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玲霞
- 作品数:32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云南省联合支持国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树鼩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方法的建立
- 目的 建立树鼩角膜内皮细胞(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CECs)体外分离、培养及纯化的稳定技术,为人类眼科角膜疾病提供新的实验材料.方法 通过比较揭膜法、双酶消化法及揭膜-消化两步法,确定每种树...
- 苗雨润宋庆凯陈玲霞尹博文李晓飞代解杰
- 关键词:树鼩角膜内皮细胞体外原代培养
- 树鼩小肠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 目的从树鼩小肠分离小肠上皮细胞,探索分离培养方法和条件。为药物开发和病原感染机制研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并且为建立树鼩小肠上皮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胶原酶Ⅺ和中性蛋白酶I及DTT联合消化树鼩小肠组织块,得到的细胞经完全培...
- 尹博文陈玲霞宋庆凯苗雨润李晓飞孙晓梅LI Zhen-yu
- 关键词:树鼩小肠上皮细胞酶消化免疫荧光
- 树鼩粪便中病毒三种浓缩方法的效果比较
- 目的比较树鼩粪便中病毒的三种浓缩方法,评价各方法的浓缩效果,为病毒浓缩方法的最佳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将指示病毒(树鼩呼肠孤病毒TRV)加入经离心过滤处理后的野生树鼩粪便上清中,采用PEG沉淀结合超声分离法、铁离子絮凝的化学...
- 陈玲霞尹博文苗雨润宋庆凯李晓飞代解杰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粪便树鼩
- 腹泻树鼩肠道阿米巴原虫携带情况调查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调查腹泻树鼩肠道中阿米巴原虫携带情况,查找可能导致树鼩腹泻的寄生虫类病原,为实验树鼩的寄生虫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集78只腹泻树鼩新鲜粪便和全血,分离血清,其中野生来源样本45份,人工繁育样本33份。分别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碘液染色法进行阿米巴原虫形态学检测,采用ELISA方法进行粪便中阿米巴抗原和血清中IgG抗体检测。结果形态学镜检结果显示,野生来源和人工繁育腹泻树鼩肠道中阿米巴原虫携带率分别为42.22%(19/45)、33.33%(11/33);经ELISA检测粪便中阿米巴抗原,阿米巴原虫携带率分别为64.44%(29/45)、42.42%(14/33)。采用ELISA粪便抗原检出率高于形态学镜检法。经ELISA检测血清IgG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6.67%(30/45)、63.63%(21/33)。结论腹泻树鼩对阿米巴原虫的携带率较高,该原虫可能是导致树询腹泻的病原之一。日常饲养过程中应加强阿米巴病的监测和防治,防止肠道寄生虫病的传播。
- 宋庆凯苗雨润尹博文陈玲霞代解杰孙晓梅
- 关键词:树鼩阿米巴原虫ELISA检测
- 新生树鼩心肌细胞与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究应用树鼩建立人类心血管病理、毒理细胞模型的纯度较高、活力较强的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方法。方法使用差速贴壁1.5h纯化心肌细胞进行培养,并比较5-溴-2-脱氧尿苷、阿糖胞苷及TGF—β抑制剂的纯化效率以获取最适纯化方案,培养过程在37℃、5%CO2条件下进行。使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以确定方法可行性。利用α-横纹肌肌钙蛋白(α-SA)及心肌肌钙蛋白I(TnI)对树鼩心肌细胞进行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鉴定,利用波性蛋白(Vimentin)对树购心肌成纤维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以达到鉴定目的。结果原代培养新生树鼩心肌细胞生长良好。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10d左右的心肌细胞可以基本完成局部融合并伴有细胞搏动。MTT法检测结果显示,心肌细胞活力可以在最少15d内保持良好水平。细胞鉴定结果显示,树鼩心肌细胞α—SA免疫组化呈阳性,TnI免疫荧光鉴定呈阳性,心肌成纤维细胞呈阴性,符合一般心肌细胞特征;心肌成纤维Vimentin免疫荧光结果呈阳性。结论分离纯化得到的树鼢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纯度较高、结构完整并具有相对较高的细胞活力,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可以应用于树鼩建立人类心血管病理、毒理细胞模型的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
