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华

作品数:29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社会学

主题

  • 6篇微流控
  • 6篇微流控芯片
  • 5篇细胞
  • 4篇生物样品
  • 4篇自动化
  • 4篇核酸
  • 3篇电磁
  • 3篇电磁兼容
  • 3篇电磁兼容性
  • 3篇电磁兼容性能
  • 3篇荧光
  • 3篇荧光检测
  • 3篇细胞培养
  • 3篇毛细管
  • 3篇空间搭载
  • 3篇空间环境
  • 3篇激光诱导荧光
  • 3篇激光诱导荧光...
  • 3篇功耗
  • 3篇光诱导

机构

  • 29篇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29篇杨春华
  • 23篇李晓琼
  • 18篇樊云龙
  • 15篇邓玉林
  • 9篇钱成
  • 4篇吕雪飞
  • 3篇韩杰
  • 3篇张颖
  • 3篇马宏
  • 3篇李晓琼
  • 2篇徐建栋
  • 2篇胡晓明
  • 2篇王松
  • 2篇周永康
  • 2篇陈钰
  • 2篇冷坤
  • 1篇张莹
  • 1篇耿利娜
  • 1篇李喆
  • 1篇张永谦

传媒

  • 5篇生命科学仪器
  • 1篇中国科学:技...
  • 1篇世界复合医学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7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类器官芯片灌流培养技术研究
2022年
器官芯片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前沿交叉技术,通过其建立的生理模型,相比传统细胞模型更能表现出生物体的特征,在多个研究和产业领域都展现出巨大的优势。在肿瘤学研究中,类器官由于能够高度模拟肿瘤体内形态结构及生物学特性,引起广泛关注。而传统二维培养无法模拟肿瘤独特区域微环境,因而三维培养被认为是理想模型,利用器官芯片构建体外肿瘤细胞三维类器官模型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论文针对肿瘤类器官体外三维培养的需求,根据肿瘤类器官实验要求选择芯片种类,并针对芯片进行流速场仿真,确保合适的流速环境。最后利用灌流培养方式进行结直肠癌类器官芯片模型的构建。结果表明,稳定且具有较低剪切力的灌流培养可以维持结直肠癌细胞三维类器官连续7天的稳定生长,实现了肿瘤类器官芯片体外三维培养模型的构建,为肿瘤发生发展机制研究、抗癌药物筛选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张国栋杨元展杨春华樊云龙李晓琼
关键词:肿瘤模型
适用于空间生物样品分离分析的全自动化毛细管电泳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空间生物样品分离分析的全自动化毛细管电泳装置,实现空间生物样品的高效、快速分析。其中,所述的进样及清洗单元,两端分别连接两个三通电磁阀公共端的电泳分离毛细管,电动多位选择阀的公共端与所述的蠕动泵的进口...
李晓琼褚平平邓玉林杨春华
文献传递
一种激光诱导长波红外胶体金试纸定量检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诱导长波红外胶体金试纸定量检测装置,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它基于胶体金试纸条中的胶体金颗粒的特定波长吸收导致的长波红外辐射特点,采用长波红外成像的分析方式实现定性、定量检测样品浓度的目的。它包括红外成像...
李晓琼韩杰杨春华樊云龙周永康
文献传递
一种微生物检测载荷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检测领域,涉及一种微生物检测载荷,包括电源单元、控制单元、荧光检测单元、微流控芯片单元,以及承载机构。电源单元用于对外部供电的隔离转换,为控制单元、荧光检测单元、微流控芯片单元提供直流电。微流控芯片单元...
杨春华李晓琼樊云龙侯红渠张莹邓玉林
一种小型化空间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化空间实验用细胞培养装置,能够在空间及同等恶劣环境下自主控制细胞培养过程及在线观测。包括高强度承载机构、环境参数测控单元、在线观测单元和细胞培养芯片单元;其中:所述高强度承载机构为细胞培养芯片单元提供支...
李晓琼杨春华邓玉林樊云龙
文献传递
航天生物医学检测及未来发展
2023年
随着我国载人航天和深空探测的不断发展,航天员的太空活动日趋繁琐,驻留时间也逐渐增长.航天员在太空中长期处于宇宙辐射、微重力、低压等特殊环境,容易引发多种危害性健康问题.航天员在太空活动中的相关疾病预防、健康状况管理和医疗干预,对航天员健康和航天任务完成至关重要.航天生物医学检测基于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瞄准航天医学保障需求,开展空间环境下的新型检测技术研究,支持航天任务开展的同时,为前沿医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本文重点介绍航天医学保障相关标志物的检测技术、空间微生物检测技术与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综述了本团队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最后对航天生物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杨春华李安一吕雪飞黎朝邹洋李喆李晓琼张永谦李诺敏陈姿喧邓玉林
关键词:空间环境生物标志物微生物检测微流控芯片
空间生物培养与分析新型载荷的研制及应用
邓玉林1李晓琼1吕雪飞1马宏1王睿1杨春华
NASA近期发布了震撼性研究成果:航天员Scott Kelly在国际空间站生活一年后大量基因表达变化,返回半年后7%的基因改变没有恢复。由于人类在地球上长期进化,一些基因的功能被掩盖,因此空间环境是发现生命科学新现象新知...
关键词:
空间生命科学载荷技术发展与未来趋势被引量:4
2019年
空间特殊环境给生命科学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空间生命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世界科技强国的科技竞争制高点。科学载荷(仪器)是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的基础工具,是航天生物医学研究的必要基础,决定了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和医学保障能力。本文按照不同的研究对象,对国内外典型的生命科学载荷进行综述,同时,结合研究需求状况对部分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器官芯片技术在空间生命科学载荷技术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以及原位生命信息探测技术的持续需求。最后,对当前生命科学载荷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
李晓琼杨春华刘心语张颖何芳兰朱宇晴李堃杰樊云龙邓玉林
关键词:空间生命科学
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空间多指标生物分析仪器开发及应用”项目管理工作探析被引量:1
2019年
空间生命科学仪器是利用空间站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和航天医学研究必不可少的条件,决定了开展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的能力。针对载人空间站的未来需求,2012年10月国家科技部批准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空间多指标生物分析仪器开发及应用"项目,项目牵头单位是北京理工大学。本文在充分分析项目特点、难点的基础上,解析了项目的管理体系及过程管理措施,阐述了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刘春颖高海军杨春华邓玉林
关键词:空间生命科学项目管理过程管理
一种小型化空间实验用微型基因扩增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化空间实验用微型基因扩增装置,属于空间生物试验技术领域,装置包括承载机构、电路系统、电源、两组扩增生物芯片、指示灯和电源开关,待扩增的生物样品通过加注孔加注至扩增生物芯片,经紫外固封后,电路系统、电源...
邓玉林李晓琼杨春华徐建栋胡晓明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