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德奇

作品数:14 被引量:42H指数:4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食管
  • 8篇食管癌
  • 6篇细胞
  • 4篇食管鳞癌
  • 4篇鳞癌
  • 3篇术后
  • 3篇细胞癌
  • 3篇鳞状
  • 3篇鳞状细胞
  • 3篇鳞状细胞癌
  • 3篇化疗
  • 2篇蛋白
  • 2篇新辅助化疗
  • 2篇食管癌术
  • 2篇手术
  • 2篇术前
  • 2篇肿瘤
  • 2篇细胞肺癌
  • 2篇小细胞
  • 2篇小细胞肺癌

机构

  • 14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4篇朱德奇
  • 9篇王忠民
  • 8篇陈志军
  • 8篇李宾
  • 5篇王永连
  • 2篇赵宝生
  • 2篇李汉臣
  • 2篇陶义鹏
  • 2篇卢建国
  • 2篇齐博
  • 2篇闫国旗
  • 1篇赵佳
  • 1篇赵香梅

传媒

  • 3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胸心血管...
  • 1篇四川生理科学...
  • 1篇医药论坛杂志
  • 1篇中华实用诊断...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学报...
  • 1篇食管疾病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JAM-A和β1-integrin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JAM-A和β1-integrin在食管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至2013年4月确诊的120例食管癌患者,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组织中JAM-A和β1-integrin的表达,进一步随访患者术后无疾病生存期,应用Cox模型多因素分析两种蛋白对食管鳞癌的预后意义。结果:JAM-A和β1-integrin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与癌旁组织对比其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JAM-A蛋白与β1-integr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76,P<0.05)。Cox模型风险分析显示JAM-A与β1-integrin蛋白高表达可能提示食管鳞癌预后较差(P<0.05),且JAM-A是其独立危险因素。结论:JAM-A与β1-integrin的高表达可能与食管癌不良预后存在密切关系。
甘绍印王忠民陈志军朱德奇李宾赵冬李云霞臧丹尚杰
关键词:食管鳞癌Β1-INTEGRIN
新辅助化疗后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多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传统的开放手术创伤大,术中操作临近心肺等重要脏器,对呼吸、循环等功能影响明显[1]。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的机率较高,甚至部分患者还可能无法耐受手术。近年来,随着微创外科的飞速发展,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已得到了充分肯定[2]。
李春霖刘迪朱德奇甘绍印王永连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术后肺部感染微创外科重要脏器
区分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的潜在基因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潜在基因进行分析,寻找区分肺腺癌(LUAD)和肺鳞状细胞癌(LUSC)的相关基因,探索NSCLC诊断与治疗的更有效方法。方法利用3个基因表达综合(GEO)数据库(GSE4882、GSE7339和GSE40275)分析LUAD和LUSC组织样本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对DEGs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并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来寻找关键枢纽基因。最后在临床样本中验证关键枢纽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在GSE4882、GSE7339和GSE40275数据集中发现22个LUAD和LUSC的DEGs,通过构建PPI网络发现了6个关键枢纽基因(KRT18、RAN、NME1、NME2、MIF和CFB),进一步在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分析枢纽基因表达与生存之间的关系,发现KRT18可能是区分LUAD和LUSC的潜在基因,同时构建了KRT18基因突变与LUAD和LUSC患者预后的风险预测模型。最后采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组织样本对KRT18表达进行验证。结论KRT18可能是区分LUAD和LUSC潜在基因。
朱德奇卢建国李宾张劲草王忠民董成来
关键词:肺腺癌肺鳞状细胞癌生物信息分析
食管癌术后并发症5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257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50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为19.5%。其中有35例心律失常,25例肺部并发症,9例吻合口瘘。经对症治疗后,有1例患者死于并发症。经分析发现,术前合并症、吻合位置是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肿瘤分期是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年龄也是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律失常、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应该加强可干预因素的控制,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朱德奇李汉臣赵宝生齐博闫国旗
关键词:食管癌术后并发症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裂解液对食管癌EC9706细胞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 UCMSCs)裂解液对食管癌EC9706细胞中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 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h UCMSCs,采用反复冻融法制备h UCMSCs裂解液;不同浓度h UCMSCs裂解液作用于食管癌EC9706细胞60 h,对照组加入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培养液。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食管癌EC9706细胞中u PA、MMP-2的表达。结果加入h UCMSCs数<食管癌细胞数的裂解液时,食管癌EC9706细胞中u PA、MMP-2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h UCMSCs数≥食管癌细胞数的裂解液时,食管癌EC9706细胞中u PA、MMP-2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h UCMSCs裂解液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的迁移抑制作用可能与u PA、MMP-2有关。
闫国旗李汉臣齐博朱德奇赵宝生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食管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基质金属蛋白酶-2
肠外营养对NSCLC术后患者化疗的临床效果影响
