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桢

作品数:11 被引量:110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宫内
  • 3篇阴道
  • 3篇妊娠
  • 3篇子宫
  • 3篇子宫内膜
  • 3篇子宫内膜癌
  • 3篇内膜
  • 3篇内膜癌
  • 3篇宫内膜
  • 3篇宫内膜癌
  • 2篇疑难病案
  • 2篇剖宫产
  • 2篇综合征
  • 2篇文献复习
  • 2篇细胞
  • 2篇经量
  • 2篇激素
  • 2篇宫腔
  • 2篇分娩
  • 2篇复习

机构

  • 11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北京清华长庚...
  • 1篇玉溪市中医医...
  • 1篇北京市大兴区...
  • 1篇北京肿瘤医院

作者

  • 11篇曾桢
  • 3篇杨慧霞
  • 3篇廖秦平
  • 3篇张岩
  • 2篇董颖
  • 2篇孙笑
  • 1篇于晓兰
  • 1篇马秀华
  • 1篇吴成
  • 1篇张鸿慧
  • 1篇文佳
  • 1篇李婷
  • 1篇孙瑜
  • 1篇赵健
  • 1篇陈锐
  • 1篇刘喆
  • 1篇施玲
  • 1篇于丽
  • 1篇周炜
  • 1篇孙伟杰

