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新
- 作品数:34 被引量:84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及CT影像特点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19,COVID-19)患者临床及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3月广安市收治的30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和胸部CT影像学资料。将23例普通型患者设为普通组,7例重型或危重型患者设为重症组。分析30例COVID-19患者的胸部影像学基本特征及动态演变特征,并将普通组和重症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0例COVID-19患者均患有肺炎,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63.33%)、咳嗽(56.67%),其他临床表现还包括咳痰、畏寒、头痛、咽痛、胸闷气促、流涕、肌肉痛、乏力、腹痛等。实验室指标以C反应蛋白增高、淋巴细胞计数减少、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较为常见。重症组较普通组肌肉痛、胸闷气促、乏力患者比例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COVID-19患者双肺可见多发单纯磨玻璃阴影(93.33%)和实变(90.00%);重症组纤维条纹征、小叶间隔增厚、铺路石征、空气支气管征、微血管扩张征、血管束增粗、胸膜增厚的比例(85.71%、100.00%、85.71%、57.14%、85.71%、57.14%、57.14%)显著高于普通组(39.13%、52.17%、26.09%、17.39%、26.09%、17.39%、13.04%),重症组受累程度积分高于普通组。结论普通组与重症组COVID-19患者胸部CT表现具有一定差异,临床及放射科医生结合影像表现、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可以对COVID-19患者病情进行更准确的评估与治疗。
- 李华侨陈建新黄云华罗华福唐亚琴
- 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多发伤34例院前急救分析被引量:3
- 2010年
- 目的分析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多发伤的特点及治疗。方法对2006-02-2010-02广安市人民医院救治的急性硬膜下血肿3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4例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多发伤患者中存活31例,死亡3例(8.8%)。结论急性硬膜下血肿合并多发伤成功救治的关键是快速院前急救,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手术。
- 邓成林陈建新
- 弥漫性脑轴索伤的CT诊断
- <正> 弥漫性脑轴索伤(diffuse axond injury,DAI)属于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临床表现症状重、预后差,痊愈率5%、重残率49%、植物生存率15%、死亡率49%,以往主要靠病理诊断。现回顾分析8例弥漫性...
- 陈建新郑佳何德莲
- 文献传递
- MRCP在胆胰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 目的:通过分析磁共振胰胆管水成像(MRCP)的影像资料并与手术对照,评价MRCP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我院使用飞利浦INTERA型1.5T核磁共振机,对103位胆胰疾病患者应用MRCP技术进行检查,其中男性40例,...
- 陈建新刘敏辉黄云华刘启芬李恕清邓绍强郑佳
- 文献传递
- 不典型慢性期脑内血肿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
- CT平扫对急性期新鲜血肿诊断相当准确,CT表现一般具有特征性,但若脑内血肿演变成不典型慢性期脑内血肿时,容易误诊为占位性病变。本文分析了不典型慢性期脑内血肿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情况,指出少见慢性期脑出血误诊主耍原因是对病...
- 陈建新
- 关键词:脑内血肿CT表现
- 文献传递
- 少见慢性期脑内血肿12例CT表现及误诊分析
- 2009年
- 目的:探讨少见慢性期脑出血CT表现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手术和螺旋CT随访证实的少见慢性期脑出血病例的CT表现。结果:12例中首次CT平扫4例病灶为稍高密度影,8例为等、低密度影。增强扫描8例病灶呈环形、脑回状强化,周围见低密度水肿带。本组误诊为脑肿瘤8例,脑脓肿2例,脑梗死2例。结论:少见慢性期脑出血首次CT检查往往误诊,CT增强扫描及随访复查对鉴别诊断有意义。
- 陈建新
- 关键词:X线计算机误诊
- 浅谈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质量控制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我院2016年3月至6月期间运用西门子DefinitionAS型128层螺旋CT机92例冠状动脉CTA检查病例,采用心电门控技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多种图像后处理,...
- 陈建新
- 关键词: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控制
- 多层螺旋CT后处理功能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的实用方法和技巧。方法选择后处理重建的136例骨和血管病变。扫描层厚0.75~5mm,重建间隔0.75~3mm,螺距0.7~2.0,数据输入ST-PACS型GVCM工作站,根据需要分别进行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技术(VRT)、表面遮盖显示(SSD)。结果 132例后处理图像均显示良好,病变全貌、与邻近组织的关系均从不同位置和角度得以最充分实现,较单纯轴位CT图像可获得更丰富的临床信息。结论高质量的后处理图像依靠扫描及重建参数的合理选择与匹配,医技人员的操作技巧、熟练程度和扫描CT机器的质量等。
- 黄云华陈建新刘敏辉何德莲李恕清
- 关键词:多层螺旋CT后处理重建螺距
- 支气管结石的螺旋CT误诊分析
- 2010年
- 支气管结石又称肺石症、咯石症、支气管肺结石。临床比较少见,常因咯血或阻塞而误诊为支气管扩张症、肺炎、肺不张、肺结核、肺癌等。为提高对其影像征象的认识,减少误诊收集我院2004——2006年收治的1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 黄云华陈建新
- 关键词:支气管结石螺旋CT误诊分析
- 一种医疗放射科用隔离警示装置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放射科用隔离警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放射科用隔离警示装置,所述第一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外筒,所述外筒内底部固定连接有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靠近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机构,所述外筒右侧设置有固定机构...
- 匡静黄松涛陈建新黄云华邓绍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