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燕 作品数:6 被引量:77 H指数:4 供职机构: 西安市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喉罩全麻复合神经阻滞对老年骨折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29 2015年 目的观察喉罩全麻复合神经阻滞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拟行上肢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4组,A组(n=21)采用气管插管全麻,B组(n=21)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C组(n=22)采用喉罩全麻,D组(n=21)采用喉罩全麻复合肌间沟神经阻滞;比较麻醉前(t0)、气管插管/置入喉罩即刻(t1)、剥离骨膜时(t2)、术毕(t3)以及拔管/取出喉罩即刻(t4)4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4组清醒时间、拔管/取出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及术中知晓情况;观察术前以及术后15,45,120 min时4组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 A组和B组在t1和t4时HR、MAP均显著高于t0时(P均<0.05);A组和C组t3时HR、MAP显著高于t0时(P<0.05);D组拔管/取出喉罩时间、苏醒时间均显著低于其他3组(P均<0.05);D组的15,45 min MMSE评分均显著优其他3组(P均<0.05),但120 min 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喉罩全麻复合神经阻滞对行肢体手术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影响更小,对患者术后认知障碍的影响更轻微。 王永宏 崔晓岗 李斌 陈海燕关键词:全身麻醉 喉罩 神经阻滞 麻醉效果 不同麻醉方法对肺癌患者血流动力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肺癌患者的效果以及对应激指标、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肺癌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全身麻醉,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比较2组麻醉效果和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应激指标、免疫功能的变化。结果术后4、12 h,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Rams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 h,观察组心率(HR)、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质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可改善肺癌手术患者的应激指标,且对血流动力学、免疫功能影响小。 周园 陈海燕关键词:肺癌 应激指标 血流动力学 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的效果及对应激反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接受剖宫产手术的11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罗哌卡因复合吗啡硬膜外镇痛,观察组术后采用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硬膜外镇痛。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应激反应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6、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12 h的NE、Cor及Ang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6、12 h的MAP、SpO2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哌卡因复合氢吗啡酮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中,能够有效提高镇痛效果,减轻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陈海燕 孙双春关键词:罗哌卡因 氢吗啡酮 剖宫产 硬膜外镇痛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七氟烷丙泊酚复合麻醉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2015年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中七氟烷与丙泊酚不同麻醉方式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行七氟醚与丙泊酚全身麻醉,对比2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与手术指标。结果 2组术后各时间点血清S100β均相比麻醉前明显升高,组间差异不显著;2组术后各时间点MMSE均相比麻醉前显著降低,术后7 d恢复正常,丙泊酚术后MMSE评分均明显高于七氟烷组;丙泊酚组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时间、拔管时间均相比七氟烷组明显缩短,躁动发生率相比七氟烷组明显降低。结论丙泊酚与七氟烷在老年胃癌手术治疗中均可能引发术后短期认知功能障碍,但丙泊酚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小,苏醒状况较好,相比七氟烷具有更为明显的优势。 王永宏 崔晓岗 李斌 陈海燕关键词:七氟烷 丙泊酚 复合麻醉 老年胃癌 术后早期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与应用效果分析 2017年 目的 研究与分析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需择期进行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进,利用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取腰-硬联合麻醉。观察比较2组VAS评分以及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3h、6h、12h、24h、48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低,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硬膜外局麻药用量、阻滞完善时间、达T6阻滞时间以及痛觉恢复时间等,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且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十分显著,即能显著降低患者VAS评分,并减少硬膜外局麻药用量以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因此值得推广于临床应用。 孙双春 陈海燕关键词: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麻醉方法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于我院胸外科行开胸手术的146例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73例。对照组接受全身麻醉,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的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术后镇痛效果、麻醉苏醒时间、麻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认知功能。结果研究组术后2 h的Col、GLU、NE、E、8-iso-PGF2α、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4、12、24、48 h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睁眼时间、定位功能恢复时间、完成指令时间、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24 h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应用于开胸手术患者中,可减轻应激反应,提高术后镇痛效果,缩短麻醉苏醒时间,降低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保护认知功能。 路凯 陈海燕 徐瑞芬 侯敏娜 刘静关键词:开胸手术 术后镇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