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翼

作品数:3 被引量:2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篇地貌
  • 1篇地貌特征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面沉降监测
  • 1篇短基线
  • 1篇油气开采
  • 1篇探地
  • 1篇探地雷达
  • 1篇全新世
  • 1篇现代黄河三角...
  • 1篇蒙特卡洛模拟
  • 1篇海岸
  • 1篇海岸地貌
  • 1篇贝壳堤
  • 1篇STAMPS
  • 1篇INSAR
  • 1篇INSAR技...

机构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作者

  • 3篇刘艳霞
  • 3篇黄海军
  • 3篇张翼
  • 2篇刘一霖
  • 1篇毕海波
  • 1篇罗亚飞

传媒

  • 2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第四纪研究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渤海西南岸全新世最大海侵界线及其地貌特征被引量:17
2015年
结合钻孔与探地雷达探测古海相层尖灭点的测量方法与图像处理原则,本研究在沿渤海西南岸分布的8个相关钻孔附近开展了探测,经图像处理、与钻孔对比分析以及在特征位置钻探浅钻的方式,获得了5处最大海侵尖灭点的位置、地层剖面形态以及高程等信息。结合6kaB.P.、2kaB.P.左右和现代黄河流路变迁史及沿岸贝壳堤分布情况,揭示了最大海侵时期小清河向北至漳卫新河范围主要为古黄河形成的广阔三角洲潮滩地貌,海侵线远离海岸线深入内陆,其上的贝壳堤形成主要与黄河流路变迁相关;而渤海湾西南岸黄骅、沧州附近及以北主要为沼泽一渴湖一沙坝海岸地貌特征,海侵线由渴湖的陆侧边缘向海逐渐推进,沿岸分布的6kaB.P.左右贝壳堤的形成则是基于沿岸堤,并伴随风暴作用发育而来。莱州湾南岸依据埋藏古河道古湖泊的分布情况,推断该区全新世最大海侵前后具有与现代相似的海岸地貌特征,海侵时,海水直抵当时最大高潮线附近,使得海岸线与海侵线几乎相当。依据剖面地形校正结果可知,最大海侵时,海水侵入内陆至现代地表高程5.8-10.3m范围,后期新构造运动造成的隆起与下沉的区域差异,使得不同区域海侵层高程发生相应的变化,该结果为进一步估算海平面变化提供重要基础。
刘艳霞黄海军董慧君祁雅莉张翼
关键词:贝壳堤
蒙特卡洛模型在现代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压实速率模拟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7年
在进行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固结压实研究中,过去传统的方法通常基于钻孔和剖面,进行局部计算分析。为克服钻孔分布不均的局限性需研究整个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浅层沉积物的压实沉降特征,基于1987年黄河三角洲地区综合工程地质勘察获取的钻孔资料,采用了数学地质中的蒙特卡洛方法,结合土力学的分层总和法对整个现代黄河三角洲浅层沉积物的压实速率进行模拟,并分析了压实模拟的具体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浅层沉积物的90%累积概率(P90)的压实速率变化范围为0.18~9.07mm/a,影响模拟沉积层的压实速率主要因素为沉积物的初始孔隙比、压缩系数和平均沉积速率,上述要素均与压实速率呈显著正相关,软土层应是浅沉积地层压实沉降的主要贡献层。提出按照时间序列分别对不同流路时期叶瓣进行模拟,更符合现代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沉积环境和历史,并对比23个地面沉降水准监测数据,定量分离了浅层沉积物固结压实分量,其约占沉降总量的13%。
张翼黄海军刘艳霞刘一霖
关键词:蒙特卡洛模拟现代黄河三角洲
短基线集InSAR技术用于黄河三角洲地面沉降监测与人为因素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利用2007—2010年间存档的30景Envisat ASAR数据,运用SBAS技术对黄河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进行全面具体监测,获取黄河三角洲地区地表形变特征场,分析了典型沉降区形变时间序列特征,结合相关资料对三角洲地区地面沉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人类活动(地下水抽取、油气开采与工程建筑等)是造成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油田区地表形变范围与断层存在一定相关性。
刘一霖黄海军刘艳霞毕海波张翼罗亚飞
关键词:地面沉降STAMPS油气开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