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安
-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干细胞复合胶原支架引导子宫内膜重建治疗重度宫腔粘连的基础与临床研
- 胡娅莉戴建武孙海翔陈冰丁利军赵光锋颜桂军李娟朱湘虹汤晓秋李新安
- 为保护人类生育力,具有医学史里程碑意义的试管婴儿技术解决了输卵管性不孕。但宫腔粘连(IUA,即Asherman综合征)导致的子宫性不孕仍是阻碍人类生殖、亟待解决的难题,在不孕症中患病率高达25-30%。手术分离是治疗IU...
- 关键词:
- 关键词:输卵管性不孕
- 大鼠子宫全层损伤修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建立SD大鼠子宫全层损伤后修复模型,并探索子宫损伤后形态及功能重建的规律。方法:SD大鼠子宫全层损伤,根据损伤范围不同分为A组(0.5cm×0.5 cm)、B组(1.0cm×0.5cm)、C组(1.5cm×0.5cm)、D组(假手术)四组。术后1周、2周、4周、8周、12周,对子宫创面的愈合情况行大体观察及组织学分析。术后12周行妊娠试验。结果:大体观察显示, A、B、C 组的子宫术后宫腔通畅率分别为96%、84%和56%。术后1周,3组手术区即可见上皮再生。术后2~4周,Masson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平滑肌修复,同一时间点A、B、C 3组手术区平滑肌细胞含量(α-S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12周,4组的妊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A组手术区可见正常发育至晚孕期的胚胎,B组、C组手术区胚胎少见或未见。结论:全层机械损伤大鼠子宫模型是理想的子宫损伤修复动物模型。子宫损伤后形态学、功能学的自然修复与损伤程度有关,损伤范围增大,子宫自然修复不能实现完全重建,有待进一步干预。
- 林娜成李新安胡娅莉
- 关键词:子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