- 苗雨润宋庆凯匡德宣陈玲霞尹博文李晓飞代解杰
- 关键词:树鼩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心肌成纤维细胞
- 树鼩中APP基因特征描述及可变剪接体的分型鉴定
- 2017年
- 目的区分并鉴定树鼩中APP基因mRNA的多种可变剪接体,对APP基因特征进行描述,并确定其在各组织中的表达分布。方法参考已知人的和树鼩基因组预测的APP基因序列,设计树鼩APP基因mRNA剪切体外显子的共同特异性引物。分别从树鼩不同组织中提取总RNA,反转录为c DNA,利用高保真酶扩增目的剪切体DNA。根据PCR扩增产物电泳条带的有无和大小初步判断剪接体的型别,最后将PCR产物胶回收进行测序鉴定,对获得的基因进行特征描述,并结合定量PCR的结果确定了各剪接体在不同组织中分布情况。结果结果表明树鼩APP剪接体的全长为3514 bp,有一个109 bp的5’-UTR,1092bp的3’-UTP。APP基因在调查的9个物种中高度同源保守,显示树鼩与灵长类存在一个较近的亲缘关系。通过三维建模获得了树鼩和人的APP基因共同拥有的4个结构域。同时确认这4种通过外显子跳跃产生的APP可变剪接体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4种检测到的剪接体APP770,APP695,APP751,APP677均表达于肺、肾和肠,表达量最高的是肺、肌肉和睾丸。结论对树鼩APP基因可变剪接体的表达研究,有助于推动树鼩作为阿尔茨海默病模型深入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和药物研发。
- 罕园园孙晓梅匡德宣陆彩霞陈玲霞仝品芬王文广李娜代解杰
- 关键词:树鼩APP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
- 树鼩角膜原代上皮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与鉴定
- 目的 建立树鼩角膜上皮细胞(CECs)稳定的体外培养技术,为人类角膜疾病研究提供新的实验材料.方法 使用改进的双酶消化法取得树鼩CECs,用TGF-β抑制剂配合梯度消化对树鼩CECs进行纯化,角蛋白3/12抗体对CECs...
- 苗雨润宋庆凯匡德宣陈玲霞尹博文李晓飞代解杰
- 关键词:树鼩原代培养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样细胞分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5年
- 由各种因素导致的重症肝病的终末治疗的最好手段一直是原位肝移植,但长期以来肝供体的缺乏和免疫排斥引起的一系列问题极大地限制了该手术的运用,同时,在肝脏相关药物的筛选中,原代肝细胞难于培养且易在培养过程中变异,而随着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肝细胞分化的潜能。因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而成的肝样细胞在再生医疗和药物筛选领域具有较好的运用前景,本文就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肝样细胞的诱导培养条件,生物学特性及其运用前景加以综述。
- 李振宇陈玲霞尹博文代解杰
-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肝样细胞
- 腹泻树鼩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携带情况调查
- 目的 调查腹泻树鼩肠道中溶组织内阿米巴携带情况,查找导致树鼩腹泻的寄生虫类病原,为实验树鼩的寄生虫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78只腹泻树鼩新鲜粪便和全血,分离血清,其中野生来源样本45份,人工繁育样本33份.分别采用生...
- 宋庆凯苗雨润尹博文陈玲霞代解杰孙晓梅
- 关键词:树鼩溶组织内阿米巴ELISA检测
- 树鼩粪便中病毒三种浓缩方法的效果比较
- 目的 比较树鼩粪便中病毒的三种浓缩方法,评价各方法的浓缩效果,为病毒浓缩方法的最佳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将指示病毒(树鼩呼肠孤病毒TRV)加入经离心过滤处理后的野生树鼩粪便上清中,采用PEG沉淀结合超声分离法、铁离子絮凝的...
- 陈玲霞尹博文苗雨润宋庆凯李晓飞代解杰
- 关键词:实时荧光定量PCR粪便树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