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戚瑞红

作品数:5 被引量:109H指数:4
供职机构:达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子宫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血清
  • 1篇血清VEGF
  • 1篇远期
  • 1篇远期疗效
  • 1篇妊娠
  • 1篇术前
  • 1篇术前新辅助
  • 1篇术前新辅助化...
  • 1篇顺铂
  • 1篇顺铂联合
  • 1篇胎膜
  • 1篇胎膜早破
  • 1篇胎头
  • 1篇胎头高浮
  • 1篇盆腔
  • 1篇盆腔自主神经

机构

  • 5篇达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戚瑞红
  • 3篇何玉华
  • 1篇张力忆
  • 1篇刘芳
  • 1篇符伟
  • 1篇王琳

传媒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西部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解放军医药杂...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盆腔自主神经不同处理方式的临床对比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盆腔自主神经不同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的对象为2012年5月-2014年5月接受治疗的126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患者在腹腔镜下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盆腔自主神经处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腹腔镜广泛切除术中对盆腔神经不做特殊的处理;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广泛切除术中保留盆腔自主神经。观察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患者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膀胱容量以及拔除尿管时间;手术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对照组与观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术后排便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膀胱容量以及拔除尿管时间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常见不良反应(泌尿系统感染、手术感染、体重下降、排尿困难、腹部胀气、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4.50%,观察组为9.43%,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中保留盆腔神经的处理方式与不保留的处理方式相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情况,改善患者的膀胱和直肠功能,降低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桂定清戚瑞红何玉华
关键词: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盆腔自主神经
初产妇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胎头高浮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及处理方法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 探讨初产妇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胎头高浮对分娩方式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与治疗的214例初产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胎头高浮且无其他任何相关性疾病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再选取同期214例初产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胎头入盆且无其他任何相关性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分娩方式、潜伏期及活跃期,对产后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和体质检测,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潜伏期低于8小时、8~16小时之间及活跃期低于4小时的人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阴道正常顺产和剖宫助产的人数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胎儿宫内窘迫例数、新生儿Apgar评分<7分例数以及新生儿平均体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胎膜早破后胎头高浮极易引起难产且严重危害围产儿体质,产科医护人员需要重视胎膜早破胎头高浮孕妇的临床观察,加强孕妇的孕期保健,产前严密观察孕妇头盆关系,严格试产.
符伟刘芳戚瑞红
关键词:初产妇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胎头高浮分娩方式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探讨被引量:86
2016年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采取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对于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EM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确诊为EMP的患者100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采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取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一年内子宫息肉的复发率及子宫异常出血的发病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子宫息肉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子宫异常出血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电切术联合刮宫术对于治疗EMP的效果更佳,可降低子宫异常出血发病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桂定清戚瑞红何玉华王琳王从素
关键词: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刮宫术
顺铂联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美洛昔康对卵巢癌患者血清VEGF、MMP-2水平影响及近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顺铂联合紫杉醇与顺铂联合美洛昔康对卵巢癌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水平影响及近远期疗效。方法前瞻性研究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4例)及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顺铂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顺铂+口服美洛昔康片治疗,均以3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治疗前、治疗后1周、4周、8周血清VEGF、MMP-2及前列腺素E2(PGE-2)动态变化,中位至疾病进展时间(TTP),治疗后3年内总生存期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时段血清VEGF、MMP-2、PGE-2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的中位TTP分别为(11.23±2.73)个月、(8.91±2.69)个月,观察组的中位TTP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3年总生存率(95.47%、63.68%、25.00%)略高于对照组(93.18%、61.36%、22.7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疹、口腔溃疡、色素沉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昔洛康+顺铂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疗效优于紫杉醇+顺铂方案,降低肿瘤组织转移性指标,同时延长患者中位TTP,安全性高。
袁绍曲刘丛海戚瑞红
关键词:卵巢癌顺铂紫杉醇美洛昔康
术前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细胞超微结构动态改变的观察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NACT)对宫颈癌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 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先行NACT治疗,末次化疗结束后2~3周再行手术治疗。评估NACT近期疗效,NACT前后采用CT测量病灶直径,采集病理组织了解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数量,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盆腔淋巴结阳性率、宫颈深肌层浸润率及切缘阳性率;随访1年,记录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宫颈深肌层浸润率、切缘阳性率、1年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NACT化疗近期总有效率71.43%;观察组化疗后肿瘤直径、线粒体数量、粗面内质网数量明显小于化疗前及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盆腔淋巴结阳性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NACT治疗可缩小肿瘤直径,改善超微结构,降低盆腔淋巴结阳性率。
桂定清李静蓉张力忆戚瑞红何玉华
关键词:宫颈肿瘤新辅助化疗细胞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