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池军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引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专利
  • 3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叮咬
  • 2篇学成
  • 2篇止痒
  • 2篇鼠曲草
  • 2篇苹果粉
  • 2篇糍粑
  • 2篇蚊虫
  • 2篇蚊虫叮咬
  • 2篇化学成分
  • 2篇化学成分研究
  • 2篇黄米
  • 2篇果粉
  • 2篇果蔬
  • 2篇风铃
  • 1篇豆素
  • 1篇杏仁
  • 1篇杏仁油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旋杆菌
  • 1篇脂肪酸

机构

  • 7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7篇李宝才
  • 7篇池军
  • 5篇张敉
  • 4篇张惠芬
  • 4篇袁承
  • 4篇秦谊
  • 1篇戴伟锋
  • 1篇何静
  • 1篇角仕云
  • 1篇王美玲

传媒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年份

  • 3篇2017
  • 4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滇南艾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滇南艾为菊科(Compositae)蒿属(Artemisia)特殊的半灌木状草本植物,本课题组曾率先开展过对其花中挥发油的分析研究.为持续深入研究菊科中的特色植物,发现滇南艾中的活性成分,本文采用现代分离技术,首次对其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共分离得到11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6-甲氧基-7,8-亚甲二氧基香豆素(1)、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2)、methyl 7-methoxy-3-indolecarbonate(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β-hydroxypropiovanillone(6)、异香草酸(7)、香草酸(8)、二十六烷醇(9)、二十烷酸(10)和二十二烷酸(11).其中,化合物6、10和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池军李宝才张敉
关键词:化学成分香豆素生物碱酚类化合物
一种复合果蔬糍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果蔬糍粑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该糍粑以糯米、黑米、薏米、黄米、鼠曲草粉、红薯叶粉、苹果粉、食用黄腐酸、脱脂奶粉、葡萄浓缩汁、刺梨浓缩汁为原料,经过称取原料、混米淘洗、配制味剂、超声浸米、制作胚...
张惠芬袁承李宝才池军
云南三地褐煤源黄腐酸对胃损伤的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黄腐酸是一种来源于风化煤、泥炭或褐煤的天然有机质,目前广泛应用于医药、农业、畜牧业等产业.前期研究表明黄腐酸具有抗炎、抗病毒、抗胃溃疡、抗肿瘤等活性,且活性因其产地和来源不同产生差异.本研究中,首次运用乙醇诱导小鼠胃溃疡模型评价产自云南三地(峨山、寻甸、昭通)褐煤源黄腐酸对胃损伤的保护作用,以及这三地黄腐酸对幽门螺旋杆菌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三地产黄腐酸均能显著提高胃组织中MDA和GSH的含量以及胃血清中SOD活性.同时,峨山和寻甸两地产黄腐酸在剂量为100 mg/m L和150 mg/m L时显示良好抑制幽门螺旋杆菌的活性.
何静王美玲池军张敉秦谊李宝才
关键词:黄腐酸褐煤幽门螺旋杆菌
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消疱止痒液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消疱止痒液,其由黄腐酸盐、三七提取物、荆芥提取物、芦荟提取物、西南风铃草提取物、栀子花提取物、甜杏仁油、天然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及去离子水科学配制而成。本发明产品可直接喷涂于皮肤表层,具有良...
张敉池军袁承李宝才张惠芬秦谊
文献传递
一种复合果蔬糍粑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果蔬糍粑的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领域;该糍粑以糯米、黑米、薏米、黄米、鼠曲草粉、红薯叶粉、苹果粉、食用黄腐酸、脱脂奶粉、葡萄浓缩汁、刺梨浓缩汁为原料,经过称取原料、混米淘洗、配制味剂、超声浸米、制作胚...
张惠芬袁承李宝才池军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消疱止痒液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蚊虫叮咬的消疱止痒液,其由黄腐酸盐、三七提取物、荆芥提取物、芦荟提取物、西南风铃草提取物、栀子花提取物、甜杏仁油、天然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及去离子水科学配制而成。本发明产品可直接喷涂于皮肤表层,具有良...
张敉池军袁承李宝才张惠芬秦谊
文献传递
滇南艾的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4
2017年
滇南艾(Artemisia austro-yunnanensis Ling et Y.R.Ling)是菊科(Compositae)蒿属(Artemisia)的一种特殊的半灌木状草本,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地区.本课题组率先对该植物全株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余个化合物,并发表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为进一步深入探索其化学成分,在前期基础上,又从其乙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黑麦草内酯(1)、6-hydroxy-6-methylocta-3,7-dien-2-one(2)、espeleton(3)、1-[5-(1-hydroxyethyl)-2-methoxyphenyl]-3-methyl-1-butanone(4)、dehydroespeleton(5)、2,2-dimethyl-6-acetyl chromanone(6)、4-O-β-D-glucopyranosyl-2-O-me phloroacetophenone(7)、灯盏花苷Ⅱ(8)、hydroxydihydrobovolide(9)和6,9,10-三羟基-7-十八烯酸(10).其中,化合物9和10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5和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池军戴伟锋李宝才秦谊角仕云张敉
关键词:化学成分酚苷脂肪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