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森
- 作品数:62 被引量:128H指数:7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肾移植后胰岛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1例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肾移植后行胰岛移植治疗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T2DM的患者在肾移植术后3个月行胰岛移植治疗。患者在移植前依赖胰岛素治疗,用量为1.26 U/(kg·d)。采用TIPS入路手术:经颈内静脉插入穿刺导管,通过肝右静脉,在肝实质内穿刺门静脉右支,建立门体通道,置管入门静脉主干,将移植的胰岛细胞缓慢注入受者肝脏中。免疫诱导应用巴利昔单抗,联合依那西普。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继续应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术后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功能系列、以及外源胰岛素用量等。结果术后当日血糖正常,暂停外源胰岛素,术后1周空腹血糖4.8~8.5 mmol/L,餐后血糖6.9~15.1 mmol/L,术后1周外源胰岛素总量较术前下降了50.14%。术后1周受者糖化血红蛋白为6.3%(术前为6.6%)。术后空腹及餐后C肽及胰岛素水平较术前均有所增长。术后1周行胰岛素释放及C肽释放试验结果提示移植胰岛功能部分恢复,胰岛素分泌有节律。结论肾移植后胰岛移植对胰岛素依赖的2型糖尿病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式。
- 刘婷婷陈旭春牛猛王树森王晓黎鲍志野孙赫李弘刘文师韩阳刘永锋程颖
- 关键词:胰岛移植2型糖尿病免疫抑制剂
- 儿童肝移植后胰岛移植的观察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肝移植后患儿行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1例肝移植后进行胰岛细胞移植的1型糖尿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利用胶原酶联合中性蛋白酶消化捐赠者胰腺,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方法纯化胰岛细胞。患儿全麻下行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胰岛移植术,将胰岛细胞经门静脉移植到肝脏内。术后监测血糖、胰岛素用量、C肽与肝肾功能。移植后给予防治排斥反应、抗凝、预防感染治疗,根据患儿血糖酌情给予胰岛素。结果成功分离高纯度胰岛,胰岛当量为212 073 IEQ,活性95%,葡萄糖刺激指数为1.77,组织量为1 ml。术后患儿空腹血糖日趋平稳,每日胰岛素用量逐渐降低,移植后20 d完全停用外源性胰岛素,空腹C肽水平显著升高,肝肾功能稳定,无胰岛移植并发症。结论儿童肝移植后胰岛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 王树森裴广辉裴广辉王金山刘尧娟刘尧娟张博雅王智平郑虹
- 关键词:胰岛移植肝移植1型糖尿病
- 通过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变化探讨胰岛细胞裂解物-ECDI-脾细胞混合物诱导NOD小鼠免疫耐受情况
- 邹家琦刘腾丽刘尧娟王贯乔王乐孙鹏王树森
- 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对人Ⅱ型糖尿病胰岛细胞的功能修复作用研究
- 王乐刘腾丽王贯乔邹家琦孙鹏刘尧娟王树森
- 同时测定熊果酸与五味子甲乙丙素单体成分浓度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熊果酸与五味子甲乙丙素单体成分浓度的方法,属于用色谱法分析材料。发明分别制备山茱萸和五味子混合样品以及待测样品阴性对照溶液,经预处理后,在流动相为乙腈<B>:</B>0.1%磷酸水溶液=67<B>...
- 刘宏胜王树森刘洪利张雅敏沈中阳夏爽
- 胰岛类器官治疗1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24年
-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目前,胰岛移植已经成为治疗T1DM的常规方法,可以减缓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发展,降低糖尿病的死亡率,但现阶段胰岛移植的临床推广严重受限于供体胰腺短缺。近年来,胰岛类器官治疗T1DM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不仅促进了胰岛再生领域的发展,也有望成为治疗T1DM的理想方法。本文就胰岛类器官的细胞来源、胰岛类器官培养的优化方式以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为胰岛类器官治疗T1DM临床转化提供参考。
- 张博雅蔡湘衡王树森
- 关键词:1型糖尿病胰岛移植干细胞
- 同时测定马钱素芍药苷黄芩苷与黄芩素单体质量浓度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测定马钱素芍药苷黄芩苷与黄芩素单体质量浓度的方法,属于用色谱法分析材料。本发明分别制备山茱萸、白芍、黄芩混合样品以及供试样品阴性对照溶液,在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0~15min时...
- 刘宏胜王树森张雅敏冯学泉沈中阳
- 文献传递
- 心肾联合移植一例报告
- 2018年
- 受体,男,38岁。体重93 kg,身高180 cm,血型A。发现多囊肾10余年,扩张性心肌病4年余,血液透析6个月余入院。查体:脉搏87次/分,血压118/76 mmHg(1 mmHg=0.133 kPa)。慢性病容,贫血貌;心音弱,律齐;腹型膨隆,可触及多囊肾,下极平脐。胸腹CT检查:右肺中叶肺气肿,右肺下叶局限性不张,肝脏多发性囊肿,双侧多囊肾,右侧髂总动脉及左侧髂内动脉硬化。
- 裴广辉王智平孔祥荣王凯王树森沈中阳
- 关键词:心肾联合移植双侧多囊肾扩张性心肌病多发性囊肿右肺中叶右肺下叶
- 非糖尿病人群中ALDH1A3^(+)INS^(+)细胞与2型糖尿病风险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究影响非糖尿病个体β细胞去分化水平的潜在2型糖尿病风险因素。方法通过胰岛素和β细胞去分化标志分子ALDH1A3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38名非糖尿病和23例2型糖尿病患者胰腺切片中β细胞去分化水平。对非糖尿病个体胰岛β细胞去分化水平与年龄、体重指数、HbA1C、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等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非糖尿病个体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内ALDH1A3^(+)INS^(+)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01)。在糖尿病前期个体胰岛内ALDH1A3^(+)INS^(+)细胞比例降低(P=0.050),且与HbA1C值呈负相关(r=-0.44,P=0.006),但与年龄、体重指数无显著相关性。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显示ALDH1A3^(+)INS^(+)细胞百分比与血浆总胆固醇水平呈正相关(r=0.39,P=0.045),但与三酰甘油无相关性。结论ALDH1A3^(+)INS^(+)细胞在糖尿病前期胰岛内显著降低,提示糖尿病前期可能存在β细胞身份的增强以代偿胰岛素分泌需求。ALDH1A3^(+)INS^(+)细胞在血浆总胆固醇水平较高的人群中升高,提示胆固醇可能是诱导β细胞去分化以及造成β细胞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
- 刘腾丽梁瑞孙鹏王乐刘娜邹家琦刘尧娟丁雪洁王树森
- 关键词:糖尿病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
- 胰岛移植受者术前评价与管理被引量:8
- 2016年
-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据2015年的官方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已超过1亿,并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造成胰岛细胞功能丧失,完全依赖于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国际研究资料显示,1型糖尿病患者虽然接受积极的胰岛素治疗,但仍有超过50%的患者会出现微血管病变相关的远期并发症,并且患者容易出现低血糖发作,
- 裴广辉王树森
- 关键词:移植受者外源性胰岛素微血管病术前评价抗胰岛素抗体自身免疫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