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二聚体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冠脉病变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中D-二聚体(D-dimer)水平,探讨其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60例ACS患者[包括急性心梗(AMI)3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人均取外周静脉血检测D-dimer水平。冠状动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分析ACS患者D-dimer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关系。结果 ACS(包括AMI和UAP)组与对照组比较,D-dimer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与UAP组Gensini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检验显示,ACS患者血D-dimer水平与Gensini评分成正相关(r=0.586,P<0.01)。结论 ACS患者血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 王建军杨超张琦高红艳刘峰瑞田文华郭洁王丽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D-二聚体GENSINI评分
- 硝普钠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疗效观察
- 目的 观察硝普钠治疗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1日-2016年10月1日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衰的患者11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研究...
- 王建军李凯刘延峰郑艳侠刘锋瑞高红艳郭洁靳瑞
- 关键词:硝普钠疗效
- 溶血磷脂酸、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60例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0例,另选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抽静脉血测定LPA、hs-CRP水平,对ACS患者的冠脉病变进行Gensini评分。比较各组间LPA、hs-CRP水平的差异,分析LPA、hs-CRP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LPA与hs-CRP的相关性。结果 ACS组LPA、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LPA、hs-CRP水平较UAP组升高(P<0.01),AMI组比UAP组Gensini评分高(P<0.01);ACS组LPA、hsCRP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83、0.79,P<0.01),LPA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85,P<0.01)。结论LPA、hs-CRP在ACS患者中表达升高,二者联合检测对ACS患者预测、诊断、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王建军叶芸高红艳王丽郭洁刘峰瑞杨振田文华靳瑞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溶血磷脂酸超敏C反应蛋白
- 姜黄素对A549肺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与Keap1/Nrf2信号通路的关系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究姜黄素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姜黄素对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姜黄素对A549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通过Transwell试验,观察姜黄素对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和RT-PCR实验,观察姜黄素对其Keap1/Nrf2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结果增殖实验、凋亡实验和Transwell实验显示,姜黄素能够显著性抑制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并能够促进其凋亡。Western blot检测显示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Keap1和Nrf2表达;RT-PCR实验结果显示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Keap1mRNA和Nrf2 mRNA表达。结论姜黄素可能通过抑制Keap1/Nrf2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而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 金磊郭洁刘昊康云帆徐长福
- 关键词:姜黄素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miRNA-181c-5p,miRNA-340-5p和miRNA146a水平表达检测的诊断价值研究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清miRNA-181c-5p,miRNA-340-5p和miRNA146a水平表达检测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9年5月~2020年3月收治的65例AIS患者为病例组,另选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和高血脂史,采用实时灾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miRNA-181c-5p,miRNA-340-5p和miRNA146a的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AIS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计算miRNA-181c-5p,miRNA-340-5p和miRNA146a的AIS诊断价值。结果两组的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和高血脂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病例组血清中miRNA-181c-5p,miRNA-340-5p和miRNA146a水平均升高,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700,25.997,23.629,均P=0.000)。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中miRNA-181c-5p,miRNA-340-5p和miRNA146a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0.272,P<0.001;r=0.142,P=0.005;r=0.171,P=0.013)。miRNA-181c-5p,miRNA-340-5p和miRNA146a联合检测诊断AIS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1.2%和76.4%,高于三项单独和两两联合检测。结论miRNA-181c-5p,miRNA-340-5p和miRNA146a三者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AIS患者的诊断率,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
