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亚茹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术后并发
  • 2篇术后并发症
  • 2篇头颈
  • 2篇头颈部
  • 2篇突变
  • 2篇颈部
  • 2篇基因
  • 2篇个体化
  • 2篇后并发症
  • 2篇并发
  • 2篇并发症
  • 1篇点突变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体瘤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内分泌...
  • 1篇性基因

机构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陈晓红
  • 5篇冯亚茹
  • 2篇寇秀娟
  • 2篇白云龙
  • 2篇杨静

传媒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中华耳鼻咽喉...
  • 1篇国际耳鼻咽喉...

年份

  • 3篇2017
  • 2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头颈部遗传性肿瘤概述被引量:2
2017年
头颈部遗传性肿瘤主要包括家族性头颈部副神经节瘤、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家族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家族性甲状腺乳头状癌、神经纤维瘤病I型、神经纤维瘤病II型、家族性鼻咽癌及家族性鳞状细胞癌。本文从头颈部遗传性肿瘤的分类、临床特征、遗传学和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冯亚茹陈晓红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副神经节瘤神经纤维瘤病
双侧颈动脉体瘤的个体化治疗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确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在双侧颈动脉体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自2003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16例双侧颈动脉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7例;散发性5例,家族性发病11例。总结其治疗经过、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根据双侧瘤体大小、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估,分别采取观察、手术加观察、双侧手术、放疗或者化疗等个体化治疗策略。本研究中心16例患者中,8例采取观察,1例诊断恶性行化疗,7例行手术治疗。7例手术患者中行单侧颈动脉体瘤切除者3例,双侧颈动脉体瘤均切除者3例,双侧颈动脉体瘤和鼓室球体瘤均切除者1例。其中1例术中行颈内动脉转流自体大隐静脉血管重建。 结果16例患者随访时间3个月至12年,无围手术期偏瘫和死亡,喉上神经损伤2例;1例术后出现压力感受器衰竭综合征,通过降血压和观察后症状消失。 结论双侧颈动脉体瘤患者要鉴别是否为遗传性,并根据瘤体大小等综合指标制订以提高生活质量为核心的个体化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冯亚茹陈晓红寇秀娟白云龙陆凡倩杨静王泊淳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个体化医学
甲状腺髓样癌家系RET基因点突变质粒及稳定细胞系构建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构建中国大陆甲状腺髓样癌RET基因常见突变位点的质粒并验证其表达。方法分析中国大陆甲状腺髓样癌家系RET基因,进行RET基因外显子高通量"二代"测序分析。体外构建RET基因相应位点突变并研究在NIH3T3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对野生型RET质粒进行点突变PCR、克隆测序后,成功获得相应位点点突变慢病毒质粒。经过慢病毒感染NIH3T3细胞,Western Blot验证目的基因为稳定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载有RET基因突变的稳定细胞系,为研究RET不同位点突变提供了良好平台。
陆凡倩陈晓红寇秀娟白云龙冯亚茹杨静王伯淳
关键词:基因突变质粒慢病毒感染细胞系
头颈部多发性副神经节瘤相关遗传性基因检测及突变分析
陈晓红冯亚茹
双侧颈动脉体瘤个体化治疗策略(16例报告)
目的 确定个体化治疗策略在双侧颈动脉体瘤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研究中心自2002年—2016年收治的16例双侧颈动脉体瘤患者,总结其治疗经过、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临床疗效。根据双侧瘤体大小、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测等...
陈晓红冯亚茹
关键词:手术治疗术后并发症个体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