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凤娥

作品数:13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蛋白
  • 3篇孕妇
  • 3篇输血
  • 2篇弹力
  • 2篇低密度脂蛋白
  • 2篇血栓
  • 2篇血栓弹力图
  • 2篇血小板
  • 2篇脂蛋白
  • 2篇溶血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凝血
  • 2篇凝血酶原时间
  • 2篇凝血三项
  • 2篇温度
  • 2篇抗体
  • 2篇IGG抗体
  • 2篇标本
  • 2篇标本放置

机构

  • 13篇攀枝花市中心...

作者

  • 13篇何凤娥
  • 4篇刘智勇
  • 4篇段春艳
  • 2篇彭苹
  • 2篇袁新红
  • 2篇董玉红
  • 2篇李靖
  • 1篇李春北
  • 1篇涂屹
  • 1篇杨永淑
  • 1篇陈应红

传媒

  • 3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糖尿病杂...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攀枝花医药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大理学院学报...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4
  • 2篇2000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栓弹力图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中肝素干预效果评估的临床研究
2017年
目的研究血栓弹力图(TEG)用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肝素干预效果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该院择期行PCI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以普通肝素(UFH)静脉注射,分别在注射UFH后5min和30min检测活化凝血时间(AC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等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以及TEG反应时间(TEG-R)、血凝块形成时间等TEG相关指标,分析ACT和TEG-R与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探讨TEG在PCI术中评估肝素干预效果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注射UFH后5min血小板聚集率达标28例,ACT和TEG-R分别为(382.85±50.24)s和(58.57±10.25)min,未达标92例,ACT和TEG-R分别为(375.12±46.59)s和(52.23±7.38)min,两组A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EG-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UFH后30min,血小板聚集率达标98例,未达标22例。达标组ACT和TEG-R分别为(355.56±40.51)s和(50.35±7.81)min,明显高于未达标组的(324.45±30.25)s和(42.78±4.24)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UFH后30 min患者ACT与血小板聚集率呈明显负相关(r=-0.936 4),TEG-R与患者血小板聚集率也呈明显负相关(r=-0.941 1)。结论 TEG较传统ACT监测用于PCI术中肝素干预效果评估能更准确反映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情况,对指导临床治疗,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重要价值。
何凤娥刘依霜段春艳
关键词:血栓弹力图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肝素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预防及处理被引量:7
2009年
何凤娥
关键词:输血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
血浆置换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对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化学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化疗的同时进行血浆置换,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浆球蛋白水平和肾功能状态。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79.07%,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浆球蛋白水平(3.8±0.7)g/L、血浆尿素(12.3±1.6)mmol/L、血肌酐水平(293.7±22.8)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进行血浆置换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恢复患者肾功能。
何凤娥刘依霜陈应红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血浆置换肾损伤
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Rh(D)阴性血妊娠晚期孕妇28例,均采取贮存式自体采血。观察本组Rh(D)阴性孕妇中自体血回输情况,采血前与自体血液回输后7d时PLT、HCT、Hb、RBC的变化,自体血液回输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所有孕妇中18例(64.29%)行自体血液回输,采血前与自体血液回输后PLT、HCT、Hb、RBC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自体血液回输期间与回输后均未发生不良反应,随访新生儿亦无异常。结论: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应用效果显著,适于临床应用与推广。
何凤娥刘依霜段春艳
关键词:妊娠晚期贮存式自体输血RH(D)阴性孕妇
同种输血与术后感染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了解患者在围手术期输入同种异体血与术后感染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调查了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006~2007年156例胃肠手术患者的病历,伤口感染依据外科切口感染的标准进行回顾性诊断。结果术后感染在非输血患者组是8.5%,而接受同种输血的患者组术后感染是19.6%,比不输血患者大约高出2倍;患者术后急性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输血组明显高于未输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还显示接受手术的患者同种输血量与感染率呈正相关,并且多为细菌感染。结论术前和术中同种输血是术后细菌感染的一个危险因素,输血引起的免疫抑制被认为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
