使其保持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进而影响其诗歌创作。苏过的诗歌着重表现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及抒发潇淡闲适的情怀,在风格上以平实质朴为主,并运用大量的道教意象。
- 卢晓辉
- 关键词:苏过诗歌创作
- 明代吴沛《何处难忘酒》中的科举人生
- 2017年
- 吴沛的《何处难忘酒》组诗有三十五首,为唱和白居易同名之作中数量最多的作品。《何处难忘酒》内容丰富,如寺院塾师生活的清苦、应举的豪情、旅途的艰辛、居家的孤独以及落第的失落等,是对明代科举士人的精神生活的形象描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文学意义。
- 卢晓辉
- 关键词:明代科举塾师
- 郭祥正的诗歌创作与道教被引量:2
- 2009年
- 郭祥正的诗歌创作与道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且道教对郭氏前后期诗歌创作的影响是变化的:前期的影响是外在形式化的,如意象运用、超现实的艺术手法;后期的影响是在内在精神层面上的,如逍遥物外的思想等。这种影响的变化也直接导致诗风前后的变化,从而破除传统文学史上对于郭氏诗歌的成见。
- 卢晓辉
- 关键词:郭祥正道教神仙老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