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镇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bFGF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对Lewis’肺癌抑制作用的研究
- 目的:针对b FGF与FGFR1结合位点制备b FGF单克隆抗体,并初步研究其在体内和体外对Lewis’肺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以重组人bFGF皮下多点免疫BALb/c小鼠,取脾脏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0常规...
- 罗镇明
- 关键词:BFGF单克隆抗体肺癌
- 文献传递
- 靶向bFGF与FGFR1Ⅲc结合位点的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其生物学活性研究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针对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与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1c(FGFR1Ⅲc)的结合位点,制备鼠抗人b FGF单克隆抗体并研究其生物学活性。方法用重组表达的人b FGF免疫Balb/c小鼠,取小鼠脾脏常规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通过间接和竞争ELISA筛选出与FGFR1Ⅲc有共同结合位点的抗b FGF单抗。制备小鼠腹水并利用Protein G亲和柱纯化腹水单抗,SDSPAGE鉴定纯化产物;间接ELISA测定单抗亚类、亲和常数,竞争ELISA测定抗体IC50;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对单抗的生物学活性初步鉴定;CCK-8法检测单抗对肺癌细胞株LL/2的增殖抑制活性。结果筛选出了2株稳定表达b FGF抗体的细胞株Mab E12和Mab D9,竞争ELISA测得其IC50分别为1.564和1.96μg/ml,免疫球蛋白分类两者均为Ig G1,间接ELISA测得Mab E12的亲和常数为5.66×108L/mol;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表明该抗体能与LL/2细胞内天然合成的b FGF相结合,并对其增殖产生了较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成功建立了1株能特异性识别b FGF-FGFR1Ⅲc合位点的单抗,能有效的中和b FGF对肺癌细胞株LL/2促增殖作用,为研究肿瘤治疗途径奠定了基础。
- 罗镇明龚隆财杨雁青李雨蒙黄建芳宋其芳王宏
- 关键词:FGF单克隆抗体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联合洛铂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to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 m Ab)联合洛铂(lobaplatin,LBP)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药物对A549细胞活性的影响。Annexin V-FITC/PI检测细胞凋亡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核的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培养48 h后,bFGF mAb组和LBP组的细胞增殖受到抑制,但两药联用后的增殖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用LBP及bFGF mAb(P<0.05)。Annexin V-FITC/PI结果显示,联合组早期、晚期凋亡率分别为(27.83±1.23)%和(39.32±1.01)%,与b FGF mAb的(6.25±0.19)%、(14.54±0.25)%和LBP的(16.54±0.39)%、(21.02±0.98)%相比,明显高于单药组的抑制率(P<0.0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显示联合用药诱导的细胞核裂解率较单用b FGF m Ab及LBP的细胞核裂解率明显增多。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BAX、Caspase-3、Caspase-9、PARP表达量较药物单用组明显增加,而Bcl-2、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cleaved-PARP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b FGF m Ab联合LBP通过抑制Bcl-2、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9、cleaved-PARP表达,上调BAX、Caspase-3、Caspase-9和PARP蛋白表达,对肺腺癌A549细胞起到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
- 赵凤芝赵建夫孙一帆苏嘉敏全强罗镇明向军俭王宏傅岳武谭小玲徐萌
- 关键词:洛铂肺腺癌细胞增殖凋亡
- cTnI-linker-TnC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鉴定被引量:1
- 2015年
- 从PUBMED中查找人心脏cTnI和cTnC的cDNA序列,在两者之间加上15个中性氨基酸残基(G4S)3的linker编码序列,并分别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cTnI-linker-TnC和pET28a-cTnI-linker-TnC,转化入大肠杆菌表达菌株BL21(DE3)中,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其表达。通过SDS-PAGE电泳和间接ELISA对目的蛋白进行初步鉴定,并优化表达条件以实现目的蛋白的可溶性高表达。用标准抗cTnI单克隆抗体和标准抗cTnC单克隆抗体对目的蛋白进行Western blot鉴定和双抗体夹心ELISA鉴定,同时用八位心肌梗塞患者血清做间接ELISA鉴定。结果表明,cTnI-linker-TnC融合蛋白在表达载体pET32a中实现了可溶性高表达,最佳表达条件为28℃、0.4mmol/L IPTG、诱导表达5h;且融合蛋白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保存了cTnI和cTnC单体的天然结构,有望成为天然cTnI-TnC复合物的替代物,为下一步制备高特异性的抗cTnI-TnC复合物的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 龚隆财罗镇明杨雁青王振宇向军俭王宏
- 关键词:融合蛋白原核表达双抗体夹心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