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旭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污染
  • 2篇污染物
  • 1篇厌氧
  • 1篇厌氧消化
  • 1篇数学模拟
  • 1篇数学模型
  • 1篇水力
  • 1篇水力学
  • 1篇水生
  • 1篇水生植物
  • 1篇土壤
  • 1篇土壤环境
  • 1篇潜流
  • 1篇潜流人工湿地
  • 1篇潜流湿地
  • 1篇人工湿地
  • 1篇尾水
  • 1篇流体力学
  • 1篇计算流体力学
  • 1篇碱处理

机构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作者

  • 4篇许旭
  • 2篇彭书传
  • 2篇王进
  • 2篇岳正波
  • 2篇禹浩
  • 1篇马丁
  • 1篇李尚
  • 1篇陶巍

传媒

  • 1篇给水排水
  • 1篇环境科学与管...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水平流人工湿地水力学特征与数学模拟
人工湿地系统作为一种生物污水处理技术,具有易建设、低能耗、运行维护简便、生态效益好等优点,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课题主要针对水平流人工湿地,通过自建实验室水平潜流式人工湿地小试系统进行原位实时监测,从水力学角度研究...
许旭
关键词:污染物数学模型
文献传递
尾水潜流湿地处理系统水力学特征与污染物分布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水力学特征是影响人工湿地运行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选用无植物、正粒径填充方式的潜流人工湿地作为研究对象,某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沉池出水作为处理对象,研究该人工湿地对氨氮、硝酸盐氮、总磷、COD等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以及各污染物的分布;同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湿地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其水力学性能,进而研究探讨水力学性能与污染物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正粒径填充方式的潜流人工湿地具有较高的水力学性能,对COD、硝酸盐氮、总氮的去除效果较好。污染物的去除主要集中在湿地前端,并且发现湿地前端区域污染物去除较快的方向与水流流速较快的方向基本一致。然而湿地中间区域污染物的分布受多重因素影响,水流因素不占主导。研究结果可以为提高人工湿地处理效率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禹浩彭书传王进许旭岳正波
关键词:潜流人工湿地计算流体力学水力学污染物
富里酸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富里酸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着土壤肥力和土壤环境,本文比较了不同p H、离子强度下,富里酸对土壤环境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究了高岭土对富里酸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吸附在高岭土上的富里酸可以改变高岭土的结构,与高岭土空白样相比,复合体的结构更加分散。高岭土的不同组分对富里酸的吸附容量不同,对富里酸不同官能团的亲和性也存在明显差异。富里酸在高岭土上的吸附及有机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的吸附作用,与烷基、芳香基团呈正相关。
李尚许旭陶巍禹浩
关键词:土壤环境高岭土富里酸
添加NaOH对水生植物固体厌氧发酵产甲烷的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提高木质纤维素生物质的甲烷产率,固体厌氧发酵以及预处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本研究以水生植物菹草为例,探讨了厌氧固体发酵同步碱处理提高甲烷产率的可行性。采用2种来源的微生物(厌氧污泥和牛粪),初始生物质浓度为20%TS(total solid,总固体重量),考察不同的NaOH添加量(基于反应体系总TS 0%、2.0%、3.5%和5.0%)对菹草厌氧发酵产气和固体水解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实验组相比,初始NaOH加入量为3.5%时,接种污泥和牛粪的实验组中甲烷总产量分别为787.1 mL和1 165.4 mL,与对照实验组相比(619.1 mL和834.8 mL),分别提高了27.1%和39.6%,而且接种牛粪的实验组中单位挥发性固体(VS)产甲烷率最高,为186.5 mL/g。对发酵后的木质纤维素残渣组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NaOH有助于促进菹草中纤维素及半纤维素的分解,以及木质素结构的破坏,从而提高了菹草厌氧发酵产气产甲烷效率。
许旭王进彭书传马丁岳正波
关键词:厌氧消化碱处理水生植物固体发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