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断层
  • 2篇煤田
  • 2篇勘查
  • 1篇地热资源
  • 1篇地热资源开发
  • 1篇地下水
  • 1篇地震勘探
  • 1篇地震剖面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电阻率
  • 1篇溶洞
  • 1篇生产矿井
  • 1篇视电阻率
  • 1篇瞬变
  • 1篇瞬变电磁
  • 1篇松辽盆地
  • 1篇盆地
  • 1篇剖面
  • 1篇剖面解释

机构

  • 6篇吉林省煤田地...
  • 2篇吉林省煤田地...
  • 1篇吉林省煤田地...

作者

  • 6篇杨娜
  • 2篇王举
  • 2篇王野
  • 2篇李朝成
  • 1篇杨忠习
  • 1篇田雅静
  • 1篇刘海涛
  • 1篇刘颖鑫
  • 1篇李慧杰
  • 1篇金秀芹
  • 1篇吕月
  • 1篇董哲
  • 1篇李贺岩
  • 1篇李惠杰
  • 1篇曹乃文
  • 1篇李平
  • 1篇刘莹

传媒

  • 2篇黑龙江科技信...
  • 2篇吉林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工程地球物理...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松辽坳陷南部煤田沉积类型与构造控制分析
2014年
从收集整理资料入手,阐述了松辽盆地南部煤田沉积类型及特征,即以辽河断裂为界,分东西两个不同的沉积区,东部以河流沉积为主,西部以湖泊沉积为主,西部沉积区又以东西向断裂分为南北不同的两个沉积小区,这是主干构造控制盆地的形成和发展的结果,且古水系环境也不尽相同,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煤田沉积类型并各具其特征,东西、南北向构造是本区的构造格架,它们的运动方式与方向及其派生的分枝构造是控盆聚煤的分布与沉积类型的重要因素,控制聚煤盆地的展布与沉积类型,决定了聚煤的发育程度。
杨娜曹乃文王野
关键词:松辽盆地南缘煤田
综合物探方法在煤矿采空区探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11年
简述我国煤矿事故的原因,总结地球物理方法在煤矿采空区和溶洞中的应用。详细分析采空区和溶洞的地球物理特征,利用高密度电法浅部探测能力强,尤其对低阻敏感的特征,并结合具有较深探测能力的浅层地震反射,查明工区采空区和溶洞分布特征、充水情况和裂隙的发育程度。
刘海涛杨娜董哲吕月
关键词:溶洞采空区地下水视电阻率
长春西北部地热资源开发可行性浅析被引量:1
2014年
依据长春市西北部构造地质特征、水文地质特征、地层特征,对该区的地热资源作出了正确的评价,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李贺岩王野杨娜
关键词:地质特征
二维地震在延边凉水煤田勘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二维地震勘探比较广泛应用于平原、丘陵等地区,但在地形比较复杂的山区应用比较少。延边凉水煤矿接替区位于吉林省长白山区,该区山高林密,地表施工条件较差,以往勘查资料较少。利用二维地震勘探方法查明了落差较大的断层和勘查区主要煤层的隐伏露头位置,确定煤层的赋存范围和构造形态,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李平金秀芹杨娜刘莹刘云鹏
关键词:地震剖面二维地震勘探剖面解释
珲春矿区构造特征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2007年
从收集整理勘查及矿井资料入手,阐述了构造分布特征,总结了影响矿井生产的地质构造发育的一般规律,指出了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如何判断断层的存在和断层特征,对矿井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蔺绍斌李朝成王举刘颖鑫田雅静李惠杰杨娜
关键词:褶曲断层生产矿井
瞬变电磁勘查方法在依力矿区中的应用
2006年
依力矿区以往勘查资料很少,通过瞬变电磁测深方法勘查确定的断层,与钻探资料确定的断层,在位置基本上吻合,但方向上有一定的差异。只有物探与钻探相结合,才能使勘查成果质量有很大提高。
王举李朝成杨忠习孙成现李慧杰杨娜
关键词:瞬变电磁断层勘查成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