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华龙
- 作品数:13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瑞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333工程”培养资金资助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顺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 探讨顺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3年12月,对5例外伤导致的足踝部皮肤坏死并缺损患者,采用顺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最大为7.0cm×9.0cm,最小为4.0cm×6.0cm。结果术后5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3~18个月,平均10个月,皮瓣质地柔软、不臃肿,外观满意,足踝部功能未见明显影响。结论应用顺行胫后动脉穿走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安全、实用的术式。
- 刘跃飞巨积辉吕文涛蓝波许华龙侯瑞兴
- 关键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 甲皮瓣、第二趾侧方皮瓣修复拇指烧伤后缺损
- 目的:探讨同蒂拇趾甲皮瓣联合第二趾侧方皮瓣在修复拇指烧伤后末节指体缺损中应用及疗效.方法:对6例拇指烧伤后末节缺损患者,入院时间:伤后6月~ 24月,平均14月,应用吻合血管的同蒂拇趾趾甲皮瓣联合第二趾侧方皮瓣方法修复,...
- 李雷巨积辉崔龙杰许华龙吴海林
- 关键词:趾甲皮瓣皮瓣缺损伤
- 同蒂趾背甲皮瓣、趾侧方皮瓣修复拇手指末节缺损
- 目的:探讨同蒂趾背甲皮瓣、趾侧方皮瓣在修复拇手指末节缺损中应用及疗效。方法:对12例拇手指末节缺损患者,应用吻合血管的同蒂趾背甲皮瓣、趾侧方皮瓣方法修复,趾背甲皮瓣及趾侧方皮瓣供区均采用游离植皮。结果:12例12指,趾背...
- 李雷巨积辉崔龙杰许华龙吴海林
- 关键词:皮瓣缺损伤
- 游离足第二跖趾半关节修复拇指掌指关节远端关节损伤
- :探讨游离足第二趾跖趾半关节修复拇指掌指关节远端关节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5指拇指近节基底部掌指关节损伤,应用游离足第二跖趾半关节进行移植修复,足部供区行残端修整术.结果:5例5指再造关节及供区均一期成活,6~8...
- 李雷巨积辉崔龙杰许华龙
- 拇趾甲皮瓣与第2足趾侧方皮瓣同蒂修复电烧伤后拇指缺如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同蒂拇趾甲皮瓣联合第2足趾侧厅皮瓣修复拇指电烧伤后末节指体缺如的效果。方法2008年3月—2010年12月,笔者单位应州同蒂拇趾甲皮瓣联合第2足趾侧方皮瓣修复6例电烧伤后拇指末节指体缺如患者。拇趾甲皮瓣切取面积为2.0cm×1.5cm~2.0cm×2.0cm,覆盖缺损拇指背侧;第2足趾侧方皮瓣切取面积为2.5cm×2.0cm~2.5cm×2.5cm,覆盖缺损拇指掌侧。供区均采用自体游离腹部全厚皮片覆盖。结果术后6例6指皮瓣均成活,1例足供区植皮部分坏死,经换药愈合。术后随访6~36个月,指甲生长良好,指腹感觉恢复较佳,足部供区植皮无破溃,足部功能无影响。结论采用同蒂拇趾甲皮瓣联合第2足趾侧方皮瓣修复拇指电烧伤后末节指体缺如,外形及功能恢复均可,是修复该类损伤的较佳选择。
- 李雷巨积辉崔龙杰许华龙
- 关键词:外科皮瓣创面修复
- 游离足第二跖趾半关节修复拇指掌指关节远端关节损伤
- [目的]探讨游离足第二趾跖趾半关节修复拇指掌指关节远端关节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 例5 指拇指近节基底部掌指关节损伤,应用游离足第二跖趾半关节进行移植修复,足部供区行残端修整术。[结果]5 例5 指再造关节及供区...
- 李雷巨积辉崔龙杰许华龙
- 关键词:外科皮瓣半关节
- 游离足第二跖趾半关节修复拇指掌指关节远端关节损伤
- 目的 探讨游离足第二趾跖趾半关节修复拇指掌指关节远端关节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5 例5 指拇指近节基底部掌指关节损伤,应用游离足第二跖趾半关节进行移植修复,足部供区行残端修整术。结果 5 例5 指再造关节及供区均一期...
- 李雷巨积辉崔龙杰许华龙
- 关键词:外科皮瓣半关节
- 游离足第二跖趾半关节修复拇指掌指关节远端关节损伤
- 目的:探讨游离足第二趾跖趾半关节修复拇指掌指关节远端关节面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例5指拇指近节基底部掌指关节损伤,应用游离足第二跖趾半关节进行移植修复,足部供区行残端修整术。结果:5例5指再造关节及供区均一期成活,6...
- 李雷巨积辉崔龙杰许华龙
- 关键词:外科皮瓣半关节
- 顺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 目的:探讨顺行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经验.方法:对5例外伤导致的足踝部皮肤坏死缺损患者,采用顺行胫后动脉皮瓣进行修复,切取皮瓣面积最大为9cm×7.0cm,最小为6.0cm×4.0cm.结果:5例皮瓣全部成...
- 刘跃飞巨积辉吕文涛蓝波许华龙侯瑞兴
- 关键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
- 不同形式的3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疗效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 总结分析3种不同形式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足踝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对26例外伤导致的足踝部皮肤坏死缺损患者,采用3种不同形式的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转位修复,其中顺行穿支皮瓣5例,螺旋桨穿支皮瓣5例,逆行穿支皮瓣16例,皮瓣切取面积最大为15cm×8cm,最小为6cm×4cm。结果 22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坏死经换药2周后行植皮修复,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等处理后1-2月瘢痕愈合,术后随访3-36个月,平均10个月,25例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1例皮瓣坏死植皮后瘢痕增生明显,5例皮瓣轻度臃肿,足踝部功能未见明显影响。结论 依据足踝部创面特点采用3种不同形式的胫后动脉穿支皮瓣转位修复,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
- 刘跃飞巨积辉蓝波许华龙唐林峰侯瑞兴
- 关键词:胫后动脉穿支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