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琳琳

作品数:8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器械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2篇淋巴结转移
  • 2篇宫颈
  • 2篇宫颈癌
  • 1篇动脉成像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病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感染率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特征
  • 1篇预后
  • 1篇造影
  • 1篇造影特征
  • 1篇手术

机构

  • 8篇河南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赵琳琳
  • 3篇徐文杰
  • 2篇李小潘
  • 1篇孙聚葆
  • 1篇王健

传媒

  • 2篇临床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3.0T MR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在盆腔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究盆腔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实施3.0TMR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DWIBS)在诊断方面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27例我院所收治的盆腔恶性肿瘤患者,分别予以CT检查、MR成像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结果盆腔恶性肿瘤患者确诊结果淋巴结转移18例(66.67%)、非淋巴结转移9例(3 3. 3 3%);C T检查淋巴结转移14例(51.85%)、非淋巴结转移13(48.15%);MR成像检查淋巴结转移16例(59.26%)、非淋巴结转移11例(40.74%);与CT检查(38.89%、22.22%、33.33%)相比,盆腔恶性肿瘤MR成像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83.33%)、特异度(88.89%)、准确性(85.19%)较高(P<0.05)。结论盆腔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患者实施3.0T MR背景抑制扩散加权成像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水平较高,应予以临床推广。
韩晓凤宋园园赵琳琳徐文杰
关键词:MR盆腔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
DCE-MRI定量参数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疗效的关系
2024年
目的研究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定量参数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同步放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选取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8例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接受DCE-MRI扫描,分析宫颈癌患者DCE-MRI定量参数[容量转移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速率常数(rate constant,K_(ep))、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cellular space volume fraction,V_(e))]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宫颈癌患者均接受同步放化疗,根据放化疗情况,将68例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分为有效组(n=39)与无效组(n=29),对比两组治疗前DCE-MRI定量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疗效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DEC-MRI定量参数对患者疗效预测价值。结果鳞癌患者K^(trans)值较腺癌高(P<0.05);低分化患者K^(trans)、K_(ep)值较中高分化患者高(P<0.05);临床分期≥Ⅲa期患者K^(trans)、K_(ep)、V_(e)值均较<Ⅲa期高(P<0.05);不同肿瘤直径、是否淋巴结转移、是否脉管浸润患者之间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效组治疗前DCE-MRI定量参数K^(trans)、K_(ep)、V_(e)值均高于无效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a期、K^(trans)、K_(ep)、V_(e)值均是影响局部进展期宫颈癌疗效的危险因素(P<0.05)。K^(trans)、K_(ep)、V_(e)值及三者联合预测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2、0.950、0.860、0.997。结论DCE-MRI定量参数与局部进展期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有一定关系,可作为患者同步放化疗疗效预测指标。
赵琳琳李小潘韩晓凤徐文杰宋园园
关键词:宫颈癌局部进展期同步放化疗
根因分析法持续改进复用器械清洗质量对降低医院感染率及器械耗损率的效果观察
2023年
目的研讨根因分析法持续改进复用器械清洗质量对降低医院感染率及器械耗损率的效果。方法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常规质量管理,在其中选择80件复用器械,设为对照组;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根因分析法持续改进质量管理,在其中选择80件复用器械,设为观察组。比较医院感染率、器械耗损率、器械清洗效果、临床科室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时期医院感染发生1例,对照组时期医院感染发生7例;观察组器械耗损率(7.50%)低于对照组(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器械清洗目测法合格率(97.50%)高于对照组(86.25%),带光源放大镜检查合格率(81.25%)高于对照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服务意识、手术器械质量、工作效率、清洗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因分析法持续改进管理能有效提高复用器械清洗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率和器械耗损率,提高临床科室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赵琳琳
关键词:复用器械医院感染率满意度
消毒供应中心不同清洗方法对器械的清洗的影响对比
2023年
目的对比分析消毒供应中心不同清洗方法对器械的清洗的影响。方法将2022年1月至6月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2000例手术器械作为对照组研究样本;将2022年7月至12月消毒供应中心处理的2000例手术器械作为实验组研究样本。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器械清洗(人工流动水清洗),实验组采取多酶清洗剂浸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对比两组器械清洗合格率、器械灭菌合格率、器械管理质量评分及消毒器械导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器械清洗合格率(99.90%)、器械灭菌合格率(99.95%)与对照组(99.50%、99.60%)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器械清洁、器械利用、器械维护、器械质控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消毒器械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对照组清洗方法,多酶清洗剂浸泡+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可全面提升手术器械清洗质量与合格率,值得临床应用。