2022年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行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化疗患者的临床效果影响。方法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10月的258例经微创手术切除且术后行规范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治疗组63例,对照组195例。对照组仅行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化疗后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肺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肠外营养治疗及相关因素与肺癌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195例对照组患者和63例治疗组患者经倾向评分匹配后每组53例,治疗组化疗后的BMI和营养指标(HB、TP、ALB、PA)数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化疗后的免疫指标(CD4^(+)、CD4^(+)/CD8^(+)、IgG、IgA、IgM)及肺功能指标(FVC、FEV1)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IgG及FVC是肺癌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化疗时应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可改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改善肺功能,进而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李宾朱德奇李春霖张劲草李小杰陈志军王忠民
关键词:肠外营养非小细胞肺癌营养指标免疫功能肺功能
信迪利单抗联合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2023年
目的评价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奈达铂在局部晚期食管癌术前新辅助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术前新辅助治疗后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82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40例和B组42例,A组患者术前予以信迪利单抗免疫治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奈达铂新辅助化疗,B组患者术前单纯予以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奈达铂新辅助化疗,两组患者均治疗两周期后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新辅助治疗期间化疗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病理反应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新辅助治疗期间化疗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部分缓解率高于B组,疾病进展率低于B组,且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疾病稳定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吻合口瘘以及R0切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主要病理缓解率A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病理完全缓解率及无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奈达铂的治疗优于单纯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及奈达铂的化疗,未增加明显的不良反应,而且患者的耐受性良好,提高了客观缓解率以及疾病控制率,改善了手术治疗的效果。
李春霖刘迪甘绍印朱德奇李宾王永连
关键词:新辅助化疗食管癌局部晚期
PT_(1-3)N_0M_0胸段食管鳞癌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9年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河南省是食管癌高发地区之一。结合患者病理分期,对于早、中期食管癌患者,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仍是其首选的治疗手段。但食管癌术后仍有部分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影响其预后。文献报道[1]40%以上的术后病人可能发生淋巴结转移,尤其是颈部和纵隔淋巴结的转移。本文通过分析食管癌术后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术后可能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尽早采取放疗、化疗或中医治疗等提供理论指导,改善患者预后。
朱德奇李春霖王忠民董成来王永连陶义鹏陈志军甘绍印曹克鑫李宾
关键词:颈部淋巴结独立危险因素食管癌术后食管鳞癌PT
HOTAIR与miR-613表达对食管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
2021年
目的探讨HOX转录反义RNA(HOTAIR)和微小RNA(miR)-613在食管鳞癌细胞中的调控关系及其对细胞增殖与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食管鳞癌细胞中HOTAIR和miR-613的表达情况,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HOTAIR和miR-613靶向关系,CCK-8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增殖和凋亡。结果与其他食管鳞癌细胞相比,人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细胞中HOTAIR表达最高而且miR-613表达水平最低(F=48.56、56.28,P<0.05)。HOTAIR可靶向调控miR-613的表达。下调HOTAIR的表达明显抑制了Eca-109细胞增殖,提高了细胞凋亡和miR-613表达水平(F=205.28~396.53,P<0.05);抑制miR-613表达后,Eca-109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强,而细胞凋亡能力明显减弱(F=51.04、511.37,P<0.05)。结论下调HOTAIR可通过调控miR-613表达抑制食管鳞癌Eca-109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陈志军曹克鑫朱德奇甘绍印王忠民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微RNAS
MRI与超声内镜在食管癌术前T分期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以食管癌患者术后组织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与超声内镜术前诊断食管癌T分期的价值。方法47例食管癌患者,入院后均行MRI及超声内镜检查,并于检查后1周行手术治疗。MRI扫描采用不压脂T2WI刀锋采集技术的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及单次激发弥散加权成像序列,超声内镜应用的频率为20 MHz的UM-3R超声小探头进行探查。以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MRI和超声内镜诊断食管癌术前T分期的准确率。结果MRI诊断食管癌T3、T4a进展期肿瘤的准确率(88.2%、80.0%)均高于超声内镜(58.8%、40.0%)(P<0.05),诊断T1、T2早期肿瘤的准确率(88.9%、81.3%)与超声内镜(100.0%、8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术前诊断进展期食管癌T分期的准确率高于超声内镜。
董成来陈志军王忠民朱德奇李宾李春霖王永连
关键词:食管癌肿瘤分期MRI超声内镜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