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凡

作品数:14 被引量:46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学

主题

  • 5篇乳腺
  • 5篇烧伤
  • 3篇创面
  • 2篇多西他赛
  • 2篇药物
  • 2篇乳腺癌
  • 2篇乳腺肿
  • 2篇乳腺肿瘤
  • 2篇伤创
  • 2篇烧伤创面
  • 2篇手术
  • 2篇普外科
  • 2篇肿瘤
  • 2篇蒽环类
  • 2篇蒽环类药
  • 2篇蒽环类药物
  • 2篇外科
  • 2篇腺癌
  • 2篇腺肿瘤
  • 2篇耐药

机构

  • 14篇广安市人民医...

作者

  • 14篇李凡
  • 4篇任章霞
  • 3篇衡鲲
  • 2篇黄义明
  • 2篇张君
  • 2篇曾黎
  • 2篇许思哲
  • 1篇龙建林
  • 1篇杨慧佳
  • 1篇李佩芝
  • 1篇杨宁
  • 1篇邓太兵
  • 1篇汪毅

传媒

  • 1篇上海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药品评价
  • 1篇癌症进展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年份

  • 1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广泛导管内癌成分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合并广泛导管内癌成分(EI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病理结果将120例女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分为EIC阳性组(n=62)和EIC阴性组(n=58),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4年内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CK5/CK6表达情况、免疫分型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EIC患者中,术后4年内复发26例,复发率为21.6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淋巴结转移、合并EIC、CK5/CK6阳性、免疫分型为基底细胞样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4年内复发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未合并EIC、CK5/CK6阴性、免疫分型为管腔A型或无法分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合并EIC、CK5/CK6表达阳性、免疫分型为基底细胞样型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4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转移、合并EIC、CK5/CK6表达阳性、免疫分型为基底细胞样型是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后4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罗铦许思哲李凡
关键词:保乳手术预后乳腺肿瘤
215例电烧伤患者临床治疗体会与分析
2004年
李凡陈开翠
关键词:电烧伤出院住院时间电压
MEBT/MEBO治疗耐药金葡菌感染残余创面8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 :观察MEBT/MEBO治疗难治性耐药金葡菌感染的烧伤残余创面的疗效。方法 :将经过细菌学调查证实为耐药金葡菌感染的烧伤残余创面病例按 1∶2比例随机分为MEBT/MEBO治疗组和传统治疗组 ,观察其残余创面治愈率 ,有效率 ,追踪调查治疗后未愈创面的细菌学特征改变。结果 :MEBT/MEBO治疗组同期内对耐药金葡菌感染的残余创面的治愈率 ,好转率明显优于传统治疗组 ,治疗后未愈创面检出的金葡菌发生了明显的生物形态学的改变 ,耐药性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分化。结论 :MEBT/MEBO能有效促进残余创面愈合 ,抑制创面细菌生长 ,方法简便 ,效果理想。
李凡陈开翠李佩芝
关键词:烧伤残余创面耐药金葡菌MEBT/MEBO
医用几丁糖在各种原因致伤的Ⅱ度烧伤创面中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总结水溶性医用几丁糖在各种原因致伤的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探索后期创面色素沉着、瘢痕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三度四分法确诊的Ⅱ度烧伤创面按入院就医的先后顺序,以2:1比例随机分为几丁糖治疗(A)组和磺胺嘧啶银治疗(B)组,用药前均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去腐皮,于创面上均匀涂几丁糖或磺胺嘧啶银糊剂保痂治疗,观察记录创面成痂、止痛、感染及痂下愈合时间,追踪随访6~15个月后创面色素沉着及瘢痕增殖程度.结果A组较B组病例止痛效果好,创面成痂快,痂壳柔软、不开裂,痂下感染机会少,愈合时间提前3~7d,随访6~15个月,创面色素沉着和瘢痕增生程度明显减轻,功能明显改善,未见瘢痕疙瘩增殖.结论医用几丁糠用于Ⅱ度烧伤创面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过敏反应,兼有止痛、控制创面感染,促进愈合,减轻瘢痕增殖的作用.
李凡陈开翠黄义明张君
关键词:创面几丁糖瘢痕
水溶性医用几丁糖治疗Ⅱ°烧伤创面的临床研究
2003年
目的 :采用医用几丁糖 (水溶性 )涂治 (浅、深 ) °烧伤 52例 ,强力碘液对照治疗 °烧伤 1 2例。观察医用几丁糖涂治 °烧伤创面后促进愈合的作用 ,抑制细菌生长和止痛的作用。方法 :凡是住院 °烧伤病员先直接涂几丁糖治疗 40例 ,观察有效后 ,按患者入院顺序随机编入治疗组 (几丁糖 A组 )和对照组 (强力碘 B组 )。创面清洁后分别涂上几丁糖和强力碘治疗。结果 :A组共治愈 52例 ,B组治愈 1 2例 ,其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 ,A组浅 °1 0 .73± 1 .98天 ,深 °2 2 .47± 3.0 6天 ;B组浅 °1 4 .83± 1 .75天 ,深 °30 .33± 4.39天。 A组创面没发生感染 ,B组深 °创面有不同程度感染。A组涂药后疼痛减轻 ,B组创面疼痛加重。结论 :本组临床研究表明 ,A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提前 4- 9天 (与对照组相比 P<0 .0 1 ) ,证明几丁糖确实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和抑菌作用 。
