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星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东省水产健康安全养殖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种群
  • 2篇种群动态
  • 2篇寄生
  • 1篇食蚊鱼
  • 1篇外来种
  • 1篇感染率
  • 1篇斑鳜

机构

  • 3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海洋研究...

作者

  • 3篇丁雪娟
  • 3篇蔡星
  • 1篇熊向英

传媒

  • 2篇寄生虫与医学...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斑鳜寄生河鲈锚首虫的种群动态被引量:1
2014年
河鲈锚首虫Ancyrocephalus mogurndae是主要寄生于鳜鱼Siniperca spp.鳃上的一种单殖吸虫,此虫严重危害鳜鱼苗种,流行于珠江三角洲地区.2011年9月至2012年8月,对广东省肇庆市池塘养殖斑鳜Siniperca scherzeri寄生的河鲈锚首虫进行了一周年的种群动态研究,共检查斑鳜322尾.结果显示:斑鳜河鲈锚首虫的感染率在春夏两季较高,秋季较低,年均感染率为91.2%,其中有6个月达到了100%.其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丰度无明显的周年变化;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丰度与水温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但河鲈锚首虫的感染强度与斑鳜的肥满度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蔡星肖海溶林伟强谢俊刚丁雪娟
关键词:斑鳜感染率
食蚊鱼寄生百慕大伴盐虫的种群动态被引量:1
2016年
为研究寄生食蚊鱼Gambusia affinis的百慕大伴盐虫Salsuginus bermudae种群周年动态变化,于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对广州一池塘的食蚊鱼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百慕大伴盐虫的年均感染率为72%;不同月份的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平均丰度均呈现规律性的变化,都在4和8月出现2个峰值,即为秋冬季低,春夏季高。随着宿主体长的增加,其平均丰度和平均感染强度呈上升趋势,但感染率无明显变化。频率分布表明,多数食蚊鱼都仅感染少量的虫,而极少数食蚊鱼负担了绝大多数的虫。百慕大伴盐虫在不同月份和不同体长的食蚊鱼上均呈聚集性分布。
熊向英蔡星丁雪娟
关键词:食蚊鱼种群动态外来种
鲷无胄虫的描述及无胄虫科的分类地位
2017年
对寄生于大亚湾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体表的鲷无胄虫(Anoplodiscus spari)进行了形态描述,并扩增了该虫的28S r DNA C1-D2区部分序列,构建了相关类群的分子系统树,探讨了无胄虫科的分类地位。结果显示:所获标本与Ogawa等的描述基本一致,但交接管基部及末端位置略有不同:本研究标本的交接管基部始于支持器的下方、末端于支持器三分叉的中支略伸出,而Ogawa等的标本交接管基部靠近支持器三叉处、末端从三叉处延伸并略弯曲;无胄虫属(Anoplodiscus)为单系起源,隶属于指环虫目、四钩虫亚目、无胄虫科(Anoplodiscidae),无胄虫科是一独立的科,在分类地位上与四钩虫科(Tetraonchidae)互为姐妹群,与Udonellidae科和微沟科(Microbothriidae)的关系较远。
周梓华蔡星丁雪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