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仁同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2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骨髓
  • 3篇髓系
  • 2篇髓系白血病
  • 2篇细胞
  • 2篇急性
  • 2篇急性髓系
  • 2篇急性髓系白血...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地塞米松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多发性骨髓瘤...
  • 1篇新生儿
  • 1篇形态学
  • 1篇性病
  • 1篇序贯
  • 1篇序贯器官衰竭...
  • 1篇血管

机构

  • 7篇滨州医学院附...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7篇刘仁同
  • 3篇于文征
  • 3篇孙建荣
  • 3篇刘晓丹
  • 3篇王学霞
  • 2篇高娜
  • 2篇刘增艳
  • 1篇于宁
  • 1篇张延清
  • 1篇李晓云
  • 1篇段培锋
  • 1篇姜永芳
  • 1篇徐萍
  • 1篇郭农建
  • 1篇潘佳琪
  • 1篇高海燕
  • 1篇孙洪坤
  • 1篇于丽倩

传媒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基因组学与应...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表达及微血管密度的影响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趋化因子受体(CXCR)4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的影响。方法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使用沙利度胺联合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细胞免疫、肾功能、血管新生相关指标及SDF-1、CXCR4、MVD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前CD3^+、CD4^+、CD4^+/CD8^+、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肝癌衍生长因子(HDGF)及SDF-1、CXCR4、MVD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Scr、BUN、VEGF、BFGF、HDGF及SDF-1、CXCR4、CXCR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能有效提高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免疫功能及肾功能,降低血管新生能力及SDF-1、CXCR4、MVD水平。
刘仁同
关键词:硼替佐米地塞米松多发性骨髓瘤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趋化因子受体4微血管密度
Ph^+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单纯del(5q)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2020年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伴单纯del(5q)是MDS分型中的一个独立的亚型,WHO 2016版MDS诊断标准将仅有del(5q)或del(5q)伴有1个其他异常[-7、del(7q)除外]均定义为MDS伴单纯del(5q)[1]。这一概念的更新,扩大了MDS伴单纯del(5q)的诊断范围,刘丹等[2]分析了77例MDS伴单纯del(5q)患者,其中13例伴1个非-7/del(7q)的其他染色体异常。目前国内尚未见MDS del(5q)伴Ph^+染色体异常的报道,本研究我们报道1例Ph+的MDS伴单纯del(5q)患者的诊治情况,现报告如下。
张延清刘仁同潘佳琪徐萍李晓云于丽倩高海燕姜永芳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染色体异常诊治情况MDS
血清sTREM-1、PCT水平和SOFA评分的组合可预测新生儿脓毒血症死亡率被引量:14
2019年
本研究基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system, 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探讨了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soluble triggering receptor expresses on myeloid cells-1, s TREM-1)、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NT-pro-BNP)、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等血清生物标志物和细胞因子对新生儿脓毒血症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本研究根据28 d死亡率将51例新生儿脓毒血症患儿分为存活组(n=30)和死亡组(n=21)。在入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 ICU)后的第1天、第3天和第5天测量血清生物标志物和细胞因子的水平,同时计算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评分。结果显示:死亡组患儿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sTREM-1)、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 (interleukin 6, IL-6)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0.01);预测28 d死亡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下面积显示,降钙素原(PCT)为0.779,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sTREM-1)为0.843,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为0.951,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为0.91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sTREM-1)、降钙素原(PCT)水平和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SOFA)是28 d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在存活组中,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sTREM-1)和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显示随时间有降低的趋势(p<0.05),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在第3天和第5天的显示出预测效用(p<0.05)。本研究结论初步表明,升高的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 (sTREM-1)和降钙素原(PCT)水平具有更好的预后准确性。血清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
刘仁同
关键词:脓毒血症新生儿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序贯器官衰竭估计评分
骨髓浸润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TEL重排表达及意义
2016年
