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液相色谱
  • 1篇液相色谱法
  • 1篇原体
  • 1篇支原体
  • 1篇中苯
  • 1篇色谱
  • 1篇色谱法
  • 1篇伤风
  • 1篇培养法
  • 1篇破伤风
  • 1篇破伤风抗毒素
  • 1篇注射液
  • 1篇相色谱
  • 1篇抗毒
  • 1篇抗毒素
  • 1篇高效液相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高效液相色谱...
  • 1篇法检

机构

  • 2篇长春生物制品...

作者

  • 2篇杨红育
  • 2篇李婷婷
  • 2篇张波
  • 2篇邱璐
  • 1篇夏青娟
  • 1篇刘辉
  • 1篇惠琦
  • 1篇李帅
  • 1篇林洪娟
  • 1篇徐志强
  • 1篇崔越
  • 1篇张雪楠
  • 1篇邱野

传媒

  • 2篇中国生物制品...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并对方法进行验证及初步应用。方法色谱柱:C18色谱柱;流动相:甲醇-超纯水(体积比1∶1);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5℃;进样量:5μl。对方法进行专属性、线性、检测限、准确性、精密性验证。用验证后的方法检测4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的苯酚残留量。结果供试品溶液中加入60μg/ml的苯酚对照品溶液和间甲酚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回收率为99.92%,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139 3%;在1~60μg/ml范围内,苯酚对照品色谱峰面积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9.869 19 X+1.082 34 e-1,r=0.999 96;按照信噪比(S/N)≥3确定最低检测限为0.05μg/ml;供试品溶液中加入不同浓度苯酚对照品溶液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1.75%和97.03%,RSD分别为0.025%和0.796%;供试品溶液5次检测结果的RSD为1.485 9%。4批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的苯酚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890μg/ml的要求。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破伤风抗毒素注射液中苯酚残留量快速、简便,且专属性、线性、准确性、精密性良好。
邱野李帅李婷婷张波徐志强邱璐张雪楠杨红育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破伤风抗毒素苯酚
NaHCO_3缓冲体系的动态变化对培养法支原体检查的干扰作用
2014年
目的探讨NaHCO3缓冲体系的动态变化对培养法支原体检查的干扰作用,确保生产过程中支原体污染检查的准确性。方法用NaHCO3缓冲液和NaOH分别调整狂犬病病毒收获液及不含病毒样本的病毒稀释液p H至6.92、7.51、7.65、7.85、8.04和8.48,分别接种于支原体半流体培养基和精氨酸支原体肉汤培养基,进行培养法支原体检查,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样品分别用指示细胞法(DNA染色法)和实时荧光PCR法进行复检。结果用NaHCO3缓冲液调整狂犬病病毒收获液p H值至7.85以上时,培养法支原体检查结果为阳性,但指示细胞法(DNA染色法)和实时荧光PCR法复检结果均为阴性,排除样品污染支原体的可能性。结论用NaHCO3调整病毒培养物等生物样品p H值达7.85以上时,对培养法支原体检测结果产生干扰作用。
刘辉李婷婷邱璐张波崔越戴长河林洪娟夏青娟惠琦杨红育
关键词:支原体NAHCO3培养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