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 作品数:56 被引量:181H指数:8
-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羊口疮病毒127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亚细胞定位分析
- 2019年
- 为了对羊口疮病毒(ORFV)AH-F10株127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本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出ORFV127基因,成功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6p-1-ORFV127和真核重组质粒pEGFP-N1-ORFV127。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氏菌中表达,并进行纯化和鉴定。以纯化的蛋白质免疫BALB/c雌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Western-blot技术鉴定其反应原性。利用脂质体介导法将重组质粒pEGFP-N1-ORFV127转染至Vero细胞,通过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获得的ORFV127基因序列全长为558bp,ORFV127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主要以包涵体蛋白质的形式表达,大小约49000。Western-blot结果显示,免疫小鼠获得的抗ORFV127蛋白的多克隆抗体可特异性识别ORFV127蛋白,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ORFV127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质。本试验结果为后续研究ORFV127蛋白的功能提供了宝贵的生物材料。
- 钟灵毓王元红白彩霞杨侃侃俞赵荣鲁智敏张学琪刘自敏蒋书东李永东王勇
-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原核表达亚细胞定位
- 禽源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检测及分子分型被引量:5
- 2018年
- 【背景】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革兰氏阳性菌,在动物和人身上能引起一系列疾病。【目的】了解安徽省不同地区禽源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情况及基因分型特征。【方法】以安徽不同地区的病禽肝脏作为标本,分离鉴定得到103株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并进行耐药基因型检测和ERIC-PCR分子分型。【结果】耐药菌株从三重到八重耐药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五重(43/103)、四重(21/103)和六重耐药(22/103)。药敏结果显示,β-内酰胺类的耐药率最高(79.6%),氨基糖苷类次之(71.8%)。耐药基因检出率由高到低分别为mec A(92.2%)、aac(6′)/aph(2″)(76.7%)、ermC(37.9%)、ermA(13.6%)和fem A(3.9%)。ERIC-PCR分子分型获得6种不同类群,优势流行菌群为类群Ⅱ(38/103)。【结论】安徽地区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较严重的耐药性,氨基糖苷类、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分型结果表明安徽部分区域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遗传多样性,但耐药谱与ERIC-PCR分子分型无明显关联。
- 刘茜秦祥刘丹丹王佳明王菊花方富贵潘玲王勇周杰
- 关键词:多重耐药耐药基因
- 羊口疮024基因的表达、多抗制备及亚细胞定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克隆表达羊口疮病毒(Orf virus,ORFV)024基因,制备多克隆抗体,检测其免疫原性,并对其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方法根据GenBank中羊口疮病毒02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将其亚克隆至表达载体,构建原核重组质粒pGEX-6P-1-024以及真核重组质粒pEGFP-N1-024。将原核重组质粒转化Rosetta (DE3)细胞,IPTG诱导表达,SDS-PAGE鉴定024蛋白的表达情况。纯化后的024蛋白免疫BALB/c雌鼠,获得血清并制备多克隆抗体,进行Western-blot分析。将构建的真核质粒转染MDBK细胞,24h后通过免疫荧光观察其在细胞中的表达及亚细胞定位。结果 SDS-PAGE结果表明,羊口疮病毒024基因在Rosetta (DE3)细胞中正确表达,大小为59kDa。Western-blot结果表明024蛋白能与制备的多抗发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荧光显微镜下结果表明024蛋白转染MDBK细胞后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结论本实验为后续深入研究ORFV 024基因功能和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 苏莉俞赵荣杨侃侃王元红钟灵毓崔佣楸张高峰张谦王勇李永东
-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多克隆抗体亚细胞定位
- 羊口疮病毒安徽株VIR基因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获取并分析ORFV AH-F10株VIR基因序列及预测其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点。方法利用实验室保存的羊口疮AH-F10株,设计VIR基因引物并进行PCR扩增、克隆及序列测定,同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的蛋白的理化性质、二级结构、三级结构、信号肽、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域以及线性细胞表位进行预测。结果 AH-F10-VIR基因长552 bp,编码183个氨基酸,与Nantou株的VIR基因同源性最高,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6%,氨基酸同源性为100.0%。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编码的蛋白相对分子量为19.88 kDa,等电点为4.83,为亲水性蛋白;α-螺旋、β-转角、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分别占36.07%、3.83%、43.17%和16.94%;三级结构预测显示VIR蛋白存在较多的α-螺旋与无规则卷曲,同二级结构预测结果相符;含有17个磷酸化位点,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区域,有15个潜在的B细胞优势表位,4个CTL细胞表位以及5个Th细胞表位。结论成功克隆了羊口疮安徽株VIR基因并预测了VIR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相关信息,为进一步研究VIR蛋白奠定了基础。
