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each-back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Teach-back模式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于本科进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A和B组,每组各30例。A组予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护理。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Athens失眠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价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睡眠情况及心理状况。结果予Teach-back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后,B组患者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P<0.05);B组患者失眠率、SDS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应用Teach-back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好,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 邹萍
-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关节功能
- 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临床疗效观察
- 2015年
- 目的评价开颅手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治疗,研究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观察记录2组术后并发症和颅内压下降率、预后情况及治疗前后GCS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头痛、呕吐、心电图异常、意识障碍、呼吸异常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颅内压的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和病死率分别为59.5%、7.1%,与对照组的38.1%、23.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GC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研究组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外伤患者用开颅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陈旭煌范建华杨玉琳邹萍
- 关键词:颅脑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常规骨瓣
-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门诊胎心监护异常待产初产妇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在门诊胎心监护异常待产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门诊胎心监护异常待产初产妇60例,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自然分娩率及传感器安放错误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传感器安放错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应用于门诊胎心监护异常待产初产妇中,可降低传感器安放错误发生率,降低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提高自然分娩率。
- 邹萍
-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干预胎心监护异常初产妇
- 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挫裂伤的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探讨分析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挫裂伤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6例)和观察组(58例),单纯应用尼莫地平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和尼莫地平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 :治疗5天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7%,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4.38±5.41)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23.25±5.32)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1.23±3.88)分,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75±4.92)分,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应用依达拉奉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脑挫裂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陈旭煌范建华杨玉琳邹萍
- 关键词:依达拉奉尼莫地平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究不同的手术入路治疗双侧额叶脑挫裂伤并伴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双侧额叶挫裂伤并伴颅内血肿的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双侧开颅组和单侧开颅组各35例。其中,双开组的患者大脑镰不切开,单开组的患者大脑镰切开,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单开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双开组,且术后的良好率高于双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入路进行开颅手术治疗双侧额叶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具有用时短、出血少以及并发症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陈旭煌范建华杨玉琳邹萍
- 关键词:脑挫裂伤颅内血肿
- 氯雷他定糖浆佐治小儿过敏性紫癜23例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氯雷他定糖浆在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江西省乐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48例,给予药物治疗,其中23例给予“常规治疗+氯雷他定糖浆”治疗(试验组),25例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率达91.3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皮肤紫癜、腹痛、关节肿痛及血尿蛋白尿消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雷他定糖浆佐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效果显著,能够促进患儿症状、体征早日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洪春泉邹萍
- 关键词:氯雷他定糖浆小儿过敏性紫癜疗效
- 小切口复位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下段骨折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探讨小切口复位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并与普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的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4月至2014年3月采用小切口复位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37例(导航组),与同时期普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30例胫骨下段骨折(普通组)进行比较,观察2组手术时间、远端锁钉锁定时间、远端锁钉一次性锁定成功率、术后到开始负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末次随访膝关节HSS评分、踝关节AOFAS评分。结果 6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7~24个月,平均16.8个月。导航组在手术时间、远端锁钉锁定时间、远端锁钉一次性锁定成功率、术后到开始负重时间方面优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术后并发症及末次随访膝关节HSS评分、踝关节AOF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普通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手术方式相比,小切口复位磁力导航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具有术中定位准确、操作方便、远端锁定成功率高、坚强固定、创伤小的特点,符合生物固定原理,术后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恢复快。
- 邹振清夏淑文邹萍黄树才
- 关键词:胫骨下段骨折小切口复位内固定
- 施保利通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轻症手足口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施保利通联合巴韦林注射液治疗轻症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出手足口患儿6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施保利通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4±1.6)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6.9±1.2)d,治疗组患者的皮疹消失时间为(2.5±1.4)d,对照组患者的皮疹消失时间为(5.3±2.1)d,治疗组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1%)明显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施保利通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能迅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确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 洪春泉邹萍
- 关键词:利巴韦林注射液手足口病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炎肝硬化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20mL/d,静脉点滴,1次/d,同时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综合疗法,不使用与复方甘草酸苷相关的任何药物,60天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血常规、肝功能、HBV-DNA和HCV-RNA的情况、胃镜、B超,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复方甘草酸苷在抑制病毒增殖、提高免疫力、改善肝细胞损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为治疗肝炎肝硬化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谢小芹元文峰邹萍
- 关键词:复方甘草酸苷肝炎肝硬化肝炎病毒
- 在去大骨瓣减压术中行硬脑膜无张力修补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对硬脑膜无张力修补在去大骨瓣减压术中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行去大骨瓣减压术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入院顺序对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33),其中,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直接缝合切口,不对硬脑膜予以修补;对观察组患者在手术中实施硬脑膜无张力修补。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有19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轻度残疾,6例重度残疾,1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对照组中有15例患者恢复良好,3例轻度残疾,7例重度残疾,2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2组治疗效果比较,恢复良好方面,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疗效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并发症比较,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实施去大骨瓣减压术的重症脑科患者,在术后对其予以硬脑膜无张力修补,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陈旭煌杨玉琳邹萍范建华
- 关键词:去大骨瓣减压术硬脑膜无张力修补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