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明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理学

主题

  • 2篇乳状液
  • 2篇LAB
  • 2篇稠油
  • 1篇油田
  • 1篇油田用
  • 1篇乳化
  • 1篇乳化剂
  • 1篇乳液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基
  • 1篇稳定性
  • 1篇扩散数值模拟
  • 1篇缓蚀
  • 1篇缓蚀剂
  • 1篇减阻
  • 1篇管路
  • 1篇光散射
  • 1篇光散射技术
  • 1篇分析仪
  • 1篇边界层

机构

  • 4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

作者

  • 4篇敬加强
  • 4篇李小明
  • 2篇孙杰
  • 1篇段念
  • 1篇杜磊

传媒

  • 1篇现代化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当代化工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研究稠油乳状液稳定性被引量:14
2016年
传统的稠油乳液稳定性分析方法不能定量地分析稠油乳液的稳定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基于多重光散射技术的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定量研究稠油/乳化剂水溶液混合体系稳定性的新技术。将不同质量分数的OP-10表面活性剂应用于稠油/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体积比为7∶3的混合体系中,通过测量体系的透射光T和背散射光BS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进一步定量分析了混合体系中连续相和分散相的聚集沉降过程和稠油加入乳化剂降黏后稳定性发生改变的原因。结果表明,当乳化剂质量分数由0.5%增加到1.0%时,背散射光在单位时间的变化量ΔBS值由3.0%降至0.5%,乳状液稳定性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稳定性增强。当乳化剂质量分数由1.0%增加到2.0%时,ΔBS值由0.5%升至约2.1%,乳液稳定性降低。
江漩涛敬加强杜磊李小明周怡诺孙杰
关键词:乳液乳化剂稳定性
不同硫化氢浓度下的天然气管道泄漏扩散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5年
针对含不同硫化氢浓度天然气的泄漏扩散问题,采用Fluent软件进行了相应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泄漏气体在泄漏喷射最大轴中心处泄漏的速度最大,离轴越远速度降低越快;随着硫化氢浓度增大,气体泄漏速度降低到大小相同时所需射流高度将减小;泄漏气体中硫化氢浓度越大,其扩散危险区域范围就越大。通过数值模拟得出的相关规律对实际安全生产和应急救援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敬加强李小明江漩涛周怡诺
关键词:数值模拟
倾斜管中稠油流动边界层在水基泡沫作用下的减阻实验被引量:3
2015年
以流体可视化环道实验装置为依托,组装成水基泡沫润滑减阻实验系统,实验研究了60°倾斜管中稠油(黏稠流体)流动边界层在水基泡沫作用下的流动情况,获得了不同油流量及泡沫流量下硅油-泡沫两相流的流型特征和压降规律,并建立了倾斜管路中水基泡沫-稠油中心环状流压降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实验条件下能形成稳定的硅油-泡沫中心环状流,泡沫和油没有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当0.4
敬加强周怡诺段念孙杰李小明
关键词:稠油边界层减阻
基于多重光散射技术研究油田用缓蚀剂乳化倾向被引量:6
2015年
采用基于多重光散射技术的Turbiscan Lab稳定性分析仪,分析了加入咪唑啉类(a)、醇胺类(b)和苯并三氮唑衍生物类(c)三种缓蚀剂的油水两相乳状液中液滴的运动行为,得到了背散射光强度的变化曲线。根据相关规范所定稳定性与乳化倾向关系,从微观和宏观分析了造成三种缓蚀剂产生乳化倾向的原因。结果表明,在10min和60 min时,试样b出水多,油水界面分层明显。0数10 min内,a、b和c试样中分散相液体粒子的平均速率分别为130.055、1385.460和101.501μm/min,粒径为39.3、128.0和34.7μm。用Turbiscan Easysoft软件计算得到60 min时a、b和c试样的稳定性指数分别为11.80、15.65和11.74。试样c中出水量小,微小液滴的平均速率和粒径都较小,不易于油相聚集上浮和水相的沉降,稳定性较好,对应的乳化倾向最大;b组油水两相分离速度较快,出水量大,背散射光变化量较大,乳化倾向最小。
敬加强江漩涛杜磊张金钟李小明
关键词:LAB缓蚀剂乳状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