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晓慧

作品数:2 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工业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点突变
  • 1篇定点突变
  • 1篇短乳杆菌
  • 1篇乳杆菌
  • 1篇水解酶
  • 1篇重吸收
  • 1篇转运蛋白
  • 1篇酶稳定性
  • 1篇赖氨酸
  • 1篇黄酒
  • 1篇瓜氨酸
  • 1篇纺锤形
  • 1篇氨基甲酸乙酯
  • 1篇氨酸

机构

  • 2篇江南大学
  • 1篇江苏省生物活...

作者

  • 2篇刘晓慧
  • 1篇方芳
  • 1篇陆健
  • 1篇陈坚
  • 1篇夏小乐
  • 1篇堵国成
  • 1篇李晓敏
  • 1篇禹伟
  • 1篇吴殿辉

传媒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短乳杆菌2-34中瓜氨酸转运蛋白的鉴定被引量:2
2019年
【背景】从黄酒发酵液中分离的短乳杆菌2-34具有重吸收瓜氨酸的能力,可用于降低黄酒中的瓜氨酸从而减少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然而瓜氨酸重吸收机制的不明确阻碍了该菌的合理利用。【目的】通过确定短乳杆菌2-34中的瓜氨酸转运蛋白编码基因,为其在黄酒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pRSFDuet-1和pETDuet-1为表达载体,通过多顺反子串联表达系统及双质粒表达系统,在大肠杆菌C43(DE3)中表达短乳杆菌2-34精氨酸脱亚胺途径中瓜氨酸代谢相关蛋白:精氨酸降解酶ArcD和ADI、瓜氨酸降解酶OTC及膜蛋白DcuC和AO antiporter。【结果】重组表达大肠杆菌发酵过程中可利用精氨酸形成瓜氨酸,但表达了膜蛋白DcuC和AO antiporter的重组菌发酵液中瓜氨酸含量较低。【结论】短乳杆菌2-34中DcuC和AOantiporter均具有吸收瓜氨酸的功能,且DcuC活性更高。
刘晓慧李晓敏李晓敏吴殿辉陆健
关键词:黄酒短乳杆菌
定点突变改造提高纺锤形赖氨酸芽孢杆菌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稳定性被引量:10
2016年
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EC)是一种存在于发酵食品和酿造酒精饮料中的潜在致癌物质。利用生物酶法去除食品饮料中的EC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来源于赖氨酸芽孢杆菌Lysinibacillus fusiformis SC02的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突变位点,构建了其不稳定区域Q328位点的饱和突变体。通过酶学性质分析发现,突变体Q328C和Q328V在40℃下的半衰期分别提高了7.46和1.99倍,Q328R在高温下也有比原酶更好的耐受性。此外,突变体Q328C对乙醇的耐受性和酸耐受性也有所提高。对氨基甲酸乙酯水解酶分子改造的结果表明,通过改造其不稳定区域Q328位点,可以提高酶的热稳定性及对酸和乙醇的耐受性。
刘晓慧方芳夏小乐堵国成陈坚
关键词:定点突变氨基甲酸乙酯酶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