传媒

  • 4篇中华围产医学...
  • 2篇实用妇产科杂...
  • 1篇英国医学杂志...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孕激素受体膜成分1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及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孕激素受体膜成分1(PGRMC1)的蛋白表达特点,分析其临床意义;并探讨PGRMC1对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调控的影响。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70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28例对照子宫内膜组织中PGRMC1蛋白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三种人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PGRMC1的表达定位;将PGRMC1的小分子抑制剂Ag205以不同浓度分别刺激人子宫内膜癌细胞Ishikawa、Hec-1A、KLE 72小时,应用CCK-8(cell counting kit 8)方法检测Ag205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GRMC1表达较正常内膜显著升高(P=0.038);PGRMC1在各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无差异,但在Ⅰ期患者中,PGRMC1在Ⅰa期表达较Ⅰb期显著高(P=0.019);PGRMC1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组织中ER表达水平相关(P=0.015),但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脉管癌栓无关,与PR、p53、Ki-67及bcl-2表达亦无显著相关性;20μM Ag205显著抑制三种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活力,其中以KLE细胞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从最低浓度(5μM)即出现抑制效应,并随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步增强。结论:子宫内膜癌内膜中PGRMC1表达显著增高;增高的PGRMC1参与调控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活性。
于丽曾桢李婷廖秦平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中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缺失筛查Lynch综合征及其临床病理特点被引量:13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缺失的情况,研究其与临床标准诊断之间的关系,以及MMR蛋白表达缺失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1年12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3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组化法分析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MR蛋白(MLH1/MSH2/MSH6/PMS2)表达情况。结果:临床诊断或可疑的Lynch综合征22例(7.0%),存在MMR表达缺失者49例(15.7%)。临床诊断或可疑Lynch的患者中,存在MMR表达缺失者的比例明显升高(P=0.011),其中主要是MSH6表达缺失存在差异(P=0.004)。MSH2表达缺失和MSH6表达缺失的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更低(P=0.002,P=0.045)、淋巴结转移的比例更高(P=0.025,P=0.020)、肿瘤分化差(P=0.030,P=0.010);MSH6表达缺失的患者,相对年龄更小(P=0.021)。结论: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表达缺失在诊断或可疑Lynch综合征患者中的比例更高,可用于辅助进行Lynch综合征的筛查及诊断。MMR蛋白表达缺失与患者低龄、存在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不良等临床病理特征相关。
曾桢董颖张岩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LYNCH综合征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探讨双胎妊娠一胎延迟分娩的处理和预后. 方法 报道2012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1例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一胎分娩后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病例的治疗经过和远期随访情况.结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Medline、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检索到的相关文献,总结双胎妊娠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的处理原则及母儿预后. 结果 患者在妊娠24周胎膜早破、第一个胎儿流产后,经抗炎、监护、抑制宫缩等处理,第二个胎儿于妊娠28+4周分娩.随访至生后13个月,该婴儿发育正常.文献检索共检索到中文文献2篇,英文文献18篇.文献对于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第二个胎儿是否可以延迟分娩意见不同,在实施延迟分娩的过程中,检测感染指标十分重要;必要时应抑制宫缩,建议采取促胎儿肺成熟治疗;可考虑宫颈环扎术.终止妊娠时机及方式应视临床情况决定. 结论 双胎妊娠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过程的细节处理尚无完全一致意见,需注意监测感染指标,并可考虑抑制宫缩、促胎儿肺成熟和宫颈环扎等治疗.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妊娠第二个胎儿延迟分娩病例亦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曾桢孙笑孙伟杰孙瑜杨慧霞
关键词:分娩
新型非口服激素避孕方法
2013年
一位24岁未生育女性希望能有一种可长期使用的避孕方法以替换复方口服避孕药。她说因为有时会忘记服用口服避孕药,所以希望寻找一种不用每天服药的避孕方法。她不抽烟,没有复方口服避孕药禁忌证,服用口服避孕药时月经量大。
Deborah Bateson,medical directormedical directorPaula Briggs,clinical lead曾桢廖秦平
关键词:复方口服避孕药避孕方法激素未生育禁忌证月经量
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在子宫内膜癌筛查中的应用被引量:61
2013年
目的评价子宫内膜细胞学检查(ECT)筛查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准确性,探讨其作为子宫内膜癌筛查手段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的高危因素,为明确子宫内膜癌筛查的适宜人群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377例)、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210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30例)存在明确手术指征行宫腔镜检查且接受ECT检查的患者,共1717例,ECT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制片。以分段诊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的符合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同期选取存在明确手术指征行官腔镜检查且完整填写高危因素调查表的患者1716例,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行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细胞学标本满意率为96.45%(1656/1717),组织病理学标本满意率为91.44%(1570/17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细胞学筛查子宫内膜癌的符合度为88.2%,敏感度为87.3%,特异度为88.3%,阳性预测值为41.9%,阴性预测值为98.6%。组织病理学结果为子宫内膜癌及不典型增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有:体质指数(BMI)≥25kg/m^2、年龄≥40岁、糖尿病、高血压、绝经和恶性肿瘤家族史(P均〈0.10),其中独立危险因素为BMI≥25kg/m^2、年龄/〉40岁、绝经和恶性肿瘤家族史(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结合液基薄层细胞学制片技术进行ECT用于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筛查,准确性较高,用于筛查子宫内膜病变是可行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子宫内膜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40岁、BMI≥25kg/m^2、绝经及恶性肿瘤家族史�
杨曦廖秦平吴成张乃怿赵健陈锐张楠马秀华高雨农高万里郑虹曾桢文佳董颖
关键词:子宫内膜细胞诊断学子宫内膜肿瘤癌前状态
31卷7期疑难病案讨论选登
2015年
1诊断 子宫内膜癌(合并宫腔积脓),中度贫血。 2诊断依据及分析 2.1一般情况 患者,56岁,因“绝经5年,间断性阴道流血伴下腹痛4月余,发热1月余”就诊。①4月前出现少量鲜红色阴道流血,持续1周后自行停止。②3月前再次出现少量阴道流血,伴阵发性下腹痛、恶心,予止血药物后好转。
张鸿慧高芳施玲张岩曾桢廖秦平
关键词:疑难病案讨论阴道流血宫腔积脓中度贫血止血药物下腹痛
华北地区1068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现状的多中心调查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探讨华北地区剖宫产史孕妇的分娩方式及其临床特点。方法纳入华北地区9个省(直辖市)共24家医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5月剖宫产史再次分娩的1068例产妇,调查其基本情况、产前检查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儿结局。分析并比较剖宫产和阴道分娩者的临床特点,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及X^2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068例剖宫产史孕妇中位年龄32岁(18-45岁)。37例(3.5%)曾有阴道分娩史。7例双胎妊娠,此次均剖宫产终止妊娠。35例诊断为先兆子宫破裂,均以剖宫产终止妊娠,术中证实子宫均未破裂。无母儿死亡病例。此次妊娠43例(4.0%)经阴道分娩,1025例(96.0%)剖宫产分娩。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相比孕36周后子宫下段肌层厚度更厚[(3.3±0.9)与(2.9±1.1)mm,Z=-2.240,P=0.025],既往阴道分娩史比例更高[16.2%(6/37)与4.6%(31/673),X^2=9.570,P=0.009],规律产前检查的比例更低[58.1%(25/43)与73.2%(742/1013),X^2=4.737,P=0.026],住院时间更短[(3.7±2.4)与(5.9±3.8)d,Z=-6.043,P=0.000],尽管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更低[(9.1±2.2)与(9.9±3.9)分,Z=-2.410,P=0.016],但5min 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9±0.4)与(9.6±1.3)分,Z=-0.947,P=0.3441。结论华北地区剖宫产史孕妇阴道分娩比例低。剖宫产史孕妇阴道试产相对安全,应选择合适病例进行阴道试产,尤其是有过阴道分娩史的孕妇。
曾桢刘喆杨慧霞
关键词:剖宫产后阴道分娩试分娩接生多中心研究
需腹腔内干预的宫内节育器异位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总结需要腹腔内干预的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及时发现、充分术前评估需要腹腔内干预的异位宫内节育器起到提示性作用。方法比较腹腔内干预组和非腹腔内干预组宫内节育器异位患者的住院时间、年龄、症状、宫腔深...
曾桢于晓兰
31卷7期疑难病案
2015年
患者,56岁,因绝经后间断阴道流血伴下腹痛4月余,发热1月余就诊。患者绝经5年,于4月前出现阴道少量流血,色鲜红,持续1周后血止未予重视。3月前再次出现阴道流血,量少,伴下腹痛、恶心,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当地医院行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大小约89mm×90mm×72mm,轮廓清,形态规则,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内膜清晰,厚10 mm,回声均匀,
张岩曾桢廖秦平
关键词:彩超检查血流信号宫腔积液经量
妊娠期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结合1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总结孕期及产后灾难性抗磷脂综合征(catastrophic antiphosph01ipid syndrome,CAPS)的诊疗及预后。方法2017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收治l例抗磷脂综合征孕期急骤加重为CAPS的病例,经及时有效诊疗康复出院。分析病例特点,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孕期及产后发病的CAPS的诊断、处理原则及母儿预后。结果(1)病例报告:该患者孕前诊断抗磷脂综合征并口服华法林治疗,孕前半年自行停药,在孕22周时以严重的右上腹痛伴恶心呕吐就诊。入院后发现严重的血小板计数降低及肝功能异常,诊断为CAPS。经抗凝、糖皮质激素、血浆置换、剖宫取胎终止妊娠等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康复出院。(2)文献复习: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3篇、35例患者,总结发现CAPS病例罕见,疾病进展迅速,孕期发病者病死率为6/14,产后发病者病死率为9%(2/21)。积极抗凝、糖皮质激素和血浆置换/丙种球蛋白是一线治疗方法。孕期发病者应尽快终止妊娠。结论CAPS发病率极低,但病情凶险。对于孕期起病的CAPS,尽早诊断、争取时机尽快终止妊娠是治疗关键。
曾桢周炜杨慧霞
关键词:妊娠并发症抗磷脂综合征流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