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皮质激素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使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评价糖皮质激素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使用效果,分析用药获益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总结用药经验。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医院风湿免疫科共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507例。结果住院或门诊患者用药后3~5 d相应症状均明显改善,器官受累得到控制;197例住院者住院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8例患者出现ALT轻度上升19.05%(8/42),减量后消失;院外自行用药患者不同程度肥胖38.32%(105/274)、骨质疏松性骨折4.01%(11/274)、肌肉萎缩2.55%(7/274),未见停药反应;124例患者因经济原因、不良反应等原因自行停药。结论糖皮质激素仍为重症患者、急性期发作风湿免疫病患者常用药,可有效控制器官受累、急性期病理损害,但长期用药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仍较高,特别是院外自行用药者,需做好管理。
- 李宁宁戴冰冰刘伟刘畅张金涛金香花雷蕾张昊
- 关键词:风湿免疫病糖皮质激素临床疗效
- 结缔组织病合并多关节炎临床发病率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病与多关节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风湿科住院的结缔组织病患者240例,明确不同结缔组织病合并多关节炎的发病率。通过对比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多关节炎组,明确不同结缔组织病与多关节炎的相关性;另外对比不同疾病合并多关节炎患者炎性指标及补体C3水平,明确多关节炎与疾病活动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240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中,伴多关节炎者108例(45.00%)。结缔组织病有多关节炎患者中,类风湿关节炎最常见(63.27%),其次为系统性红斑狼疮(53.13%),脊柱关节病(45.71%),混合性结缔组织病(40.00%),炎性肌病(26.67%)系统性硬化症(20.00%),干燥综合征(11.11%);与类风湿关节炎合并多关节炎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脊柱关节病以及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炎性肌病组合并多关节炎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缔组织病患者中伴多关节炎者血清中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及补体C3与不伴多关节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缔组织病患者易伴发多关节炎,与发病率最高的类风湿关节炎相比,系统性红斑狼疮、脊柱关节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炎性肌病合并多关节炎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有无多关节炎与结缔组织病的病情活动度可能有关。
- 张昊李宁宁邓瀚文戴冰冰
- 关键词:结缔组织病多关节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补体C3发病率
- 特发性炎性肌病完全临床应答相关因素的单中心真实世界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影响特发性炎性肌病(idiopathic inflammatory myopathies, IIMs)患者对常规治疗完全临床应答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00年1月至2023年6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就诊的IIMs患者,通过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免疫学指标和治疗用药,明确影响患者对常规治疗完全临床应答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635例IIMs患者,其中518例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6.8个月,总体完全临床应答率为50.0%(259/518)。各临床亚型中,皮肌炎(dermatomyositis, DM)、抗合成酶综合征(anti-synthetase syndrome, ASS)和免疫介导坏死性肌病(immune-mediated necrotizing myopathy, IMNM)的完全临床应答率分别为53.5%、48.9%和39.0%。未完全临床应答组与完全临床应答组相比,在临床特征方面,发热(P=0.002)和快速进展型间质性肺病(rapid progressiv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RP-ILD)(P=0.014)的发生率较高;在实验室检查方面,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D-二聚体、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血清铁蛋白水平较高;在治疗用药方面,激素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in, IVIG)的使用比例均较高。IMNM(P=0.007)、间质性肺病(P=0.001)、谷草转氨酶高(P=0.012)、血清铁蛋白高(P=0.016)和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低(P=0.004)是IIMs未完全临床应答的危险因素。结论:IIMs患者的总体完全临床应答率低,IMNM亚型最低;起病时存在间质性肺病、谷草转氨酶高、血清铁蛋白高或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低的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
- 赖展鸿李嘉辰贠泽霖张永刚张昊邢晓燕邵苗金月波王乃迪李依敏李玉慧栗占国