目的: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TEL重排的表达,探讨TEL重排与伴骨髓浸润NHL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163例(伴骨髓浸润者38例,不伴骨髓浸润者125例)NHL骨髓,应用Split-FSIH技术检测TEL重排,依据结果将伴骨髓浸润NHL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两组初诊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及疗效。结果:163例NHL中,TEL重排总检出率为3.68%,其中38例伴骨髓浸润NHL中,TEL重排检出率为13.2%,其余患者为0.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EL重排与年龄、白细胞数、血清LDH水平相关,而与性别、B症状、肝脾及淋巴结肿大、细胞来源、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无关。5例重排阳性者,1例化疗有效,中位生存期3个月,33例重排阴性者,除2例放弃治疗外,23例化疗有效,中位生存期15个月。结论 :TEL重排阳性者易合并骨髓侵犯,此类患者侵袭性更高,预后更差。
高娜郭农建于文征王学霞孙建荣刘增艳刘仁同刘晓丹
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
巨大胃间质瘤继发急性髓系白血病1例
2015年
患者,男,69岁,因“上腹部不适伴呕血”于2013年5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完善上腹部强化CT示胃小弯区见一不规则软组织团块影,跨胃腔内外生长,大部分位于胃外,大小约9.7 cm ×7.2 cm ×8.5 cm,考虑为胃肠道间质瘤(GIST),胃镜提示胃体上部、中部小弯侧可见巨大黏膜下隆起性病变,表面呈结节样,顶端可见凹陷糜烂灶,考虑胃肠道间质瘤并消化道出血。口服国产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1月余,肿瘤体积较前缩小,后转入胃肠外科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提示胃肠道间质瘤,免疫组化示CD117+,CD34+,明确为胃肠道间质瘤。院外继续口服伊马替尼治疗,于2013年11月因“心悸、乏力1月”入血液内科,血常规:白细胞3.24×109/L,红细胞2.42×1012/L,血红蛋白81 g/L,血小板537×109/L;骨髓细胞形态学提示骨髓增生活跃+,原始细胞占25.5%,偶见棒状小体。外周血涂片见原始细胞4%。骨髓活检病理提示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85%),粒系偏幼稚细胞散在分布,可见原始细胞,骨髓间质小梁旁小灶性胶原纤维增生。流式细胞免疫分型提示原始细胞免疫表型为 CD34+,CD117+, HLADR +,CD7部分+,CD33-,CD5-, CD2-,CD20-,CD19-,CD10-。染色体核型:47,XY,+8/46,XY,提示分析细胞中小部分存在+8。 AML/ETO及PML/RARa融合基因定量检测均为阴性。住院期间给予防治出血、间断成分血输注,患者家属拒绝针对白血病行联合化疗,选择自动出院。
高娜于文征王学霞孙建荣刘晓丹刘仁同于宁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胃间质瘤骨髓细胞形态学甲磺酸伊马替尼黏膜下隆起性病变上腹部不适
SOST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及调控mRNA的鉴定
2019年
为构建SOST基因3’-UTR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并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初步分析可能调控SOST基因表达的MicroRNA并鉴定,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根据SOST基因3’-UTR序列信息设计其扩增引物,以293T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SOST基因的3’-UTR序列,将其克隆到Psi-CHECK2载体中形成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载体;运用在线miRNA靶预测数据库确定靶向SOST的miRNA;阳离子脂质体法将miRNA miminc、miRNA inhibitor与SOST3’-UTR Psi-CHECK2、mutSOST3’-UTR Psi-CHECK2载体分别共转染于常规培养的293T细胞中,然后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并与空白、阴性对照(NC)比较。结果表明:经酶切及基因测序验证,成功构建SOST3’-UTR Psi-CHECK2、mutSOST3’-UTR Psi-CHECK2载体;在线miRNA靶预测数据库预测到SOST基因可能是miR-218-5p的作用靶点;双荧光检测结果显示miR-218-5p miminc(0.09±0.03)较空白组(0.19±0.05)、NC组(0.19±0.02)荧光酶素活性下降(p<0.01),miR-218-5p inhibitor (0.50±0.03)荧光酶素活性明显升高(p<0.01),mutSOST3’-UTR Psi-CHECK2载体各组间均无差异(p>0.01)。我们的研究表明,本研究成功构建SOST基因3’-UTR段Psi-CHECK2载体,初步证实miR-218-5p对SOST基因有调控作用。
刘仁同
关键词:SOST靶向调控
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galectin-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9年
目的探讨AML1/ETO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ETO+AML)患者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gal-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RT-PCR(RQ-PCR)法检测53例AML1/ETO+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gal-3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gal-3蛋白水平,分析gal-3mRNA表达与疾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gal-3mRNA及蛋白在初诊AML1/ETO+AML患者中呈高表达(P<0.001),初诊患者gal-3mRNA与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32,P<0.001),疾病完全缓解期外周血gal-3蛋白表达量下降(P<0.001);(2)初诊时gal-3mRNA表达水平越高,患者白细胞数量越低(P=0.014),CD34表达和附加染色体异常的比例越高(P=0.001,P=0.026);(3)gal-3mRNA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在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诱导期死亡(即早期死亡)率上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在复发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4)gal-3mRNA高表达组患者中位总生存率(OS)及无病生存率(DFS)均较低表达组缩短(P=0.007,P=0.015),累积复发率增高(P=0.045),但累积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Cox风险比例模型提示gal-3mRNA是影响AML1/ETO+AML患者OS及DFS的独立指标。结论骨髓gal-3mRNA有可能成为AML1/ETO+AML患者评估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指标。
高娜王学霞孙建荣段培锋刘增艳刘仁同刘晓丹孙洪坤刘晓于文征
关键词:GAL-3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ETO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