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文静

作品数:25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电池
  • 4篇传热
  • 3篇电磁阀
  • 3篇液滴
  • 3篇真空
  • 3篇蒸发
  • 3篇水能
  • 3篇水箱
  • 3篇热水器
  • 3篇无能
  • 3篇节能
  • 3篇控温装置
  • 3篇回热
  • 3篇超临界
  • 3篇传热传质
  • 2篇野营
  • 2篇叶轮
  • 2篇再热
  • 2篇蒸发皿
  • 2篇蒸汽

机构

  • 25篇华北电力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5篇马文静
  • 7篇刘琰
  • 6篇刘彦丰
  • 5篇孙恩慧
  • 5篇刘璐
  • 3篇刘璐
  • 2篇韩巍
  • 2篇李永华
  • 2篇许加庆
  • 2篇徐进良
  • 2篇王鹏程
  • 2篇张磊
  • 2篇刘雄伟
  • 1篇金红光
  • 1篇米梦龙
  • 1篇宗露香
  • 1篇高正阳
  • 1篇蔡小刚
  • 1篇李斌
  • 1篇徐博

传媒

  • 3篇真空科学与技...
  • 2篇动力工程学报
  • 1篇汽轮机技术
  • 1篇广东电力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18
  • 7篇2017
  • 5篇2016
  • 4篇201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节能微型熏蒸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节能微型熏蒸装置,属于小家电领域。所述的一种节能微型熏蒸装置包括整流罩、超声波换能片、吸水棉柱、换能片支架、螺丝、主壳体、蒸发皿、温度测点、电源接口、弹性软胶、控制电路板、锂聚合物电池、导线、电加热片、...
王鹏程许加庆左浩宇马文静贾昕瑜
一种独立超临界压缩回热热力循环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立超临界压缩回热热力循环系统,包括:热力循环系统和独立超临界压缩回热系统,其中独立超临界压缩回热系统通过第一高温回热器向热力循环系统的第一加热器给水传热;所述独立超临界压缩回热系统中,回热加热器出口、压...
孙恩慧钱启琛李卓远徐进良马文静
一种可避免电化学储能着火或爆炸的储能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避免电化学储能着火或爆炸的储能系统;技术方案包括:密封储能电池仓、冷却循环系统、废气处理及补气系统和监测系统;其中密封储能电池仓中设置有储能电池组,冷却循环系统用于冷却储能电池组;密封储能电池仓内安装有...
孙恩慧赵金洋冯舒静张玮琪马文静
基于分级气化的燃烧前CO_(2)捕集发电系统及性能分析
2024年
为实现煤炭高效低碳化发电,提出了一种基于分级气化和化学回热的燃烧前CO_(2)捕集发电系统。该系统将煤气化过程解耦为600℃的热解过程和1400℃的气化过程,利用燃气轮机的排烟余热来驱动热解过程,此外利用合成气的显热驱动热解气重整。将新系统与参比系统进行热力学性能比较,分析了不同关键参数对新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0%碳捕集率下,新系统的净发电效率、效率和度电CO_(2)排放量分别为39.97%、38.94%和85.27 g/(kW·h),相较于参考系统,分别提高了2.33个百分点、2.34个百分点和降低了5.27 g/(kW·h);新系统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气化过程的不可逆损失大幅减少,为参比系统的62.13%;当气化温度为1200℃、水碳比为1.4、碳捕集率为80%时,系统净发电效率最高,可达41.3%;随着碳捕集率的增加,净发电效率及度电CO_(2)排放量均降低,其中度电CO_(2)排放量最低可达51.1 g/(kW·h)。
李济超韩巍马文静马文静金红光
关键词:二氧化碳捕集煤气化[火用]效率化学回热
一种电池储能与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的耦合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储能与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的耦合系统;包括:压缩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和电化学储能系统;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电池组设置在二氧化碳柔性储气室内被二氧化碳包围,二氧化碳柔性储气室内的气体经第二出口顺序通过风机、电池放热...
孙恩慧冯舒静徐进良赵金洋张玮琪马文静
一种恒水位节能微型熏蒸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恒水位节能微型熏蒸装置,属于小家电领域。所述的一种恒水位节能微型熏蒸装置包括储水箱、壳体、螺丝、蒸发皿、温度测点、导线、供电接口、底壳、控制电路板、锂聚合物电池、触控开关、电源指示灯、电加热片、固体胶、...
王鹏程许加庆马文静左浩宇贾昕瑜
基于压电原理的波浪能低频转高频装置及波浪能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原理的波浪能低频转高频装置,包括外壳,外壳底部成形有环状轨道,环状轨道内卡设有滚球;外壳顶部固定有沿环状轨道设置的若干滑筒和固定臂;滑筒内固定有弹簧,弹簧连接有与滚球配合的悬臂梁;悬臂梁上固定...
马文静刘璐
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SO_2排放特性被引量:1
2017年
为研究O_2/CO_2气氛下煤粉燃烧SO_2排放特性,在沉降炉上通过模拟电厂混煤掺烧的实际工况,分析了过量空气系数α、CO_2体积分数、炉膛温度以及燃料比对单煤及混煤燃烧时SO_2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α由0.8增至1.4,所选煤种SO_2的排放质量浓度(以下简称"排放浓度")越大,CO的排放浓度越小;(2)O_2/CO_2气氛下SO_2排放浓度低于O_2/N2气氛下SO_2排放浓度,降低量约为10%;(3)随着反应气氛里CO_2体积分数由20%增加至50%,所选煤种SO_2排放浓度均逐渐降低,CO的排放浓度均逐渐升高;(4)随着炉膛温度的升高,O_2/CO_2、O_2/N2气氛下SO_2排放浓度均增大,不同气氛、不同升温段时SO_2排放浓度曲线斜率变化不同;(5)燃料比越小,煤粉燃烧越好,燃料中S向SO_2的转化率越高,而高温富氧下,燃料含S量越高,SO_2排放量也越高,但S向SO_2的转化率下降。
刘雄伟马文静原辉陈启召刘彦丰
关键词:O2/CO2气氛煤粉燃烧混燃燃料比过量空气系数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传热教学实验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多功能传热教学实验台,属于传热实验教学领域。所述的实验装置包括散热铝块、隔热板、导热铜面、真空罩、散热风扇、散热铜面、制冷片、沉头螺钉、金属块及其温度测点;所述的金属块分别有铜质、铝质和铁质三种材...
刘彦丰章少山马文静高正阳李斌张会亮
真空环境下乙酸液滴过冷凝固过程传热传质特性
2017年
利用真空闪蒸系统对乙酸液滴在真空环境下的过冷凝固过程进行了动态观测,建立了针对单个乙酸液滴在真空环境下过冷凝固过程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模型考虑了液相和固相内的温度分布,引入过冷凝固的动力学条件以及表面升华的传质方程描述凝固界面与升华界面的运动。综合实验测量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掌握了乙酸液滴在环境下过冷凝固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比较了乙酸液滴和纯水液滴过冷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征,分析了环境压力对液滴温度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纯水液滴相比,乙酸液滴具有更高的凝固平衡温度,在实验过程中更早开始凝固。由于乙酸凝固潜热较小,再辉阶段温度上升较为缓慢,凝固时间较短。环境压力越低,凝固过程中液滴过冷度越大,凝固速度越快,液滴最终温度越低。
刘璐刘琰马文静米梦龙宗露香
关键词:真空乙酸传热传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