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卓虹

作品数:25 被引量:128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四川省中医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篇腺癌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放射性
  • 6篇肠炎
  • 5篇中医
  • 4篇直肠
  • 4篇肿瘤
  • 4篇细胞
  • 4篇化疗
  • 4篇放射性肠炎
  • 3篇芍药
  • 3篇芍药汤
  • 2篇直肠癌
  • 2篇直肠炎
  • 2篇托里消毒散
  • 2篇热疗
  • 2篇疗效
  • 2篇免疫
  • 2篇结直肠

机构

  • 22篇成都中医药大...
  • 7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省人民医...
  • 1篇四川省中医药...
  • 1篇资阳市中医医...
  • 1篇成都上锦南府...

作者

  • 24篇李卓虹
  • 13篇安佰平
  • 6篇黄洪婕
  • 6篇李丹
  • 5篇李世杰
  • 5篇蓝兰
  • 2篇李强
  • 1篇张翼冠
  • 1篇由凤鸣
  • 1篇敖睿
  • 1篇杨淑艳
  • 1篇陈希
  • 1篇肖冲
  • 1篇唐欣
  • 1篇陈盼
  • 1篇李娟

传媒

  • 3篇中国基层医药
  • 3篇云南中医中药...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内蒙古中医药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成药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肿瘤预防与治...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 1篇西部中医药
  • 1篇全科口腔医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空军军医大学...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0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靛玉红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靛玉红(Indirubin)对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影响。方法采用肝癌Hep G2细胞上清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成为肿瘤血管内皮细胞(tumor-derived endothelial cells,TdEC),通过MTT法、细胞迁徙试验、血管形成实验检测靛玉红对HUVEC与Td-EC增殖、迁移、血管形成的影响。结果靛玉红在体外对Td-EC有显著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一定浓度的靛玉红能显著降低Td-EC细胞迁徙活性和抑制血管的形成,而同样条件下,靛玉红对HUVEC的抑制作用弱于Td-EC。结论靛玉红在体外可特异地抑制Td-EC增殖、迁移、血管形成。
李卓虹祝朝富安佰平蓝兰李世杰
关键词:靛玉红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血管形成
小檗碱对大鼠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急性放射性肠炎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檗碱组与地塞米松组,每组8只。空白对照组予以伪照射,余各组采用12 Gy 60Coγ射线照射建立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模型,小檗碱组予50 mg/(kg.d)小檗碱灌胃,地塞米松组予0.12 mg/(kg.d)地塞米松灌胃,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7 d,末次给药后取大鼠血清与肠组织。观察大鼠体重与排便情况,HE染色观察大鼠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并统计隐窝数量,Masson染色观察大鼠肠组织胶原纤维沉积情况,ELISA检测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脂多糖(LPS)水平,采用试剂盒测定肠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将IEC-6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小檗碱组与地塞米松组,空白对照组接受伪照射,其余组建立IEC-6细胞辐射损伤模型,各组分别加入对应的含药血清进行共培养。采用qPCR检测各组细胞色素C、Bax、Bcl-2、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结果小檗碱组大鼠体重与排便情况优于地塞米松组(P<0.05);小檗碱组大鼠肠组织未见明显的肠道结构破坏,胶原纤维增生明显减少。小檗碱组肠道隐窝数量明显多于模型组[(173.67±2.33)个vs.(115.67±1.45)个,P<0.05];小檗碱组与地塞米松组肠道隐窝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大鼠肠组织IL-6、TNF-α、IL-1β、LPS水平明显降低,且小檗碱组IL-6水平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和地塞米松组MDA含量明显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且小檗碱组MDA含量低于地塞米松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和地塞米松组IEC-6细胞Bax、caspase-3和细胞色素C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Bcl-2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小檗碱组与地塞米松组IEC-6细胞Bcl-2、Bax、caspase-3和细�
王遥高颖陈海若井海亮李卓虹
关键词:急性放射性肠炎小檗碱细胞凋亡
放射性肠炎从中医学托法进行辨证论治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索放射性肠炎在中医学"托法"辨证论治的应用。方法分析放射性肠炎西医角度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以及病理,同时与中医疮疡病的病因、病机以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结果放射性肠炎与疮疡在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及临床表现方面有很多相似性,放射性肠炎从疮疡论治,应辨病辩证辩分期相结合,以"托"法为主,兼以"消"、"补",内外兼治、以外治灌肠为主,同时中西合参,增强疗效。结论临床上治疗放射性肠炎可结合中医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
祝朝富李卓虹安佰平黄洪婕李世杰
关键词:放射性肠炎疮疡托法托里消毒散
