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
- 作品数:1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185例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特异性自身抗体种类及类型与地塞米松疗效的相关性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 探讨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种类(GPⅡb/Ⅲa、GPⅠbα)及类型(IgG、IgM)对地塞米松疗效的影响.方法 185例ITP患者纳入研究,男61例,女124例,中位年龄42(18~83)岁.其中新诊断ITP 117例,持续性ITP 35例,慢性ITP 33例.入组患者接受地塞米松(40 mg/d×4 d)治疗,稳定后逐渐减量至5~10 mg/d维持3~4周.采用改良单克隆抗体俘获血小板抗原(MAIPA)法检测患者特异性自身抗体种类及类型,分析抗体种类及类型与地塞米松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①按抗体类型分组:IgG组:单一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单一抗GP Ⅰ bα抗体阳性、双抗体阳性、双抗体阴性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7.5%、50.0%、68.0%、72.3%,四组间抗体种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489,P=0.009).IgM组:单一抗GPⅡb/Ⅲa抗体阳性、单一抗GPIbα抗体阳性、双抗体阳性、双抗体阴性患者有效率分别为82.1%、71.4%、61.9%、68.9%,四组间抗体种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719,P=0.437).②按抗体种类分组:抗GP Ⅰ bα组:单一IgG抗体阳性、单一IgM抗体阳性、IgG+IgM双抗体阳性、IgG+IgM双抗体阴性患者有效率分别为52.4%、59.1%、76.5%、77.9%,抗体类型在四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811,P=0.013).抗GPⅡb/Ⅲa组:单一IgG抗体阳性、单一IgM抗体阳性、IgG+IgM双抗体阳性、IgG+IgM双抗体阴性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3.3%、71.0%、61.9%、68.9%,四组间抗体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74,P=0.719).结论 血小板特异性自身抗体为GP Ⅰ bα-IgG型的成人ITP患者对大剂量地塞米松冲击治疗的治疗反应较差.
- 陈洋葛健阮敏朱凌燕谢研研夏瑞祥倪合宇曾庆曙
-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自身抗体地塞米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