- 郭洁池水侠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 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血浆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危险分级评估系统(ABCD2)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其对TIA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住院治疗的235例TIA患者(TIA组)纳入研究,另匹配与TIA组患者年龄、性别相当6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RIP3水平,采用ABCD2评分对TIA患者进行危险分级评分。TIA患者在出院后至少随访90 d,复合终点事件包括再发TIA、脑梗死及死亡,以此将TIA患者进一步分为事件组和无事件组。结果 TIA组血浆RIP3水平(p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437.61(364.63,483.67) vs. 379.18(330.54,405.41),Z=5.966,P<0.001],事件组血浆RIP3水平显著高于无事件组[500.31(470.53,534.92) vs. 423.20(360.88,481.08),Z=5.419,P<0.001]。Spearma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示,血浆RIP3与ABCD2评分呈正相关(r=0.501,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示,血浆RIP3是TIA患者ABCD2评分的独立影响因素(Beta=0.531,P<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血浆RIP3水平≥500 pg/m L是TIA患者出院90 d发生复合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4.171,95%CI 1.327-13.105,P=0.014)。ROC曲线分析结果示,血浆RIP3水平和ABCD2评分预测出院90 d发生终点事件的AUC分别为0.821(0.751,0.891)和0.879(0.816,0.9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204,P>0.05)。结论血浆RIP3对TIA患者近期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杨振郭洁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预后
- 雌激素及其拮抗剂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研究雌激素及其拮抗剂对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系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雌二醇及其拮抗剂三苯氧胺(tamoxifen)处理体外培养的胃癌细胞系SGC-7901,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质中VEGF蛋白含量。结果:胃癌细胞经雌二醇处理,培养液中V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雌二醇加三苯氧胺联合处理胃癌细胞,VEGF浓度有回降,比雌二醇处理组下降。结论:提示雌激素参与调节胃癌细胞VEGF的表达浓度,三苯氧胺有抑制VEGF表达的作用。
- 高红艳宋政军郭洁王建军张琦王丽刘锋瑞杨振
- 关键词:雌激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三苯氧胺
- 溶血磷脂酸、同型半胱氨酸和D-二聚体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预警作用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探讨溶血磷脂酸(LPA)、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预警作用。方法:102例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52例,另选健康体检者53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采静脉血进行LPA、HCY、D-D测定;计算单独检测、两两联合检测以及同时检测LPA、HCY和D-D预警ACS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相互比较。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清LPA、HCY、D-D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AMI组血清LPA、HCY、D-D水平较UAP组升高(均P<0.05);ACS组LPA、HCY、D-D的检测阳性率分别是42.16%、61.76%、46.08%,对照组分别是3.78%、1.89%、1.8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单独检测LPA、HCY、D-D灵敏度分别为42.16%、61.76%、46.08%,特异度分别为96.23%、98.11%、98.11%;两两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69.61%、70.59%、59.80%,特异度分别为94.34%、96.23%、96.23%;3个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76.47%,特异度为94.34%。结论:LPA、HCY、D-D水平与ACS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联合检测三指标可以显著提高ACS的早期诊断率,对ACS的预警作用最强。
- 王建军杨超张琦高红艳刘峰瑞郭洁王丽田文华靳瑞
-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
- SNRPA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Snail1信号通路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检测小核核糖核蛋白多肽A(SNRPA)在胃癌组织和胃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分析SNRPA调控锌指转录因子1(Snail1)对人胃癌细胞系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通过对GAPIA数据库进行检索以及western blot验证,以确定SNR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对患者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进一步检测胃癌细胞系AGS、HGC27、SGC7901、BGC823和MGC803中SNRPA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在胃癌细胞系AGS和SGC7901中分别转染SNRPA siRNA和SNRPA过表达质粒,采用CCK8及EdU细胞增殖试验检测转染后细胞的增殖活性;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相应蛋白质的表达;敲减Snail1后进一步验证SNRPA调控Snail1介导胃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结果SNRP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此外,在AGS细胞系中SNRPA的表达水平最高,而在SGC7901细胞系中SNRPA的表达水平最低。在AGS细胞系中,敲减SNRPA后,其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且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Snail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在SGC7901细胞系中,转染SNRPA过表达质粒后,其增殖活性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增高(P<0.05),Snail1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在AGS细胞系中,转染Snail1 siRNA后,其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5)。而在SGC7901细胞系中,SNRPA过表达质粒和Snail1 siRNA共转染后,与对照组相比,其细胞增殖活性、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NRPA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SNRPA通过上调Snail1表达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 李永刚郭洁刘延峰徐长福牛智平
- 关键词:胃癌细胞增殖迁移
-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血清N端骨钙素、25羟基维生素D在骨质疏松检测价值分析被引量:6
- 2023年
- 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患者行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血清N端骨钙素(N-MID)、25羟基维生素D[25(OH)D]、骨密度(BMD)检测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21年4月-2022年5月收治的80例骨质疏松患者,均行IGFBP-3、N-MID及25(OH)D检测,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IGFBP-3、25(OH)D及N-MID、BMD水平均低于参照组患者相应指标水平(P<0.05);实验组患者IGFBP-3、25(OH)D及N-MID、BMD变化水平相互为正相关关系(P<0.05);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BMD的主要因素中,IGFBP-3、25(OH)D、N-MID均为骨质疏松保护因素。结论:骨质疏松患者行IGFBP-3、25(OH)D及N-MID检测可切实观察病情、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数据,利于改善预后、效果显著。
- 张力申鸿郭洁雷珂安哲崔张珂李林
- 关键词:骨质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