赵琳琳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器械
3.0T MR弥散加权成像参数与宫颈癌组织学特点的临床关系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分析3.0T磁共振(MR)弥散加权成像(DWI)参数与宫颈癌组织学特点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7年8月85例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行MR检查并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宫颈癌,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MR及DWI成像分析,比较不同组织学特征患者的ADC值,分析宫颈癌病灶弥散系数(ADC)值与宫颈癌组织学特点的临床关系。结果:鳞癌、高分化、肿瘤细胞与间质比例≥70%的患者ADC值明显低于腺癌、低分化及肿瘤细胞与间质比例<70%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淋巴结转移状态和微血管浸润情况不同的患者的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宫颈癌的ADC值与病理类型呈正相关,与组织分级、肿瘤细胞与间质比例呈负相关(P<0.05)。结论:3.0T MR DWI参数与宫颈癌的组织细胞学特点有密切的关系,对宫颈癌治疗和预后评估均有指导性意义。
赵琳琳韩晓凤孙聚葆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弥散加权成像宫颈癌
肺栓塞患者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特征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256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特征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PE患者共计4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256层螺旋CTPA检查,分析受累肺动脉造影特征,根据患者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不同预后患者256层螺旋CTPA定量参数,构建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预测模型,采用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内部验证,分析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47例PE患者经256层螺旋CTPA检查后,共发现受累肺动脉352支,其中134支(38.07%)位于左肺,218支(61.93%)位于右肺,直接征象中完全性闭塞95处,充盈缺损257处(中心型138处、附壁型63处、偏心型56处);间接征象中polo币征46处,肺动脉高压征22处,肺梗死灶30处,轨道征41处,马赛克征53处,肺纹理稀少32处,胸腔积液27处;47例PE患者中存活40例(85.11%),死亡7例(14.89%);死亡组CT肺动脉阻塞指数(CTPAOI)、肺动脉直径(dPA)、右心室短轴最大径(RVSAMD)与存活组相比更高(P<0.05);两组左心室短轴最大径(LVSA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CTPAOI(OR=1.629)、dPA(OR=1.334)、RVSAMD(OR=1.475)是影响PE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预测PE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07(95%CI:0.675~0.894)。结论PE患者应用256层螺旋CTPA检查,能够清晰显示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临床可通过CTPAOI、dPA、RVSAMD等CTPA定量参数构建模型预测患者预后情况。
赵琳琳王健韩晓凤
关键词:肺栓塞影像学特征预后
256排CT三期增强扫描对NSCLC纵膈淋巴结转移及分布规律的评估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经256排CT三期增强扫描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纵膈淋巴结转移及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NSCLC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256排CT三期增强扫描检查。分析不同肿瘤大小、胸膜凹陷、累及粗大肺静脉、淋巴结短径、肿大淋巴结位置、肿瘤位置情况下纵膈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不同直径淋巴结在各区域分布情况。结果149例NSCLC患者共清扫淋巴结980组,共2903枚,病理证实91例患者142组588枚淋巴结存在转移,淋巴结转移率61.07%;不同肿瘤大小、胸膜凹陷情况、累及粗大肺静脉情况、肿大淋巴结位置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短径≤1 cm 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明显低于淋巴结短径>1 cm者(P<0.05);阳性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在纵膈淋巴结上区、N1淋巴结区,阴性转移淋巴结主要分布在纵膈淋巴结上区、主动脉淋巴结AP区,不同性质淋巴结转移在各区域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256排CT三期增强扫描能及时发现NSCLC纵膈淋巴转移,结合NSCLC临床特征及淋巴结分布特点能进一步评估NSCLC纵膈淋巴转移,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徐文杰赵琳琳韩晓凤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
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诊断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320排CT冠状动脉成像(CTA)对冠心病(CHD)患者冠脉狭窄和斑块性质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就诊的65例CHD患者设为CHD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中心65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给予CTA检查,比较2组左心功能参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稳定性、斑块面积,通过ROC曲线分析左心功能参数对CHD的诊断价值。结果CHD组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每搏量(LVS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重构指数(RI)、偏心指数(EI)均高于对照组(P<0.05),CHD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斑块面积均低于对照组(P<0.05)。CHD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轻度(27.7%)、中度(33.8%)、重度率(38.5%)均高于对照组(6.2%、0、0)(P<0.05)。CHD组混合斑块(26.2%)、钙化斑块(27.7%)、纤维斑块(21.5%)、脂质斑块率(24.6%)均高于对照组(0、0、1.5%、6.2%)(P<0.05)。LVEDV、LVSV、LVESV、RI、EI、LVEF联合检测诊断CHD的AUC(95%CI)=0.906(0.816,0.959),灵敏度(96.3%)、特异度(93.0%)均高于单一检测。结论320排CTA通过检测左心功能参数、斑块面积等对冠状动脉狭窄和斑块性质作出准确判断,联合检测左心功能参数,可提高对CHD诊断效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郑苏萍赵琳琳李小潘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CT冠状动脉成像斑块性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