- 杨侃侃俞赵荣张谦张高峰王元红张学琪鲁智敏刘自敏彭开松王勇李永东
- 关键词:羊口疮病毒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 基于ITS基因分析蛇源曼氏迭宫绦虫种系发育关系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开展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种系发育分析,本试验基于18S rRNA和5.8S rRNA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用于扩增包含18S rRNA、5.8S rRNA及核糖体内部转录间隔1区(ITS-1)的靶片段,对蛇体内分离的绦虫进行基因组DNA提取,然后采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将所得序列进行测序比对并构建进化树分析。PCR结果显示,扩增片段大小为737 bp,序列经分析发现包括18S rRNA 17 bp,5.8S rRNA 421 bp,ITS-1片段为304 bp。同源性分析显示,其与猬迭宫绦虫同源性最高,高达86%;遗传进化树表明,其与猬迭宫绦虫广州株(FJ886754.1)最为接近,与微小膜壳绦虫(AF461124.1)关系最远。综上所述,本次分离的绦虫为曼氏迭宫绦虫,ITS-1基因可作为良好的分类工具区别不同种的迭宫绦虫。
- 施之强路桂霞吴尚桦孔浩然赵玉洁郑惠文张衡王勇徐前明
- 关键词:曼氏迭宫绦虫
- 口疮病毒VEGF基因的原核表达及亚细胞定位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对口疮病毒(ORFV)VEGF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和亚细胞定位研究,PCR扩增VEGF基因,并将其分别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和真核表达载体p EGFP-C3中。将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化至E.coli Rosseta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将表达产物纯化后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血清,并利用琼脂扩散试验检测其效价。将真核表达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利用激光共聚焦观察VEGF蛋白在BHK21细胞中的亚细胞定位。结果表明:VEGF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获得了高效表达,主要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蛋白分子质量大小约为33 ku。Western-blot结果表明,VEGF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1∶8。VEGF蛋白在转染BHK21细胞后主要在细胞质中表达,且能够与制备的多抗血清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殷冬冬杨侃侃白彩霞赵玉洁潘飞徐燕华梅跃辉苏莉钟灵毓崔佣楸张子军祁克宗王桂军王勇
- 关键词:VEGF基因原核表达亚细胞定位
- 埃博拉病毒研究进展
- 埃博拉出血热(Ebola haemorrhagic fever,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EB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急性出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列为对人类危害最严重的病...
- 王勇蒋广志岳晓琳刘尚高
- 细小病毒入胞途径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细小病毒(parvovirus)是一类侵袭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无囊膜单链DNA病毒,严重危害着人类与动物的健康。病毒的感染过程包括吸附、穿入、脱壳、复制、组装以及子代病毒的释放。其中细小病毒成功入侵宿主细胞是启动感染的先决条件,而病毒的受体和入胞途径决定了组织嗜性和致病机制。本文系统总结了细小病毒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特点以及细小病毒利用不同的受体和入胞途径入侵宿主的研究进展。对细小病毒入胞途径的系统总结,一方面有助于开发靶向细小病毒入胞途径药物以及基因治疗载体,另一方面为后续细小病毒入侵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 王锦斌王薏敏毕庄莉刘禹含朱恩宇王勇刘光清许发芝李传峰
- 关键词:细小病毒基因组受体内吞
- 一例番鸭病毒性肝炎的诊断被引量:1
- 2015年
- 为了对安徽省某养殖户送检的疑似鸭肝炎病例进行诊断,首先通过临床剖检观察,结合问诊初步怀疑为鸭病毒性肝炎,随后利用实验室建立的RT-PCR诊断方法,从肝脏组织中成功扩增出鸭肝炎病毒VP1基因特异性片段,同时采集病鸭的心脏、肝脏、脾脏和脑组织,甲醛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再进行H.E.染色,最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见肝脏组织出现大量出血及坏死。综上所述,通过临床剖检观察,结合RT-PCR及组织病理学观察,最终确诊该病例为番鸭病毒性肝炎。通过对本病例的介绍,以期为番鸭病毒性肝炎的临床诊断和后续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 岳晓琳王勇蒋广志卢凤英潘玲
- 关键词:番鸭病毒性肝炎RT-PCR组织病理学
- 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用RT-PCR技术扩增鸭坦布苏病毒(DTMUV)AH-F10株E基因,并克隆至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E,表达E蛋白。方法重组表达质粒转化感受态细胞BL21(DE3),经IPTG诱导后,获得含6个His标签的融合蛋白,大小约54kDa。表达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对目的蛋白进行纯化,用纯化的E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血清。结果SDS-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结果表明E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成功表达,并能与抗DTMUV多克隆抗体产生特异性反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表明免疫小鼠后获得的多克隆抗体能与DTMUV反应。结论本研究为DTMUV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盒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 王勇殷冬冬宫晓华王瑞许漩唐井玉兰梦蝶王桂军
- 关键词:E蛋白原核表达多克隆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