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成松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 一种钻孔除尘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出解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钻孔除尘装置,包括由沉降室底板、沉降室筒体、煤孔管、防震环、通风管、除尘桶出气口、喷淋器、除尘桶筒体、空心塑料球、钢丝圈、除尘桶排污口、钻杆、钻机台、可伸缩性支架、除尘桶进气口、沉降室...
- 孙振平成云海董永冯飞胜樊俊鹏白金超邹成松田厚强
- 文献传递
- 岩巷湿喷与干喷混凝土当量喷厚支护效应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湿喷混凝土相比干喷混凝土具有高强度、低回弹的优点,但因其一次性投入成本较高,成为制约湿喷技术在巷道支护中推广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不同当量厚度的湿喷混凝土与干喷混凝土支护效应研究:分析数值模拟支护时围岩应力、变形量及变形规律,并与作业现场实测支护效应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满足巷道支护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采用湿喷混凝土能够明显的改善巷道围岩应力分布和减少巷道变形量;同时湿喷混凝土取代干喷混凝土可减少喷层当量厚度,降低实际材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可为在类似条件下推广湿喷混凝土技术提供参考。
- 牛西安成云海邹成松
- 关键词:湿喷混凝土围岩应力
- 煤矿双模式湿喷混凝土工艺流程及配合比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制约湿喷混凝土技术在煤矿推广的关键问题是工艺流程不合理、材料配合比不稳定,设计合理的湿喷混凝土工艺流程及研究定量配合比技术至关重要。针对立井、斜井(胶轮车运输)两种不同矿井开拓形式的工程背景,设计了"地面配料+井下搅拌和湿喷"、"地面配料、搅拌+井下湿喷"两种湿喷混凝土模式,满足了矿井的不同开拓方式,研究了外加剂性能及配合比定量控制技术。与干喷混凝土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湿喷工艺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混凝土强度,降低了回弹率及施工现场粉尘浓度。研究成果可为湿喷混凝土技术在类似条件下的煤矿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 邹成松成云海田厚强王维德张超超
- 关键词:湿喷混凝土外加剂配合比
- 一种用于圆板法测喷射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时取试样的装置
- 采用喷射法在隧道、边坡、煤矿巷道等工程中采取钢筋网(或铁丝网)混凝土支护结构时,为测试混凝土的弯曲韧性,需要对混凝土取样并进行试验。本发明所提出的针对采用圆板法测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时取圆形试件板(试样)的方法建立在一种新...
- 成云海牛西安余长军邹成松王维德顾玉明李峰辉
- 文献传递
- 一种大尺寸模拟巷道喷砼支护喷层加载方法
- 本申请发明一种模拟喷砼巷道采用膨胀性材料体积膨胀加载方法,可以实现对巷道的均匀加压。该方法发明了一个复合结构,并采用膨胀性材料体积膨胀来实现巷道均匀加压,在材料中加入延缓剂、胶结增强剂和膨胀增力剂,延缓剂实现材料水和反应...
- 成云海李峰辉田文元邹成松牛西安
- 文献传递
- 湿喷混凝土破裂过程声发射特征及应用研究
- 为研究湿喷混凝土受载破裂过程声发射特征,本文首先进行了干、湿喷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为分析声发射特征提供力学依据;应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巷道未支护、干喷混凝土支护、湿喷混凝土支护后力学响应和位移情况,研...
- 邹成松
- 关键词:巷道支护数值模拟
- 干、湿喷混凝土和湿喷仿钢纤维混凝土强度性能比较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针对干、湿喷混凝土支护强度低、黏结强度低与韧性差等问题,对干、湿喷混凝土与湿喷仿钢纤维进行强度试验及柔韧性分析,并将其与干、湿喷混凝土强度与柔韧性进行对比。采用试验的方法,利用RMT力学试验机对干喷、湿喷混凝土及湿喷仿钢纤维混凝土从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及抗折强度三方面力学性能进行试验,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湿喷仿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优于湿喷混凝土、湿喷混凝土优于干喷混凝土;其中仿钢纤维的掺入使得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大幅增强,相较于干喷混凝土抗压强度提升86.3%、抗拉强度提升85.9%、抗折强度提升132.9%;相较于湿喷混凝土抗压强度提升25.8%、抗拉强度提升24.5%、抗折强度提升45.8%;其柔韧性与抗裂性经折压比比较可知有所提高。
- 田文元成云海邹成松王维德田厚强牛西安
- 关键词: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折强度
- 一种用于圆板法测喷射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时取试样的方法
- 采用喷射法在隧道、边坡、煤矿巷道等工程中采取钢筋网(或铁丝网)混凝土支护结构时,为测试混凝土的弯曲韧性,需要对混凝土取样并进行试验。本发明所提出的针对采用圆板法测混凝土弯曲韧性试验时取圆形试件板(试样)的方法建立在一种新...
- 牛西安成云海余长军邹成松王维德
- 文献传递
- 一种大尺寸模拟巷道喷砼支护喷层加载方法
- 本申请发明一种模拟喷砼巷道采用膨胀性材料体积膨胀加载方法,可以实现对巷道的均匀加压。该方法发明了一个复合结构,并采用膨胀性材料体积膨胀来实现巷道均匀加压,在材料中加入延缓剂、胶结增强剂和膨胀增力剂,延缓剂实现材料水和反应...
- 成云海田文元邹成松牛西安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