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宁宁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石墨
  • 3篇石墨烯
  • 3篇纳米
  • 2篇电化学
  • 2篇氧化石墨
  • 2篇荧光
  • 2篇食品
  • 2篇食品接触
  • 2篇食品接触材料
  • 2篇金纳米粒子
  • 2篇感器
  • 2篇传感
  • 2篇传感器
  • 1篇电极
  • 1篇电子转移
  • 1篇形式语义
  • 1篇修饰
  • 1篇修饰电极
  • 1篇氧化石墨烯
  • 1篇语义

机构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上海出入境检...

作者

  • 6篇陈宁宁
  • 3篇鲜跃仲
  • 2篇程欲晓
  • 1篇沈劼
  • 1篇郭争云
  • 1篇周宇艳
  • 1篇金樱华
  • 1篇张琳

传媒

  • 1篇理化检验(化...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5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基于石墨烯量子点/金纳米粒子荧光开关检测三聚氰胺
石墨烯量子点(GQD)的荧光开关建立了一种新型、高效的检测三聚氰胺的传感方法.金纳米粒子(Au NPs)会引起GQD的猝灭,加入三聚氰胺时,其氨基与Au NPs作用使得其发生团聚,GQD的荧光恢复.荧光恢复程度与三聚氰胺...
陈宁宁程欲晓张翠玲赵凯鲜跃仲
关键词:化学传感器金纳米粒子三聚氰胺
机械剥离石墨烯修饰电极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被引量:3
2015年
采用机械剥离石墨烯修饰电极快速检测食品接触材料中双酚A的迁移量。X射线电子衍射表征显示机械剥离石墨烯表面不存在含氧官能团,与化学还原石墨烯相比,机械剥离石墨烯对双酚A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性能,降低了双酚A的氧化过电位,提高了电流响应。在优化的试验条件下,双酚A的浓度在1.0×10^-7~1.5×10^-5mol·L^-1范围内与氧化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3.0×10^-8mol·L^-1。采用该电极对食品模拟物中的双酚A进行检测,加标回收率在85.1%~104%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2.7%~5.9%之间。
沈劼程欲晓张琳周宇艳金樱华郭争云陈宁宁鲜跃仲
关键词:修饰电极双酚A食品接触材料
基于GO对S2O32-体系溶解金反应的加速效构建pb2+比色传感器
氧气存在的情况下可以被S2O32-和重金属离子溶解,不过该反应的进行速度非常缓慢,通常在2小时以上.我们发现在该反应中引入氧化石墨烯可以把反应加速到20分钟左右,另外由于pb2+能够和金形成AuPbx能加速溶金的速度,该...
史鑫浩陈宁宁赵凯张翠玲彭伟东赵龙云鲜跃仲
关键词:氧化石墨烯纳米金
基于二硫化钼-石墨烯的葡萄糖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便的水热法合成二硫化钼-还原氧化石墨(MoS2-RGO)的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图(SEM)和透射电镜图(TEM)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发现该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可以有效地实现葡萄糖氧化酶(GOx)的直接电...
李冰玉赵凯陈宁宁彭伟东鲜跃仲
关键词:二硫化钼葡萄糖氧化酶电子转移
食品接触材料中胺类化合物检测新方法研究
当前社会,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民众关注的焦点。食品安全除了与食品自身安全相关外,还与其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过程中与食品接触的生产工具、包装容器等食品接触材料息息相关。其中胺类物质包括芳香胺、三聚氰胺等对人体存在普遍伤害性...
陈宁宁
关键词:食品接触材料胺类化合物石墨烯金纳米粒子电化学荧光
文献传递
物联网安全移动实时进程演算SMrCaIT及其形式语义研究
随着物联网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构建安全可靠的物联网系统变得更具挑战性。在这一挑战中,通信安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此外,物联网设备的高度移动性虽然提高了生活便利性和工作效率,但也可能增加通信环境的不稳定性,甚至导致...
陈宁宁
关键词:物联网形式语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