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方倩

作品数:7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篇找水
  • 3篇水平井
  • 3篇平井
  • 3篇热采
  • 3篇管柱
  • 3篇稠油
  • 2篇双参数
  • 2篇热采井
  • 2篇工艺管柱
  • 2篇稠油热采
  • 1篇堵水
  • 1篇堵水技术
  • 1篇一体化
  • 1篇一体化管柱
  • 1篇找水技术
  • 1篇蒸汽吞吐
  • 1篇实时监测
  • 1篇通径
  • 1篇浅层稠油
  • 1篇管式泵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6篇方倩
  • 3篇程连文
  • 2篇陈俊国
  • 2篇杨冰
  • 2篇樊琳琳
  • 1篇司光礼
  • 1篇李辉
  • 1篇王志清
  • 1篇周文玉
  • 1篇马宏伟
  • 1篇杨康敏
  • 1篇樊琳琳
  • 1篇张朋
  • 1篇李剑
  • 1篇张景辉
  • 1篇高俊山

传媒

  • 1篇石油机械
  • 1篇石油矿场机械
  • 1篇内蒙古石油化...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浅层稠油热采井大通径下返封堵工艺管柱研制和应用
2018年
河南油田浅薄层超稠油油藏胶结疏松易出砂,产能和动液面低下;为解决现有下返开采管柱存在易砂卡大修、检泵需换封、无法测试液面和洗井等问题,研制出新型下返开采丢手堵水工艺管柱,一次管柱下入两个双向锚定封隔器,坐封丢手后管柱可实现双向锚定,热力补偿,抽稠泵过封下返生产,高温、降温时承压密封和逐级分段解封解卡,还可测试液面和洗井。现场应用30井次,工艺成功率93.3%,封堵有效率90%,满足了生产现场下返开采的实际需要。
司光礼陈俊国樊琳琳李辉程连文方倩
关键词:热采井大通径
水平井温度剖面测试找水技术研究与应用——以河南油田稠油热采区块为例被引量:3
2021年
针对稠油热采水平井“水平段长、隔夹层薄”找水困难的问题,根据水平井找水技术原理及工艺组成特点,研制了一种水平井温度剖面测试仪,该技术作为一种动态温度剖面测试找水方法,能实时监测、记录油井抽汲排液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异常,根据监测数据分析判断出水位置。矿场应用表明,该技术实现了准确找水,对指导稠油热采井的科学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程连文马宏伟方倩周文玉李剑樊琳琳
关键词:实时监测稠油热采
水平井双参数测试找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目前随着稠油水平井周期生产,油井相继出现高含水问题,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高效开发,削弱了油田稳产的资源基础.高含水水平井见水特点往往是多点多段出水,精准判断出水位置,是后续开展水平井精准堵调工艺技术成功的基础. 国内现有的...
方倩
关键词:水平井
稠油热采井封采一体上返调层工艺管柱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目前稠油热采井上返调层工艺存在起下管柱次数多和封堵有效期短的问题,研制了封采一体上返调层工艺管柱。该管柱将抽稠泵筒与封隔器直接连接下井,封堵丢手后上提泵筒至泵挂位置生产,一次管柱完成上返调层和生产过程,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采用新型的耐高温高压封隔密封件,耐温350℃,耐压差20 MPa,延长管柱过热蒸汽吞吐时的封堵寿命和有效期。该工艺管柱共在现场应用15井次,工艺成功率95%,满足了生产现场上返调层需要。
杨康敏杨冰高俊山陈俊国方倩
关键词:稠油热采蒸汽吞吐
管式泵-封隔器一体化堵水技术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河南油田处于开发后期,油井含水率高,堵水措施量大,作业任务重。现有的机械丢手堵水技术从封堵到生产需要两趟管柱,作业量大、占产时间长,影响了丢手堵水技术的应用规模。为了减少占产时间,提高作业措施效率,开展了泵-封隔器一体化堵水技术研究,研制了具有过泵传压功能的传压式管式泵和无需投杆丢手的液压式丢手器等工具,实现了封堵、生产管柱一体化,简化了现有丢手堵水管柱结构,大幅缩减了丢手堵水作业施工时间和占产时间,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程连文方倩张朋樊琳琳王志清杨冰张景辉
关键词:堵水管式泵封隔器一体化管柱
水平井双参数测试找水技术研究与应用
目前随着稠油水平井周期生产,油井相继出现高含水问题,严重制约了水平井的高效开发,削弱了油田稳产的资源基础。高含水水平井见水特点往往是多点多段出水,精准判断出水位置,是后续开展水平井精准堵调工艺技术成功的基础。国内现有的水...
方倩
关键词:水平井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