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
星期五
|
欢迎来到青海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文闯
作品数:
6
被引量:39
H指数:2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交通运输工程
更多>>
合作作者
穆卫东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王润泽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罗利芳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张琰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王鲁博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期刊文章
1篇
会议论文
领域
6篇
医药卫生
1篇
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3篇
螺钉
3篇
骨折
2篇
植骨
2篇
骨髓炎
1篇
单边外固定
1篇
单边外固定架
1篇
蛋白
1篇
蛋白多糖
1篇
导航
1篇
等中心
1篇
电生理
1篇
电生理学
1篇
电生理研究
1篇
延长术
1篇
腰骶
1篇
腰骶丛
1篇
植骨治疗
1篇
神经电
1篇
神经电生理
1篇
神经电生理研...
机构
6篇
山东大学
1篇
滨州医学院附...
1篇
山东中医药大...
1篇
聊城市人民医...
作者
6篇
穆卫东
6篇
范文闯
5篇
王润泽
4篇
罗利芳
3篇
王鲁博
3篇
张琰
1篇
张磊
1篇
徐鹏
1篇
张寿涛
1篇
刘志勇
1篇
毕玉梅
1篇
罗丽芳
传媒
4篇
中华创伤杂志
1篇
齐鲁医学杂志
年份
1篇
2018
3篇
2016
2篇
2015
共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联合白体植骨治疗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
被引量:32
2016年
目的探讨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联合自体植骨治疗下肢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股骨或胫腓骨骨折术后慢性骨髓炎患者18例,均行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治疗,其中9例在骨搬移后行自体髂骨植骨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术。采用骨愈合指数(BHI)评估新生骨的骨化情况,采用Paley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0-24个月,平均13.5个月。均愈合良好及感染彻底控制,总的愈合时间(46.3±10.3)周,其中行自体髂骨植骨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患者临床愈合时间更短[(41.4±10.4)周](P〈0.05)。从骨搬移至去除外固定架的治疗周期为(42.9±13.0)周,而自体髂骨植骨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患者为(34.7±11.8)周(P〈0.01);总BHI为(1.9±0.6)m/cm,自体髂骨植骨钢板或髓内钉内固定患者BHI为(1.4±0.4)m/cm(P〈0.01)。根据Paley评分标准,骨性结果:优15例,良3例;功能结果:优9例,良6例,一般3例。5例存在钉道问题,3例钉道处骨感染,2例延迟愈合,3例关节僵硬,5例调整固定针,其中3例畸形愈合。结论单边外固定架骨搬移技术是治疗创伤性慢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术可有效缩短外固定时问及总愈合时间。
刘军
罗利芳
张寿涛
王鲁博
张琰
范文闯
王润泽
穆卫东
关键词:
骨髓炎
骨延长术
重建钢板+空心螺钉Ⅰ期治疗髋臼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2
2018年
髋臼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临床较少见,仅占髋臼骨折总发病率的1.2%-1.6%。对髋臼合并股骨颈骨折的报道国外仅见少量个案报道,多为交通伤、高处坠落伤等高能量损伤所致,病情严重,若得不到有效治疗会导致股骨头缺血坏死、创份胜关节炎,甚至危及生命。目前对于其治疗方法也存在着很大争议。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2012年2月-2014年3月应用重建钢板+空心螺钉Ⅰ期治疗12例髋臼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手术治疗效果。
余也
张钦
王润泽
范文闯
穆卫东
王鲁博
张琰
关键词:
同侧股骨颈骨折
髋臼骨折
空心螺钉
重建钢板
股骨头缺血坏死
高能量损伤
Iso-C3D导航引导下经椎弓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
目的讨论Iso-C3D导航引导下经椎弓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so-C3D导航引导下经椎弓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颈椎骨折的患者13例,均为男性,年龄3...
