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刚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9H指数:6
- 供职机构:黄石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ERCP/EST术后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时机选择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评价ERCP/EST术后2周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1月后行LC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的差异,探讨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外科治疗的临床选择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9月至2012年7月我院104例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患者,均成功行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Oddi's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RCP/EST,经胆道造影证实无胆总管结石残留后,择期行LC。其中52例2周内行LC患者(A组),52例1月后行LC(B组)。对两组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总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9,>0.05);B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A组(χ2=3.47,P<0.05);A组总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B组(χ2=2.02,1.97,P<0.05)。结论 ERCP/EST术后尽早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胆总管结石并胆囊结石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但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时间。
- 胡刚计勇湛汇
- 关键词: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
- 反义miR-22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 2015年
- 目的探讨微小 RNA(miRNA)miR-224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对体外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2月至2014年3月行手术治疗的134例结肠癌和癌旁组织标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标本中 miR-224表达情况;对人结肠癌细胞 SW480进行 miR-224反义寡核苷酸转染并培养,利用克隆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 miR-224反义寡核苷酸对 SW480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利用 Real-time PCR 和 Western blot 法对不同转染组细胞中 Bcl-2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miR-224在结肠癌组织中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05);反义 miR-224组人结肠癌 SW480细胞克隆形成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细胞凋亡指数则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反义 miR-224组细胞 Bcl-2相对表达量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miR-224在结肠癌组织中呈高表达,减少 miR-224表达可抑制结肠癌细胞增殖,并加速细胞凋亡,有可能成为结肠癌早期发现及基因治疗的新靶位。
- 胡刚湛汇
- 关键词:结肠癌反义寡核苷酸技术细胞增殖
- 脑-心双死亡与脑死亡供肝移植的疗效比较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脑-心双死亡(DBCD)与脑死亡(DBD)不同捐献模式对肝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1月至2014年7月实施的38例器官捐献成人肝移植临床资料,其中DBCD 28例、DBD 10例.分析DBCD、DBD两组受者供肝移植术中、术后情况.主要观察终点是两组术后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早期移植肝功能不全、胆道或肝血管早期并发症(<30 d)的发生以及术后1年移植物和受者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均未出现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DBCD组术后发生早期移植肝功能不全9例,胆管狭窄4例,胆漏2例,肝动脉夹层动脉瘤1例;DBD组术后发生早期移植肝功能不全2例,胆管狭窄3例.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BCD组有1例因术中、术后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术后1年DBCD组移植物及受者生存率(95.7%)与DBD组(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CD供肝移植疗效良好,可取得与DBD供肝移植类似的效果.
- 毕方方甄作均陈焕伟吴志鹏李清汉许鹏杰计勇胡刚
- 关键词:脑死亡器官捐献肝移植
- 当归芍药散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疗效观察被引量:20
- 2016年
- 目的观察左旋维生素C联合当归芍药散治疗女性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女性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左旋维生素C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芍药散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2周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2周后,2组患者色斑面积以及颜色明显改善(P均<0.05),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更为显著(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与雌二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当归芍药散联合左旋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雌激素以及α-黑色素细胞刺激素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湛汇胡刚毛辉石年
- 关键词:当归芍药散黄褐斑
-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10
- 2013年
- 肝脏受到感染后,常易继发细菌性肝脓肿。细菌性肝脓肿系由细菌经过胆道、肠道等多种途径所导致的肝内化脓性感染,胆道感染、胆结石、血行感染或肝外伤等皆可引起。随着治疗方案的进一步规范及高效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上述原因导致的肝脓肿发病率呈逐渐下降趋势。
- 胡刚甄作均
- 关键词:糖尿病细菌性肝脓肿