何凤娥
关键词:同种输血免疫抑制
无偿献血中手工血小板临床疗效探讨
2010年
目的探讨机采和手工分离血小板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输注机采血小板患者81例次为机采组,输注手工血小板制剂患者86例次为手工组,分别在输注前和输注后24h作外周血血小板计数,观察临床止血效果、有无输血反应发生,计算血小板计数增加校正指数(CCI)、血小板回升率(PPR)、输注无效率、输血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CCI、PPR、止血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反应发生率和输注无效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工血小板临床疗效接近机采血小板,临床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使用手工血小板。
刘智勇董玉红何凤娥
关键词:血小板输注机采血小板临床疗效
ACI患者TEG各项参数与PAgT和D-二聚体之间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栓弹力图(TEG)指标与血浆D-二聚体(D-D)、血小板聚集率(PAgT)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集的120例ACI患者(ACI组)与60例健康对象(健康组),检测两组TEG参数(用血栓弹力仪测定),包括凝血反应时间(R)、血细胞凝集成块时间(K)、血细胞凝集成块速率(α角)、凝血综合指数(CI)、凝血块的最大强度(MA);检测两组凝血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血浆D-D(胶体金法检测)、PAgT(用血液聚集仪检测)。结果 ACI组的R(5.36±0.95 min),K(2.34±0.98min),PT(11.88±1.67 s)低于健康组(6.20±1.28 min,2.87±0.87 min,12.40±1.82 s),(t=4.962,3.547,1.911,P均<0.05);ACI组的α角(61.65°±7.84°),CI(-0.21±1.11),MA(58.94±6.14 mm),D-D(0.34±0.08 mg/L),PAgT(66.9%±6.8%),FIB(4.41±0.96 g/L)均高于健康组[α角(56.02±6.94)°,CI(-1.50±1.30),MA(53.86±7.85 mm),D-D(0.24±0.06 mg/L),PAgT(55.4±7.0)%,FIB(2.87±0.88 g/L)],(t=4.714,6.209,5.583,8.550,10.592,7.039,P均<0.05);ACI的D-D,PAgt与TEG参数R,K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481,-0.470,-0.504,-0.488,P均<0.05);ACI的D-D,PAgt与TEG参数α角,CI,MA值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38,0.395,0.427,0.391,0.436,-0.482,P均<0.05)。结论 TEG各参数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ACI患者的病情程度,且与患者血浆D-D,PAgt之间有明显相关性。
何凤娥刘依霜段春艳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栓弹力图D-二聚体血小板聚集率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三项测定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6
2004年
目的 :观察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20份 ,离心分离血浆 ,即刻上机检测PT、APTT及FIB ,然后将标本分别放置于室温、4℃~20℃ ,室温及4℃标本分别于1h、4h、8h、16h、24h、48h、72h重复检测 ,-20℃标本分别于1w、2w、4w、8w重复检测 ,并与即刻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室温时 ,标本放置24hPT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放置4hAPTT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放置8hFIB无统计学意义(P>0 05)。4℃时 ,标本放置48hPT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放置24hAPTT和FIB无统计学意义(P>)0 05)。 -20℃时 ,标本放置2wPT和FIB无统计学意义(P>0 05) ,放置1wAPTT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PT、APTT、FIB检测结果影响较大 ,室温放置不宜超过4h ,4℃放置不宜超过24h ,-20℃放置不宜超过1w。临床护士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
李靖刘岚剑袁新红何凤娥
关键词: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标本放置时间温度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三项测定结果的影响
2004年
目的 观察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纤维蛋白原(FIB)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抗凝静脉血标本20份,离心分离血浆,即刻上机检测PT、APlT及FIB,然后将标本分别放置于室温、4℃及-20℃,室温及4℃标本分别于1h、4h、8h、16h、24h、48h、72h重复检测,-20℃标本分别于1周、2周、4周、8周重复检测,并与即刻上机检测结果相比较。结果 与即刻测定结果比较,室温时,标本放置16小时P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小时APT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8小时FIB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时,标本放置48小时P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24小时APTT与FIB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时,标本放置2周PT和FIB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1周APTT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放置时间及温度对PT、APTT、FIB检测结果影响较大,室温放置不宜超过4小时,4℃放置不宜超过24小时.-20℃放置不宜超过1周。临床护士采集标本后应及时送检。
李靖刘岚剑袁新红何凤娥
关键词:标本放置温度凝血三项凝血酶原时间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变化与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的关系被引量:2
2000年
刘智勇杨永淑彭苹何凤娥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变低密度脂蛋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