罗利芳
范文闯
王润泽
余也
闫齐
王鲁博
张琰
穆卫东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颈椎骨折
导航
椎弓根螺钉固定
植骨
Decorin抑制骨髓炎所致骨骼肌过度纤维化机制研究进展
2016年
慢性骨髓炎时骨骼肌受炎性因子的持续刺激而发生过度纤维化,导致瘢痕形成,修复极度困难。近年来对骨骼肌纤维化机制的研究显示,多种细胞和系列调控分子参与该过程,根据其发生过程多种方法被用于瘢痕再治疗。核心蛋白多糖(Decorin)是肌肉、皮肤、软骨、韧带、肝、肾等组织细胞外基质中的小分子蛋白多糖,主要通过与转化生长因子-β及Ⅰ型胶原的作用来抑制纤维化的进程,广泛用于瘢痕的治疗。本文就Decorin抑制骨髓炎所致骨骼肌过度纤维化机制进行综述。
王润泽
范文闯
罗丽芳
穆卫东
关键词:
核心蛋白多糖
细胞外基质
骨髓炎
纤维化
山羊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模型的建立及神经电生理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建立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动物模型,并利用神经电生理技术,判断骶丛神经在骨盆不同移位方向及距离时的损伤程度,探讨移位方向和距离与骶丛神经损伤的关系。方法选择山羊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A组(骨盆纵向移位)、B组(骨盆侧方移位)、C组(骨盆背侧移位),每组8只;另正常组为骨盆移位前的所有山羊数。暴露山羊左侧L6、S1神经根及坐骨神经起始段,分别与引导电极和刺激电极连接,以1圈/s(1圈=0.25mm)速度牵拉骨盆,建立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模型。当骨盆移位距离分别为0,0.5,1.0cm时,记录山羊L6、S1神经的阈电位、最大刺激电位、峰峰值和潜伏期。结果随着骨盆牵拉距离的增大,三组神经阈电位、最大刺激电位、潜伏期均呈逐渐增加趋势,而峰峰值均呈逐渐降低趋势。骨盆不同方向移位0.5cm时,A组神经阈电位、潜伏期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峰峰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最大刺激电位较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除峰峰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外,其余电生理信号均发生改变,但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所有电生理信号变化均不明显。骨盆不同方向移位1.0cm时,A、B组神经阈电位、最大刺激电位、潜伏期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峰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C组除潜伏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外,其余电生理信号均不同程度发生改变,但较正常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三组电生理信号变化幅度比较,A组最明显,B组次之,C组最小。结论山羊不稳定骨盆骨折致骶丛神经牵拉损伤后,骨盆纵向移位时,骶丛神经牵拉损伤程度最严重。
范文闯
徐鹏
张磊
王润泽
罗利芳
穆卫东
关键词:
骨盆
腰骶丛
电生理学
等中心C形臂三维导航辅助下经皮双螺钉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结合等中心C形臂(Iso-c)三维计算机导航技术,在尸体骨盆标本上模拟双螺钉置入耻骨联合,获得双螺钉置人耻骨联合的进钉角度,置入螺钉后行局部解剖研究及影像学检查,验证螺钉通道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取成年防腐尸体标本15具,其中男8具,女7具。制作防腐尸体骨盆标本,在Iso—c三维导航辅助引导下,在耻骨联合模拟螺钉置入,得出进钉点及安全通道。在骨盆标本上置入双螺钉,行局部解剖学研究,逐层显露耻骨联合周围神经血管,测量2枚螺钉各进出钉点与同侧精索、股动静脉、股神经、闭孔动静脉及其神经等结构的距离。完全去除周围软组织,只保留骨盆骨性结构,测量螺钉的进钉角度与长度。所有标本在x线及cT下行影像学检查,进一步验证双螺钉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可行性。结果第1枚螺钉进钉点为一侧耻骨结节与耻骨上支的移行处,螺钉与水平面夹角男为(7.7±1.9)°,女为(8.1±1.7)°;与冠状面夹角男为(7.8±1.8)°,女为(7.7±2.0)°。第2枚拉力螺钉的进钉点为对侧耻骨结节与耻骨上支移行处,螺钉与水平面角度男为(30.6±4.0)°,女为(30.8±3.4)°;与冠状面角度男为(9.1±3.0)°,女为(9.24-3.3)°。结论应用三维计算机导航技术,获取双螺钉置入耻骨联合安全通道的方法可靠;经皮双螺钉治疗耻骨联合分离是可行的。
刘志勇
毕玉梅
鲁嘉良
范文闯
罗利芳
穆卫东
关键词:
耻骨联合分离
骨钉
解剖学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