- 关键词:特发性炎性肌病间质性肺病自身抗体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8例R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RA合并感染组,64例RA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作为RA未合并感染组,另选取同期于本院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3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比较稳定期与活动期RA合并与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结果RA合并感染组CD3^(+)(641.21±438.08)个/μl、CD4^(+)(171.58±96.42)个/μl、CD8^(+)(215.48±110.16)个/μl、CD4^(+)/CD8^(+)(0.82±0.26)、NK细胞(26.57±4.88)个/μl;RA未合并感染组CD3^(+)(1051.36±434.65)个/μl、CD4^(+)(308.07±101.69)个/μl、CD8^(+)(324.17±108.16)个/μl、CD4^(+)/CD8^(+)(0.96±0.24)、NK细胞(40.52±8.92)个/μl;对照组CD3^(+)(1403.00±402.77)个/μl、CD4^(+)(610.07±82.58)个/μl、CD8^(+)(532.47±168.45)个/μl、CD4^(+)/CD8^(+)(1.35±0.21)、NK细胞(365.15±117.61)个/μl。RA合并感染组、RA未合并感染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A合并感染组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RA未合并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R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稳定期RA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RA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3^(+)、CD4^(+)、CD8^(+)、CD4^(+)/CD8^(+)、NK细胞水平均低于活动期RA未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肺部感染的RA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偏低,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RA合并肺部感染发挥一定的预测价值,指导临床诊疗。
- 张昊雷蕾金香花戴冰冰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肺部感染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 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miR-23a miR-24-2和miR-27a的表达水平及调节机制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分析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PGA)患者microRNA-23a(miR-23a)、microRNA-24-2(miR-24-2)和microRNA-27a(miR-27a)的表达水平及调节机制。方法:将本院50例PGA患者为病例组,3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实验室常规指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miR-23a、miR-24-2和miR-27a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23a、miR-24-2、miR-27a表达间的关系,将所获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结果:病例组血浆空腹血糖、尿酸、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100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均P<0.05),载脂蛋白A1较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而两组总胆固醇的比较,并无明显差异(P>0.05)。相比对照组,病例组miR-23a、miR-24-2和miR-27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miR-23a、miR-24-2、miR-27a三者之间的表达水平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采用尿酸盐(100μg/mL)对健康体检人员中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进行刺激,结果发现在炎性微环境下,刺激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miR-23a、miR-24-2和miR-27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刺激组(P<0.01)。结论:miR-23a、miR-24-2和miR-27a可能作为炎症负性调控因子而在PGA的炎症免疫反应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miR-24-2可能具有调节PGA的脂蛋白的作用。
- 李宁宁戴冰冰雷蕾张昊刘畅张金涛金香花田丽滕小铭
- 关键词:原发性痛风性关节炎微小RNAS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法
- 吸烟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脂的影响
- 2018年
- 目的研究吸烟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血脂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大连市中心医院风湿科住院的168例RA患者的血脂进行分析,包括: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另记录代表RA疾病活动的指标如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DAS28评分。结果与不吸烟组比较,吸烟组虽年龄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组患者血脂TC和LDL水平明显高于不吸烟组(P<0.05),HDL水平明显低于不吸烟组(P<0.05),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吸烟组的ESR、CRP、DAS28评分均高于不吸烟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吸烟可能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血脂的异常,另吸烟可能与RA的疾病活动有关。积极戒烟可能降低RA的发病,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 张金涛戴冰冰金香花刘畅李宁宁张昊雷蕾邓瀚文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脂吸烟