- 重组血管内皮抑素对胃低分化腺癌患者血清VEGF和DLL4的影响及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胃癌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以低分化腺癌为主,预后较差。近年来研究显示,低分化腺癌病变进展时血清中多种蛋白升高,其中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Delta样配体4(delta like ligand 4,DLL4)的升高关注最多[1,2]。VEGF是血管生成的促进因子,可以引起肿瘤间质血管生成增多,使肿瘤血供多,生长增快。DLL4是Notch信号通路的重要配体,可以促进肿瘤瘤间质血管生成增多,使肿瘤血供多,生长增快。
- 胡刚湛汇胡如进
- 关键词:低分化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甲状腺患者术中实时喉上神经外侧支监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喉上神经损伤是一种甲状腺手术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可达15%左右,其中喉上神经外侧支(EBSLN)损伤后可诱发同侧环甲肌瘫痪,引起声带松弛、声音嘶哑以及音调降低等,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1]。我院在甲状腺手术中实施喉上神经外侧支监测、定位和保护,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胡刚湛汇胡如进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神经损伤
- 胰蛋白酶原激活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临床诊断价值及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胰蛋白酶原激活肽( TAP)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价值,并观察TAP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胰腺炎患者89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5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44例,32例排除胰腺炎的急腹症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在入院6 h内采集血液使用ELISA试剂盒检查TAP值,同时观察胰腺炎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例数;采用ROC曲线分析TAP对胰腺炎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对轻症急性胰腺炎及其并发症的判别价值。结果3组患者的TAP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以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值最大;ROC曲线分析显示,以 TAP 值2.78 nmol/L 作为判别标准,TAP 诊断胰腺炎的灵敏度为88.8%、特异性为100%、准确性为91.7%;以 TAP 值8.55 nmol/L 作为判别轻症与重症急性胰腺炎,灵敏度为92.9%、特异性为95.2%、准确性为88.7%;以TAP值11.20 nmol/L作为并发症的判别,灵敏度为75.0%、特异性为90.4%、准确性为82.2%。结论 TAP在早期可用于诊断胰腺炎,尤其对诊断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重要的价值,同时TAP还可用于评价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
- 胡刚湛汇胡如进
- 关键词:胰蛋白酶原激活肽重症急性胰腺炎ROC曲线
- LGR5与肝癌上皮间质转化的关系
- 2019年
- 目的:研究LGR5与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SP法),分别检测20例原发性肝癌组织、20例癌旁组织及14例正常肝组织中LGR5、E-钙黏蛋白(E-CAD)及N-钙黏蛋白(N-CAD)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原发性肝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LGR5、E-CAD、N-CAD的表达:在20例肝癌组织中,LGR5、E-CAD、N-CAD的阳性表达分别为15例(75%)、7例(35%)及16例(80%)。在20例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11例(55%)、11例(55%)及11例(55%)。在14例正常肝组织中,阳性表达分别为4例(29%)、11例(79%)及4例(29%)。统计分析表明,LGR5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P<0.05)。而E-CAD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则明显低于癌旁及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P<0.05)。同时,N-CAD在肝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及正常组织(P<0.05)。LGR5、E-CAD、N-CAD在原发性肝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LGR5的表达与患者术前肝功能有关(P<0.05),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分级、HBV、肝硬化、甲胎蛋白(AFP)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E-CAD、N-CAD的表达与术前肝功能、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TNM分期、HBV、肝硬化、甲胎蛋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相关性分析结果:E-CAD、N-CAD表达呈负相关(r=-0. 999,P <0. 05)。而LGR5与E-CAD表达呈负相关(r=-1. 00,P <0. 05),与N-CAD的表达呈正相关(r=0. 998,P <0. 05)。结论:原发性肝癌中存在明显的上皮间质转化现象。LGR5与原发性肝癌侵袭转移过程中上皮间质转化有关。
- 余国政胡刚刘勤柯立池张丽君周静胡如进夏林
- 关键词:LGR5原发性肝癌上皮间质转化
- 不同淋巴结清除术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PTH及血清钙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探讨不同淋巴结清除术式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术后PTH及血清钙的影响。14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随机分为中央区清除组(n=73)和同侧改良清除组(n=73),中央区清除组患者行甲状腺一侧叶、峡部全切,同时行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同侧改良清除组患者行甲状腺一侧叶、峡部全切,同时行同侧颈部淋巴结改良清除术。分别于术前(T0),术后1 d(T1)、3 d(T2)、7 d(T3)、14 d(T4)对2组患者甲状旁腺素和血清钙水平进行检测,比较2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低血清钙发生情况。中央区清除组患者术后各时相点PTH和血清钙水平均高于同侧改良清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T1~T4时相点PTH浓度均降低(P〈0.05),中央区清除组患者T1~T2时相点血清钙浓度均降低(P〈0.05),同侧改良清除组患者T1~T4时点血清钙浓度均降低(P〈0.05);中央区清除组患者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血清钙发生率分别为12.3%和9.6%,均低于同侧改良清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降低对甲状旁腺的影响,减少低血清钙的发生,效果优于同侧颈部淋巴结改良颈清除术。
- 胡刚湛汇
- 关键词:淋巴结清除术甲状旁腺素血清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