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mdt模式应用于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究改良多学科协作(MDT)模式应用于高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4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60例高龄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MDT模式,试验组患者采用改良MDT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情况[总生存期(OS)、无疾病生存期(DFS)]及非预期住院次数、主观疗效。结果试验组OS、DFS均长于对照组,非预期住院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MDT模式在高龄晚期NSCLC患者中应用能够有效延长生存时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生存情况,减少非预期住院次数,提升主观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 李颖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期
-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_(2)淋巴结清扫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的临床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_(2)淋巴结清扫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在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活性炭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_(2)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活性炭组术前使用纳米活性炭治疗。比较两组淋巴结检获数目、术后淋巴结转移率、肿瘤复发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分析活性炭组用药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活性炭组和对照组分别清扫淋巴结1691枚、1228枚,前者存在黑染淋巴结984枚(58.19%),活性炭组淋巴结总数、淋巴结转移数、微小淋巴结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性炭组淋巴结转移率和黑染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肿瘤复发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活性炭组无与纳米活性炭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术前应用纳米活性炭能提高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联合D_(2)淋巴结清扫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降低淋巴结清除难度,安全性较高。
- 李颖叶琳陈志冰
-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纳米活性炭
- 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成像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的9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CG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ICG组则于ICG标记荧光成像下完成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淋巴结分检情况,并分析ICG标记的肿瘤定位作用和在吻合口血供评估中的作用。结果ICG组术中出血量为25.70±6.19ml、手术用时为295.32±35.09min、术后住院时间为7.65±1.28d、首次通气时间为62.16±11.28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常规组术中出血量为24.15±4.96ml、手术用时为279.45±41.85min、术后住院时间为8.04±1.01d、首次通气时间为66.01±9.87h、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无统计学差异(P>0.05);ICG组阳性淋巴结数为4.43±1.96枚、≥5mm淋巴结数为13.67±2.99枚,常规组阳性淋巴结数为3.71±1.62枚、≥5mm淋巴结数为13.42±2.94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G组淋巴结总数为36.72±9.84枚、直径<5mm淋巴结数为23.26±3.22枚,高于常规组的31.21±8.65枚、17.42±4.05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G组标记均顺利完成,一般肿瘤位于绿染中间,ICG标记的胃浆膜层、肿瘤边缘荧光范围边缘的距离均高于胃癌根治术切除范围的标准距离;顺利完成十二直肠残端和吻合口血供评估,两者评分均≥3分。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使用ICG荧光成像可指导术者更彻底、精细的清扫淋巴结,精确定位肿瘤,并能避免消化道瘘发生,提高手术精准性与安全性。
- 李颖叶琳陈志冰
- 关键词:胃癌根治术腹腔镜吲哚菁绿
- 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在治疗右半结肠癌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结肠系膜切除(CME)术治疗右半结肠癌的疗效。方法:将122例右半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LR组和OR组,每组61例,LR组行CME概念规范下的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OR组行开腹CME,观察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R组在术中及术后情况上均显著优于OR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OR组(P<0.05)。结论:相对于传统开腹CME,腹腔镜CME在治疗右半结肠癌中更安全可靠、对术后恢复更好。
- 李颖
- 关键词:腹腔镜右半结肠开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