陈开翠黄义明李凡顾其胜张君
关键词:抑菌作用止痛
自体肋软骨联合膨体材料在耳廓再造中的应用及术后外露的修补方法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究自体肋软骨联合膨体材料在耳廓再造中的应用及术后外露的修补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8年9月74例需进行耳廓再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仅使用自体肋软骨,观察组患者使用自体肋软骨联合膨体材料进行耳廓再造。耳廓再造术采用改良的Nagata二期法完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评价及术后外露的发生率,分析术后外露的原因及修补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满意率较高、不满意率较低,且术后外露发生率较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外露原因:①伤口愈合不良,导致软骨外露及感染;②筋膜瓣及耳前皮瓣未固定于软骨支架上,筋膜瓣与皮瓣交界处伤口裂开;③皮片存活欠佳。外露修补方法:感染时,立即行清创术,清除脓液,将肋软骨坏死组织切除,后期行修复术。肋软骨坏死较少,将筋膜瓣固定于软组织创缘,覆盖外露支架,再移植皮片修复。肋软骨坏死较多,应再次取肋软骨。结论:自体肋软骨联合膨体材料应用于耳廓再造中疗效较好,术后外露发生率低;采用合适的修补方法,可改善术后外露患者预后。
李凡曾黎刘朝东
关键词:先天性小耳畸形自体肋软骨膨体耳廓再造术
一种医用乳腺术后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医用乳腺术后引流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部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操作面板能控制箱体内部的电器设备,同时在微处理...
贺功建李凡衡鲲
文献传递
多西他赛化疗前后IL-8在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2017年
目的 :研究并探讨多西他赛化疗前后白细胞介素-8(IL-8)在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6年2月未经化疗的46例行乳腺癌手术切除患者的组织标本,所有标本均予以原代细胞培养后形成稳定的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株,每一个细胞株传代培养后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对照组细胞株不予以任何处理,观察组细胞株予以多西他赛处理24 h(20 ng/mL),两组细胞分别提取其m RNA后进行分析基因表达谱并筛选差异基因,进而予以PCR和蛋白质电泳检测两组细胞中IL-8的表达水平,观察与比较两组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IL-8的表达情况。结果:经过多西他赛化疗后其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的基因表达谱发生了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予以多西他赛化疗后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的IL-8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化疗后IL-8在乳腺癌间质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上调,表明这种表达变化可能与乳腺癌的化疗效果和化疗药物耐药性相关。
杨蕙嘉任章霞李凡邓太兵
关键词:乳腺肿瘤多西他赛
大剂量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静脉输注大剂量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例严重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8例)和生理盐水组(5例),入院次日起,乌司他丁组患者静脉输注大剂量乌司他丁,连续应用5d;而生理盐水组除未给予乌司他丁外,其他治疗同乌司他丁组。每组患者给药前和疗程结束后,分别采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及血小板计数(PLC)。结果乌司他丁组与生理盐水组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D及FIB均明显增高,PT显著延长,PLC减少。疗程结束后,乌司他丁组PT、DD和FIB明显下降,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5,P<0.01,P<0.05),PLC回升接近治疗前水平,而生理盐水组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可以明显改善严重烧伤患者凝血功能,对预防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
任章霞杨宁李凡杨慧佳
关键词:烧伤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
一种普外科用甲状腺显影穿刺针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X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普外科用甲状腺显影穿刺针,包括针体,所述针体的右端连通有针筒,所述针筒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内镶嵌有液体抽取管,所述液体抽取管的左端贯穿活塞并...
贺功建李凡衡鲲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