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体层摄影
  • 3篇体层摄影术
  • 2篇X线
  • 2篇X线计算
  • 2篇X线计算机
  • 2篇CT诊断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平滑肌脂...
  • 1篇血肿
  • 1篇易损斑块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诊断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诊断价值研究
  • 1篇诊断与鉴别诊...
  • 1篇脂肪瘤

机构

  • 6篇吉林省神经精...

作者

  • 6篇李伟东
  • 4篇冯柏林
  • 2篇马银华
  • 1篇徐明权
  • 1篇李奎
  • 1篇赵东旭
  • 1篇徐刚

传媒

  • 1篇医用放射技术...
  • 1篇罕少疾病杂志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2007年全...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3.0T高分辨核磁共振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3.0T高分辨核磁共振对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0月经颅内超声或核磁共振血管成像证实颅内动脉症状性狭窄患者27例,应用3.0T高分辨MRI的对比增强技术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动脉管壁成像,通过斑块的强化程度评估斑块的易损性,结合核磁功能成像,探讨易损斑块与缺血性脑血管病之间的关系。结果27例症状性狭窄患者中,共51个动脉硬化斑块,其中40个斑块可见不同程度强化,11个斑块未见强化,即78%的责任斑块出现了症状性狭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36,P=0.000);两组狭窄程度比较结果显示,斑块强化组较非强化组狭窄程度更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45,P=0.001)。结论高分辨核磁共振有利于识别颅内症状性动脉硬化性狭窄,评估斑块的易损性,为临床的早期干预和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重要依据。
赵东旭梁柏靓孙鹏李伟东徐刚李奎
关键词:易损斑块
脑脓肿的临床特征、CT和MRI诊断
本文介绍了某医院接诊的30例脑脓肿患者的诊治情况,简要介绍了患者的临床表现,重点介绍了CT和MRI的诊断结果并进行了讨论。
冯柏林马银华李伟东
关键词:脑脓肿CT诊断MRI诊断
文献传递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与临床特征
2005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CT表现和临床特征,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经CT扫描确诊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男38例.女12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观乳头水肿等高颅压症状。老年患者则以智力精神症状,大小便失禁为常见。结果:CT扫描表现为颅骨内板下方新月形不同密度占位,有助于慢性硬膜下血肿早期发现和双侧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诊断。颅骨为孔冲洗引流48例,2例合并其他脏器衰竭保守治疗,全部治愈。结论:老年人硬膜下血肿CT密度变化与外伤时间不一致,不能以时间长短来划分慢性、急性或亚急性.无明确外伤史者CT前易误诊,应引起内科医师的重视,颅骨钻孔冲洗引流创伤小,效果好是治疗的最佳选择。
李伟东
关键词: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引流术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诊断和治疗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ALL)又称肾错构瘤,是一种较常见的肾脏良性肿瘤,随着影像学的发展,其临床检出率明显增高。本文介绍了本院采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对17例肾错构瘤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浅谈了取得的临床疗效。
冯柏林李伟东徐明权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诊断肿瘤治疗临床疗效
文献传递
透明隔囊肿的CT表现和临床治疗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研究透明隔囊肿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透明隔囊肿的CT和临床表现,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眩晕、癫痫和精神异常等。结果:透明隔为两片神经胶质薄版,位于两侧室额角间,透明隔囊肿(SPC)可分为无症状性透明隔囊肿(ASPC)和症状性透明隔囊肿(SSPC)。结论:透明隔囊肿临床表现取决于CT类型、与是否伴有颅内其他畸形密切相关。内镜手术治疗症状性透明隔囊肿方法具有微创、高效、损伤小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冯柏林李伟东
关键词:透明隔囊肿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积水性无脑畸形CT诊断与鉴别诊断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提高对积水性无脑畸形的CT表现认识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积水性无脑畸形的临床和CT表现。结果CT表现大脑半球呈不同程度膜性囊腔,小脑、部分基底节、丘脑及脑干存在。根据CT表现分4型,即幕上型、半球型、大脑发育不全型和后颅窝型。随访病例除后颅窝型外,病人生存质量都很差。结论CT能准确显示积水性无脑畸形的脑发育情况,脑脊液分流术不能改善其预后。
冯柏林马银华李伟东
关键词:积水性无脑畸形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