- 探讨羟氯喹及甲氨蝶呤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研究羟氯喹及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给予羟氯喹和甲氨蝶呤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C蛋白反应、血沉、类风湿因子指标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C蛋白反应、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分别为(157.23±45.41)mg/L、(47.34±15.94)mm/h、(29.06±6.34)U/ml均优于对照组的(192.46±57.36)mg/L、(64.21±18.46)mm/h、(37.99±10.32)U/ml,不良反应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氯喹与甲氨蝶呤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C蛋白反应、血沉、类风湿因子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金香花戴冰冰张昊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羟氯喹甲氨蝶呤
-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中肿瘤标志物的意义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间质性肺病(ILD)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RA-ILD)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7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228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RA-ILD组和单纯RA组的性别、年龄、吸烟史、疾病病程、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RA疾病活动DAS28评分、血癌胚抗原(CEA)、血糖蛋白抗原19-9(CA199)、血糖蛋白抗原125(CA125),评估分析RA-ILD肿瘤标志物的意义。结果 RA-ILD组患者年龄比单纯RA组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RA-ILD组患者血CEA、CA199、CA125、ESR水平均比单纯RA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ILD组和单纯RA组在疾病病程、CRP水平、DAS28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RA-LID组男性、吸烟、年龄≥55岁,血CEA、CA199、CA125升高的比例均较RA组高,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条件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男性(OR=3.714,95%CI=1.264~10.913)、CEA升高(OR=3.287,95%CI=1.416~7.630)、CA125升高(OR=6.530,95%CI=1.614~26.428)为RA-ILD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血CEA及CA125水平与ESR、CRP、DAS28评分均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肿瘤标志物容易升高,男性、CA125升高、CEA升高可能增加RA患ILD的风险,对于男性RA患者或肿瘤标志物高尤其CEA及CA125升高的RA患者,需及早通过肺高分辨CT排除ILD,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延缓病情进展及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
- 张金涛戴冰冰刘畅李宁宁刘伟金香花张昊雷蕾邓瀚文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间质性肺病肿瘤标志物
- 未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临床特征与免疫状态及淋巴细胞亚群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未经治疗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特征与自身免疫状态及淋巴细胞亚群的状况,指导临床诊疗。方法58例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SLE患者作为SLE患者组,52例同期本院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免疫指标及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58例SLE患者中,活动期48例(82.8%),稳定期10例(17.24%);轻度活动期20例(34.48%),中度活动期15例(25.86%),重度活动期13例(22.41%)。全身症状中乏力43例(74.1%)、发热26例(44.8%)为主要表现。脏器受累中血液系统受累44例(75.9%)、皮疹及黏膜溃疡27例(46.6%)、狼疮肾炎24例(41.4%)、肺间质改变3例(5.2%)、心包炎2例(3.4%)、胃肠道血管炎1例(1.7%)。SLE患者组CD3^(+)T、CD4^(+)T百分比、CD4^(+)T、CD4^(+)/CD8^(+)、免疫球蛋白E、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CD56^(+)NK百分比、免疫球蛋白G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活动期患者CD3^(+)T、CD4^(+)T计数高于稳定期患者,中度活动期患者CD3^(+)T高于稳定期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经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SLE患者的T淋巴细胞处于激活状态,并与SLE疾病活动度密切相关。
- 张昊李宁宁戴冰冰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指标
- 探讨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手段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分析风湿免疫病血液系统损害的主要临床表现,总结治疗经验。方法 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医院风湿免疫科共收治患者174例,其中有血液系统损害98例,包括溶血性贫血41例、白细胞减少30例、全血细胞减少26例、血小板减少20例,针对风湿免疫病病因治疗,主要为免疫治疗、营养支持等,部分患者联合中医辩证治疗,针对血液系统损害联合成分输血等对症治疗。结果治疗后2个月WBC、HB、PLT、CD3^+水平高于治疗前,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全血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低于治疗前,治疗后乏力、心悸、气短、耳鸣症状积分分别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多伴有血液系统损害,且各种类型血液系统病理表现可同时存在,患者以乏力、心悸、气短、耳鸣为主要症状表现,针对病因、对症治疗可多数患者血常规明显改善、症状明显减轻。
- 李宁宁戴冰冰金香花雷蕾张昊高蕊刘慧林琳何云
- 关键词:风湿免疫疾病血液系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