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曙光

作品数:1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3篇胆囊
  • 3篇静脉
  • 2篇胆道
  • 2篇胆囊切除
  • 2篇胆囊切除术
  • 2篇胰腺炎
  • 2篇腔静脉
  • 2篇限制性门腔静...
  • 2篇门静脉
  • 2篇门腔分流
  • 2篇门腔分流术
  • 2篇门腔静脉
  • 2篇分流术
  • 2篇腹腔
  • 2篇腹腔镜
  • 2篇腹腔镜胆囊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 2篇腹腔镜胆囊切...

机构

  • 13篇攀枝花市中心...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作者

  • 13篇刘曙光
  • 10篇孙昌勤
  • 7篇熊勇
  • 4篇蔺宗义
  • 3篇任洪伟
  • 3篇陈建勋
  • 3篇刘忠
  • 2篇杨映弘
  • 2篇周平
  • 2篇罗涛
  • 1篇何慧琼
  • 1篇张伟
  • 1篇刘建平
  • 1篇吴艳军
  • 1篇胡明
  • 1篇何清秀
  • 1篇董梅

传媒

  • 4篇四川医学
  • 3篇攀枝花医药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四川省卫生管...
  • 1篇新医学导刊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选择性肝门血流阻断肝切除18例报告
2001年
肝切除术大出血及术后严重肝功能损害是危及病人生命的严重并发症。我科采用选择性肝门阻断术行肝切除1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孙昌勤熊勇刘曙光王何斌
关键词:肝切除术肝功能
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治疗继发性胆总管结石
2008年
目的探讨经扩张胆囊管电子胆道镜取出胆总管内结石后不放置“T”型管的可行性及临床适应证。方法选择30例经胆囊管探查胆总管取石后不放置“T”型管并与传统的放置“T”型管方法进行比较。结果不放置“T”型管组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8d,放“T”型管者为14d,不放置“T”型管患者避免了“T”型管引起的诸多并发症。结论术中经胆囊管入路胆道镜检查与传统的经胆总管前壁切开入路相比,具有创伤小、安全、不损伤胆总管、免除患者术后带T管等优点。适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小结石或胆道扩张可疑结石的患者,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熊勇孙昌勤刘曙光王何斌
关键词:胆囊管胆总管结石胆道镜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原因及处理
2010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目前已广泛应用,但术中出血是临床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因此对于预防、减少术中出血的措施,临床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和总结。我院于2000年1月-2009年12月行LC6304例,发生术中出血67例。
王何斌孙昌勤刘曙光熊勇周平罗涛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出血
MF-C701多源治疗仪在56例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辅助治疗探讨
2005年
孙昌勤陈建勋范耀刚王何斌刘曙光
关键词:重症胰腺炎
选择性肝门血流阻断与入肝血流阻断法肝切除的比较
2002年
目的 比较肝切除不同肝血流阻断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病例前、后对照研究 ,70例病人包含两组 :甲组 42例 ,肝切除时选择性肝门血流阻断法 ;乙组 2 8例 ,肝切除时入肝血流阻断法。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失血量 ,术后谷丙转氨酶升高幅度及恢复正常时间 ,术后平均出血量及引流量 ,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甲乙两组估计术中失血量分别为496 7± 895 3ml和 85 7± 12 0 8 4ml(P <0 .0 1) ,术后谷丙转氨酶升高幅度 5 0 7~ 830 3U/L和 12 7 0~ 12 61 8U/L(P <0 .0 5 )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 2 0 %和 35 7% (P <0 .0 1)。
孙昌勤刘曙光熊勇王何斌何清秀董梅
关键词:肝切除术入肝血流阻断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微波固化治疗(附21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观察微波热毁损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1例肝脏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在B超引导下采用微波固化治疗肝脏单发及多发海绵状血管瘤5例,常规手术探查肝脏,对瘤体较大(>10cm)、距体表位置较远或多发难以切除的16例患者,采用术中微波固化技术治疗。结果全组术后随访3~28个月,18例患者(23个病灶),瘤体体积缩小80%以上,瘤体血供全部消失,病灶完全毁损;3例患者(4个病灶)瘤体体积缩小40%以上,病灶内血流明显减少。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有少量出血、发热、肝功能轻度受损,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无手术死亡。结论微波固化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手术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王何斌孙昌勤刘曙光熊勇周平范耀刚陈建勋刘建平罗涛
关键词:肝海绵状血管瘤微波固化治疗B超引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严重并发症600例临床分析
2001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严重并发症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我院 1995年 3月~2 0 0 0年 3月 6 0 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时严重损伤的情况。结果 :严重损伤 5例 (0 .83 % ) ,其中胆总管损伤 2例 (0 .33 % ) ,十二指肠损伤 1例 (0 .17% ) ,术后腹腔积血 2例 (0 .33 % ) ,无死亡病例。结论
刘曙光何慧琼张伟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
改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
2003年
目的 探讨防止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后吻合口扩大的方法。方法 对 3 2例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行限制性门腔静脉分流术 ,术中采用不吸收缝线连续缝合门腔静脉吻合口前后壁形成自然的限制环 ,以防止术后吻合口的扩大。结果  3 2例患者于术后 3~ 3 6个月行彩超或螺旋CT检查 ,显示门腔静脉吻合口均无扩大 ;术后再出血率为 3 .1% (1/3 2 ) ,肝性脑病发生率为 6.3 % (2 /3 2 ) ;术后 ≤6个月时肝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 ,与术前比较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全部病例随访 6~ 49个月 ,随访率为 10 0 %。结论 改良的限制性门腔静脉侧侧分流术是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方法。
杨映弘蔺宗义刘忠刘曙光任洪伟蔺原吴艳军胡明
关键词:门腔静脉门腔分流术门静脉高压症肝硬变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52例临床探讨
2009年
陈建勋孙昌勤刘曙光
关键词: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并发症
脾脏保留型远端胰切除二例报告
2001年
保留脾脏的重要意义已得到关注,但较少报告胰体尾病变施行保留脾脏型远端胰切除。我院于1999年2月~11月行脾脏保留型远端切除术2例,现报告如下。
孙昌勤刘曙光蔺宗义蔺原熊勇
关键词:病理检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