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兵
-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 供职机构: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康复疗法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探讨肺康复疗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于2012年1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166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为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83)与对照组(n=83),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肺康复锻炼,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FEV1、FEV1/FVC)、运动耐力(6MWT)、呼吸困难(CAT)以及血清炎症因子(CRP、IL-6、TNF-α)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及FEV1/FVC分别为(67.2±9.3)%、(66.3±6.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61.1±8.7)%与(62.2±6.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CAT评分为(8.3±2.3)分,显著低于治疗前的(10.4±2.1)分,6MWT为(386.5±39.4)米,显著优于治疗前的(301.2±38.8)米,对照组治疗后CAT评分为(12.5±2.4),显著高于治疗前的(10.6±2.2),6MWT为(322.4±39.2)米,显著优于治疗前的(301.5±38.7)米,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CAT显著低于对照组,6MWT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CRP、IL-6、TNF-α分别为(3.21±1.68)mg/L、(9.04±1.34)pg/m L、(6.54±0.95)pg/m L,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3.82±1.71)mg/L、(9.83±1.32)pg/m L、(7.47±0.98)pg/m L,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CRP、IL-6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上述三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康复在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中可有效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肺功能,提高运动耐力,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炎症反应。
- 边佳赵友林张兵
- 关键词:肺康复稳定期炎症因子
- 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2020年
- 目的分析凉山州地区收治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临床特征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纳入13例COVID-19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该地区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胸腺法新在治疗普通型患者中的作用。结果13例患者中,首发症状以发热(53.8%)、咳嗽(53.8%)、乏力(4.5%)、呼吸困难(23.1%)为主。28.6%(3例)的患者合并有高血压疾病。入院血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3例患者胸部CT均出现了斑片状磨玻璃影。7例患者使用胸腺法新治疗后,淋巴细胞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淋巴细胞终点值明显升高,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该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发病以输入为主,病例以普通型为主,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为重症预警的高危人群;胸腺法新对淋巴细胞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 周梅芳袁壮军彭俊曹昉张兵买泓苏国华邓鸣林漆俊张正昂胥富波汪德宏万海玉罗德英杜娟张新莉郭英
-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淋巴细胞胸腺法新
- 肛周脓肿继发坏死性筋膜炎诊治体会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探讨肛周脓肿与肛周坏死性筋膜炎之间的关联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9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5例肛周脓肿继发坏死性筋膜炎的患者,行清创引流术并配合术后换药。结果 5例患者均治愈。伤口愈合时间最短21d,最长60d,平均40d。随访半年至1年,均未复发。结论对肛周脓肿病情认识不足、治疗失当可继发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发生筋膜坏死后早期诊断、彻底清创引流、配合中医中药辩证施治对预后起决定性作用。
- 张兵饶佳吴涛廖伟
- 关键词:肛周脓肿继发坏死性筋膜炎
- 切开对口引流挂线疗法治疗肛瘘57例临床疗效观察
- 2011年
- 肛瘘是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之一,其发病率占我国肛门直肠疾病的25%,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肛瘘是指位于肛管周围,由内口、瘘管及外口三部分组成的肉芽肿性管道,常由直肠肛管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而形成。
- 张兵
- 关键词:肛瘘挂线疗法对口引流肛门直肠疾病直肠肛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