芍药汤化裁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3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观察芍药汤加减方治疗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并发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盆腔及腹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中药组)使用芍药汤加减方灌肠,对照组(西药组)使用康复新液100 m L+地塞米松10 mg灌肠,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患者总体临床疗效、肠镜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9.9%,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镜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0%,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KPS评分改变具有可比性,2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加减方能提高急性放射性直肠炎的临床疗效、促进肠黏膜修复、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李卓虹安佰平蓝兰李丹雷冬梅祝朝富
关键词:急性放射性直肠炎
黄芪鳝鱼汤应用于气血亏虚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药膳黄芪鳝鱼汤营养支持应用于气血亏虚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入住院的59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且辨证为气血亏虚型,作为回顾组,患者化疗期间给予普通膳食;另选取本科2015年9月~2016年8月收入住院的60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且辨证为气血亏虚型,作为药膳组,患者化疗期间应用药膳黄芪鳝鱼汤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化疗后白细胞计数、白蛋白<30g/L例数、患者发生肺部感染例数。结果:两组化疗后第4天的白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第7、14天,药膳组的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回顾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膳组白蛋白<30g/L例数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回顾组(P<0.05)。结论:药膳黄芪鳝鱼汤可有效防治气血亏虚型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白细胞减少症,增加白蛋白值,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杨淑艳唐欣李卓虹黄裴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气血亏虚化疗白细胞减少肺部感染
深部高频热疗联合GO方案治疗胰腺癌的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探讨深部高频热疗联合GO方案治疗胰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收治的胰腺癌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GO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胰腺区域局部深部高频热疗,首次开始于化疗用药后4 h内,频率13.56MHz,温度范围41℃~43℃,连续治疗60 min,每周2次,10次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患者的ORR为76.0%,DCR为86.0%,对照组患者ORR为36.0%,DCR为66.0%,观察组患者ORR和DC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症状改善有效率和体能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4例出现Ⅰ~Ⅱ皮肤烫伤,余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深部高频热疗联合GO方案化疗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提高胰腺癌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祝朝富李卓虹安佰平李丹蓝兰黄洪婕
关键词:热疗吉西他滨奥沙利铂胰腺癌
免疫组库多样性在肿瘤中的应用进展及在中医药治疗肿瘤中的应用展望被引量:3
2020年
肿瘤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慢性疾病,因其复杂的微环境与高度异质性,一直是医学研究者心中的“疑难杂症”,亟待攻克。遗传、环境、年龄等多种因素都会引起机体基因突变,而一部分突变就会形成肿瘤新生抗原,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TCR)能够特异性识别肿瘤新生抗原,从而激活效应T细胞来杀伤肿瘤细胞,扼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可见机体TCR库的多样性能决定其有效识别肿瘤新生抗原的能力,一定程度反应机体抗肿瘤的潜能。因此我们认为动态监测TCR库的多样性有助于肿瘤患者的早期预测,诊断治疗,预后评估,复发监测,也有助于在中医药治疗肿瘤的过程中,为中医诊断提供理论依据,让中药用药更加精准有效。
李卓虹杨婷王遥高颖谭炜焓魏平张翼冠
关键词:肿瘤中医药
中医虚实辨证法辨治三阴性乳腺癌述评被引量:3
2023年
归纳整理三阴性乳腺癌相关文献、期刊资料及众多学者的临床经验,分析总结三阴性乳腺癌的疾病本质、发病特点、病因病机、治疗总纲。以“虚实辨证法”为基础提出三阴性乳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及其相关治疗原则,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徐子龙王遥谭炜焓梁丹李卓虹
关键词:乳腺癌
甜茶医学应用研究现状被引量:1
2010年
甜茶是近年发现的新荼种,具有较好的医疗应用价值.现就甜茶的医学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甜荼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李卓虹
关键词:甜茶
射频热疗联合胸腔灌注药物治疗乳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观察射频热疗联合胸腔灌注华蟾素、顺铂对乳腺癌所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2例确诊为乳腺癌伴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热疗组32例患者采用射频热疗联合华蟾素与顺铂胸腔灌注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仅采取华蟾素与顺铂胸腔灌注治疗,治疗进行一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近期疗效率及Kamofsky(KPS)评分对比研究。结果:热疗组近期疗效总有效率为87.5%,优于对照组的66.7%;热疗组KPS提高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7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射频热疗联合胸腔灌注顺铂和华蟾素明显提高了乳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是一种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的治疗方法。
祝朝富李强李卓虹安佰平李丹蓝兰黄洪婕
关键词:射频热疗胸腔灌注乳腺癌恶性胸腔积液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