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顶伍
- 作品数:7 被引量:15H指数:3
-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 含1,8-萘酰亚胺单元的咔唑磺酰肼受体的合成及对阴离子的识别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设计合成了一个新型的含1,8-萘酰亚胺信号单元的咔唑磺酰肼类阴离子受体1,荧光和UV-vis光谱滴定实验表明,1在DMSO中能选择性识别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F-,Ac O-和2 4H PO-;受体1与这些阴离子形成1∶1的配合物,且它们的结合常数均大于103 L?mol-1.有趣的是,在含水10%(V/V)的DMSO中1对F-表现出了专一性识别.DMSO-d6中的核磁滴定表明,在F-浓度较低时,受体1通过五重分子间氢键作用与其产生了有效结合.
- 张峰谭赞闫柏任潘顶伍鲍小平
- 关键词:咔唑1,8-萘酰亚胺阴离子识别
- 含1,2,4-三唑杂环的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菌活性研究
- 含氮杂环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具有杀菌、杀虫和除草等广泛的生物活性,已在农药和医药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2,4-三唑席夫碱(或酰腙)类衍生物因同时具有三唑含氮杂环和-C=N片段,也表现出广谱的生物活性。本论文根...
- 潘顶伍
- 关键词:溃疡病菌
- 含苯胺基硫脲单元的咔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阴离子的识别传感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以咔唑为起始原料设计合成了含苯胺基硫脲识别单元的咔唑类阴离子受体L,通过1H NMR、13C NMR、MS、I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UV-Vis和荧光滴定实验表明,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L能较好地识别F-、Ac O-和2 4H PO-且对它们表现出强络合作用(Ka>104 L/mol),识别过程伴随着肉眼可见的溶液颜色变化和明显的荧光猝灭,这表明了受体L可作为阴离子的比色和荧光传感器.有趣的是,在含水10%的DMSO中L能选择性识别F-和Ac O-;在含水20%的DMSO中L实现了对Ac O-的专一性识别.
- 蹇军友闫柏任潘顶伍谭赞吕新阳杜欢鲍小平
- 关键词:咔唑氢键阴离子识别传感
- 一种基于七元瓜环的荧光碳量子点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七元瓜环的荧光碳量子点探针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的基于七元瓜环的荧光碳量子点探针是以七元瓜环和2,2‑双(羟甲基)丙酸作为原料进行制备。本发明的荧光碳量子点探针能够实现对组胺的荧光识别,且具有检测快速...
- 肖昕胡剑航刘志念潘顶伍李青
- 羰基化合物的δ-碳官能化及杂环农药活性分子合成
- 自L-脯氨酸催化实现分子间的不对称aldol反应和二级胺催化的不对称Diels-Alder反应拉开了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反应研究的序幕以来,有机催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至今仍方兴未艾。氮杂环卡宾(N-Heterocy...
- 潘顶伍
- 关键词:环加成反应
- 含1,2,4-三唑席夫碱的新型喹唑啉-2,4-二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细菌活性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利用活性亚结构拼接原理,设计合成了18个含1,2,4-三唑席夫碱结构单元的喹唑啉-2,4-二酮类化合物7a^7r,通过~1H NMR、^(13)C NMR、MS、IR和元素分析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初步抗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在200μg/m L浓度下对水稻白叶枯病菌都表现出优良的抑制活性(≥93%),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噻菌铜和叶枯唑;其中化合物7a、7c^7g和7j^7l在100μg/m L浓度下对水稻白叶枯病菌的抑制率仍达100%.此外,所有目标化合物对柑橘溃疡病菌都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烟草青枯病菌几乎无抑制活性.
- 潘顶伍杜欢吕新阳鲍小平
- 关键词:抗细菌活性
- 钳形酰腙类阴离子受体的合成及识别性质研究
- 2015年
- 设计合成了基于吲哚酰腙单元的钳形阴离子受体(1),UV-Vis滴定实验表明,它在含1%DMSO的CH3CN溶液中能选择性识别具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F-、Ac O-和H2PO4-(结合比均为1∶1且Ka>104L/mol),但对Cl-、Br-、I-、NO3-、N3-、HSO4-和Cl O4-无识别作用。与它相比,端基为苯并呋喃的参照化合物2在同样溶剂中对上述3种阴离子的亲和性减弱,尤其是对H2PO4-。核磁滴定实验表明,受体1中的吲哚环NH和酰胺NH能产生协同效应,从而对阴离子产生了强效键合作用。
- 邹林波潘顶伍闫柏任谭赞吕新阳杜欢鲍小平
- 关键词:酰腙苯并呋喃阴离子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