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保民

作品数:11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天津财经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5篇金融
  • 4篇金融机构
  • 3篇信用
  • 3篇银行
  • 3篇金融风险
  • 2篇信用风险
  • 2篇银行信用
  • 2篇银行信用风险
  • 2篇融资
  • 2篇商业银行
  • 2篇商业银行信用...
  • 2篇市商
  • 2篇评级
  • 2篇资信
  • 2篇资信评级
  • 2篇金融稳定
  • 2篇管理研究
  • 2篇风险金
  • 2篇高风险
  • 2篇高风险金融机...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银行...
  • 3篇天津财经大学

作者

  • 11篇郭保民
  • 1篇刘巍

传媒

  • 5篇中国金融
  • 2篇金融研究
  • 1篇华北金融
  • 1篇当代经济管理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对子”是反洗钱监管的有效途径
2011年
针对反洗钱工作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2009年提出在山西省开展金融机构反洗钱"结对子"活动,让反洗钱工作开展较好的机构与较差的机构结成"对子",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郭保民
关键词:反洗钱监管反洗钱工作金融机构中心支行
资信评级: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理性选择被引量:2
2007年
中小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最富成长性和贡献的部分,然而中小企业普遍面临的信用问题却成为制约其融资和发展的重要障碍。资信评级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其消除银企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克服信贷市场缺陷等方面的功能,将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瓶颈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规范资信评级的发展,不失为促进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种理性选择。
郭保民
关键词:中小企业资信评级融资
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工作的政策思考被引量:1
2005年
郭保民
关键词:高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市场环境变化资不抵债金融稳定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基于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视角
作为我国银行业体系的重要组成,城市商业银行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由于特殊的历史发展背景,城市商业银行无论是在业绩发展还是在信用风险的管理上都有别于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城市商...
郭保民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工作的难点及对策被引量:2
2004年
郭保民
关键词: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金融风险风险转移机制
壮大小额贷款组织 拓展民间融资渠道——山西省平遥县小额贷款公司运行一年调查与思考被引量:8
2007年
2005年12月27日,山西省在全国率先组建了平遥县晋源泰、日升隆两家小额贷款公司。小额贷款公司试点运行一年来,以服务“三农”经济为宗旨,以构建内部管理制度为重点,以简化贷款方式为手段,探索出民间资本回流农村的“平遥模式”,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评价。但作为新生事物,因缺乏政策上的扶持,小额贷款组织的市场主体身份定位模糊,不仅影响了有关方面进一步发展小额贷款组织的积极性,而且将制约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成果的转化。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平遥县小额贷款组织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调查,力求找出问题的成因,并探索巩固和扩大小额贷款组织这一重大金融改革成果的有效路径。
郭保民
关键词:小额贷款民间融资渠道
市场运作求发展 协调机制显成效--山西省信用评级工作的基本情况及主要做法
2008年
2007年以来,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坚持“行政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搭建与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评级机构之间的沟通、合作平台,推动山西省资信评级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全年共在全省组织推荐参加资信评级企业和担保机构2068户,评定级别2023户,比2006年翻了一番,充分发挥了征信市场的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作用,有效解决了银企间信息不对称问题,受到社会各方的普遍认可。
郭保民
关键词:信用评级工作资信评级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现跨越式发展人民银行
我国煤炭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效应的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2004年~2009年中国煤炭业上市公司并购中小型煤炭企业的19个样本数据,对煤炭企业并购的市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在并购主体宣布并购重组的[-20,20]窗口期内,投资者获得了显著为正的累计超额回报,表明投资者对并购事件给予了积极的评价,原因很可能是煤炭业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并购能够大大提升企业资源配置的效率。
郭保民刘巍
关键词:并购
论高风险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被引量:10
2006年
金融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该行业与生俱来的风险性。个体金融风险如不及时得到化解,非常可能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并最终引发系统性风险。因此,对资不抵债的高风险金融机构实施市场退出,是净化金融市场,保证金融体系健康、稳健发展的重要手段。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探索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高风险金融机构的顺利退出。本文结合我国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工作实际,论述了市场退出的重要意义、近年来总结出的基本经验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并针对性地就市场退出工作应把握的原则、注意事项等提出政策性建议。
郭保民
关键词:金融稳定金融风险
中国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
郭保民
关键词:巴塞尔协议城市商业银行信用风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