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莉

作品数:7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广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依达拉奉
  • 3篇脑梗
  • 3篇脑梗死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急性
  • 3篇急性脑梗死
  • 3篇急性脑梗死患...
  • 3篇梗死
  • 2篇性细胞
  • 2篇血清
  • 2篇炎性
  • 2篇炎性细胞
  • 2篇炎性细胞因子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因子
  • 1篇地平
  • 1篇多巴
  • 1篇多巴丝肼
  • 1篇多巴丝肼片
  • 1篇行为症状

机构

  • 7篇广安市人民医...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刘莉
  • 5篇刘万平
  • 4篇何兴林
  • 3篇刘晓川
  • 3篇刘君
  • 2篇匡静
  • 2篇邓虹
  • 1篇魏有东
  • 1篇郭建

传媒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西部医学
  • 1篇公共卫生与预...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对伴胰岛素抵抗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住院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同时选10例健康人做健康对照,连续监测血清中TNF-α、IL-6的动态变化;并于治疗后第7、14d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NF-α、IL-6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第5d TNF-α、IL-6水平恢复至健康对照组水平,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第7d时,TNF-α及IL-6水平均高于观察组患者及健康对照者(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第7d、第14d BI评分明显升高、治疗后第14d SSS评分明显降低(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4d FINS、HOMA-IR明显改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胰岛素抵抗患者予依达拉奉治疗可降低血清中TNF-α、IL-6水平,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患者预后。
刘莉刘晓川魏有东刘万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细胞因子胰岛素抵抗
活血定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对帕金森病伴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水平影响被引量:31
2021年
目的观察活血定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伴认知障碍患者的疗效及探究其对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生物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5年1月—2019年8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或住院收治的PD伴轻度认知障碍120例患者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多巴丝肼片进行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活血定颤汤治疗。两组连续治疗12周。于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UPDRS)、认知功能(MMSE及MoCA评分)、不良反应、5-羟色胺(5-HT)、P物质(SP)、同型半胱氨酸(Hcy)、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7%(46/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56/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395,P<0.05);治疗后两组的表情呆滞、头或肢体颤动、肢体拘挛、言语不利、步态顺畅程度等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MMSE、MoCA评分、分均有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MMSE、MoC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P、Hcy及MDA均有显著降低(P<0.05),并且观察组的SP、Hcy及MDA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5-HT、SOD显著升高(P<0.05),并且观察组的5-HT、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0%(39/6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14/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定颤汤联合多巴丝肼片治疗帕金森病伴认知障碍患者可有效促进认知功能的改善,并且有效调节血清5-HT、SP、Hcy、SOD及MDA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彭张辉谢安卫郭建刘万平匡静何兴林刘莉
关键词:帕金森病多巴丝肼
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仅使用依达拉奉治疗,同时选取10例健康者血清作为健康对照组,连续监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量表(SSS)和Barthel指数(BI)的动态变化。治疗后第15天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第3天,观察组患者TNF-α、IL-8、SSS、BI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给予依达拉奉联合氯吡格雷可早期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及炎性细胞因子释放,改善患者预后。
刘莉刘晓川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氯吡格雷
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33
2016年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4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0)和实验组(n=120)。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氟桂利嗪。
刘君刘万平何兴林彭张辉刘莉邓虹
关键词:氟桂利嗪血塞通偏头痛血液流变学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病率及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患病率及风险因素,为AD患者预防SAS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09月四川省广安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AD患者130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SAS{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5次/h}分为对照组(不合并SAS)和观察组(合并SAS),对比两组打鼾、夜间憋醒、晨起口干情况及AHI及SaO2值,采用自制问卷及查阅患电子病历床收集AD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AD病程、烟酒史、有无神经性退行性病变等,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AD患者发生S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30例AD患者中发生SAS 43例(33.08%),其中观察组打鼾、夜间憋醒、晨起口干比例及AHI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O2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年龄、AD病程、BMI、吸烟史、合并高血压、神经性退行性病变、PSQI评分及CDR评分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28 kg/m^(2)、PSQI评分>16分、CDR评分≥2分是AD患者发生S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AD合并SAS的发生率较高,其危险因素主要为BMI≥28 kg/m^(2)、PSQI评分>16分、CDR评分,应定期进行多导睡眠监测,预防SAS的发生。
彭张辉刘君刘万平匡静何兴林刘莉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病率
醒脑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及对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86例,按照简单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给予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70%高于对照组的62.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简明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8.62±4.83)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34.12±7.82)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5.75±4.60)分和(28.35±7.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23.65±4.21)分高于对照组的(21.32±4.1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痴呆病理行为评定量表(BEHAVEAD)评分(11.84±4.0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3.92±4.2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醒脑静注射液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邓虹刘万平何兴林彭张辉刘莉刘君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醒脑静注射液尼莫地平精神行为症状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及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中细胞因子水平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80例行微创碎吸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时间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依达拉奉治疗,同时选10例健康人血清做健康对照,连续监测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动态变化。治疗后第15天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的TNF-α、IL-8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其TNF-α、IL-8含量达峰时间早。对照组患者TNF-α、IL-8含量达峰时间较晚,且TNF-α、IL-8水平较高。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总体有效率高。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依达拉奉治疗可降低血清中TNF-α、IL-8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刘莉刘晓川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