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茂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绵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麻醉
  • 2篇晚期
  • 2篇晚期癌
  • 1篇低流量
  • 1篇低流量循环
  • 1篇低血压
  • 1篇地佐辛
  • 1篇地佐辛注射液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血压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腰硬联合
  • 1篇腰硬联合麻
  • 1篇腰硬联合麻醉
  • 1篇依托咪酯
  • 1篇异氟醚
  • 1篇硬腰联合麻醉
  • 1篇预注

机构

  • 7篇绵阳市人民医...

作者

  • 7篇郑茂
  • 5篇李薇
  • 3篇陶刚
  • 2篇魏官锋
  • 2篇胡恒
  • 2篇吕兰
  • 1篇陈宏
  • 1篇魏双双
  • 1篇罗彬

传媒

  • 2篇四川医学
  • 2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医学食疗与健...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合并瑞芬太尼在无痛人工流产中应用比较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合并瑞芬太尼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临床实用性,对比其与丙泊酚效果的差别。方法140例拟行无痛人工流产的病例分成2组,A组以依托咪酯0.2mg/kg+瑞芬太尼1μg/kg和B组以丙泊酚2mg/kg+瑞芬太尼1μg/kg进行麻醉。结果B组MAP和HR显著下降,除A组中观察到肌阵挛外,两组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托咪酯-瑞芬太尼可以安全地用于无痛人工流产的麻醉,麻醉效果与丙泊酚-瑞芬太尼相似,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郑茂陈宏魏双双
关键词:依托咪酯瑞芬太尼丙泊酚无痛人工流产
23例全身麻醉苏醒延迟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相关因素和解决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23例全身麻醉苏醒延迟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发生原因及相关对策。结果本组23例患者自手术结束到完全苏醒的时间为2.4~7.1h,平均5.1h。苏醒延迟原因中药物过量引起者11例,药物相互作用6例,呼吸功能不全3例,心血管功能障碍2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1例。结论导致全身麻醉苏醒延迟的原因较多,加强术前检查和手术过程中的监护工作可以降低苏醒延迟的发生率。
李薇胡恒郑茂
关键词:苏醒延迟麻醉
地佐辛注射液在晚期癌症疼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020年
目的:探讨通过多途径PCA技术泵注地佐辛注射液在晚期癌性疼痛治疗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行PCA(病人自控镇痛)治疗,按照给药途径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48小时五个时间点,通过患者VAS评分,以及对比各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储留以及嗜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间48小时内T1-T5时间点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呼吸抑制,恶心呕吐,以及嗜睡不良事件发生率组内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途径PCA技术泵注地佐辛注射液,能有效缓解晚期癌性疼痛患者疼痛指数,且不良反应较轻,其镇痛效果考虑到患者个体差异,拓宽了治疗途径,避免了剂量不足和用药过量的危险,达到安全,有效,及时,按需的治疗目的,从而获得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
陶刚吕兰郑茂魏官锋
关键词:地佐辛注射液癌症晚期疼痛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炎性反应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ESP)联合全麻对开胸手术患者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将拟行开胸手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竖脊肌平面阻滞(ESP)联合全麻组及单纯全麻组,每组各30例。联合全麻醉组入室后予以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毕48 h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0的差异,观察麻醉开始前(T 0)、手术开始时(T 1)、手术开始1 h(T 2)、术毕时(T 3)、术毕2 h(T 4)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术毕2 h、12 h和24 h咳嗽时的VAS评分。结果:联合全麻组术毕48 h的IL-6和TNF-α水平明显低于单纯全麻组(P<0.05),但IL-10水平高于单纯全麻组(P<0.05);联合全麻组术毕2 h、12 h和24 h咳嗽时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单纯全麻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全麻可使开胸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并降低术后疼痛及炎性反应的程度。
郑茂李薇贾茜
关键词:开胸手术炎性反应血流动力学
多途径患者自控镇痛技术在晚期癌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观察多途径患者自控镇痛(PCA)在晚期癌性疼痛的临床应用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20例晚期癌性疼痛患者,行PCA,根据给药途径分为四组,S组皮下镇痛组,E组硬膜外镇痛组,V组静脉镇痛组以及N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镇痛开始(T0)、第2小时(T1)、第6小时(T2)、12小时(T3)、24小时(T4),48小时(T5),72小时(T6)七个时间点的VAS评分,对比观察各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尿潴留以及嗜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S组、E组、V组镇痛实施后T1~T6各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N组(P<0.05)。V组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嗜睡等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E组尿潴留发生率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多途径PCA技术的临床应用,镇痛效果考虑了患者个体差异,拓宽了治疗途径,避免了剂量不足和用药过量的危险,真正实现安全、有效、及时、按需的治疗目标,从而获得最安全有效的镇痛效果。
陶刚吕兰钟长云李薇郑茂魏官锋
关键词:患者自控镇痛晚期癌痛
异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效果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观察异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1~12月收治的126例ASAI-Ⅱ期择期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低流量组)和对照组(高流量组)各6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诱导期、维持期的FA、FA/FI的变化比较差异不大,但拔管清醒时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氟醚低流量循环紧闭麻醉与高流量比较麻醉效果相似,但安全性更高。
李薇胡恒郑茂
关键词:异氟醚麻醉低流量
预注甲氧明和阿托品对腰硬联合麻醉下产妇低血压的防治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 探讨甲氧明联合阿托品预注对腰硬联合麻醉下产妇低血压的防治作用及与单用甲氧明的比较.方法 90例产妇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腰麻完成后静脉预注甲氧明3mg、阿托品0.2mg+甲氧明2mg及生理盐水2ml.记录腰麻前(T0)、腰麻后5min(T1)、手术开始时(T2)、胎儿娩出后5min(T3)及手术结束时(T4)的SBP、DBP、HR.记录低血压、心动过缓、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与T0时比较,Ⅲ组T1~T3时SBP及DBP均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Ⅰ组T1、T2时HR明显降低且明显慢于其他两组(P<0.05).与T0时比较,Ⅲ组T1~T3时SBP及DBP均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Ⅰ组T1、T2时HR明显降低且明显慢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预注甲氧明3mg或甲氧明2mg与阿托品0.2mg联合应用均能有效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手术产妇低血压;但甲氧明与阿托品联合应用产妇的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
郑茂陶刚李薇罗彬魏官峰谢生春
关键词:甲氧明阿托品硬腰联合麻醉低血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