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术后
  • 2篇切除
  • 2篇瘢痕
  • 2篇META分析
  • 1篇动静脉
  • 1篇引流
  • 1篇印戒细胞
  • 1篇印戒细胞癌
  • 1篇愈合
  • 1篇预后
  • 1篇肉毒
  • 1篇肉毒毒素
  • 1篇肉毒毒素注射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方式
  • 1篇术后放疗
  • 1篇皮瓣
  • 1篇皮肤
  • 1篇切除术
  • 1篇切除术后

机构

  • 6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6篇常宁
  • 3篇赵春临
  • 3篇魏志茹
  • 3篇李广帅
  • 3篇刘林嶓
  • 2篇胡晓颖
  • 2篇余洋
  • 1篇丁朝辉
  • 1篇张红雨

传媒

  • 3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胃印戒细胞癌预后及手术方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胃印戒细胞癌(SRCC)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手术切除范围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4年12月于我院行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180例SR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将180例患者按手术切除范围不同分为全胃切除组(n=70)和部分胃切除组(n=110),应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脉管神经浸润显著影响患者3年生存期(P<0.05);年龄、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手术方式、T分期、N分期均极显著影响患者生存期(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分期、N分期及手术方式是胃印戒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180例患者的3年总体生存率为62.8%,其中全胃切除组3年生存率为45.7%,明显低于部分胃切除组3年生存率71.8%,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P<0.05)。分层分析显示,TNMⅠ、Ⅱ期患者,手术方式与预后未见明显相关(P>0.05);TNMⅢ期患者,全胃切除组预后较差(P<0.05)。结论高龄、进展T分期、进展N分期、全胃切除是胃印戒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在保证R0切除的基础上,部分胃切除术能降低胃印戒细胞癌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预后水平。
常宁赵春临张红雨丁朝辉李育林
关键词:全胃切除预后
瘢痕疙瘩切除术后放疗分割剂量对复发率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瘢痕疙瘩切除术后放疗分割剂量对复发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NKI、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每个数据库创建至2015年5月,纳入瘢痕疙瘩切除术后放疗分割剂量对复发率影响的试验。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瘢痕疙瘩的复发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07),OR=0.30(0.15,0.60)。结论:瘢痕疙瘩切除术后行大分割剂量放疗,瘢痕疙瘩复发率较低。
李广帅常宁魏志茹胡晓颖刘林嶓
关键词:META分析术后放疗复发率瘢痕疙瘩
深在性囊性胃炎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深在性囊性胃炎(GC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7例GC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治疗及病理特点。结果7例患者均无胃部手术史及相关疾病家族史,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其中腹部疼痛不适4例,腹胀2例,进食哽噎感1例,合并纳差者2例,恶心、呕吐者1例。6例患者行超声内镜检查,镜下表现均为单发隆起,部分内部可见不均匀回声影。病变位于胃窦4例,位于胃体2例,位于胃底1例。5例行增强CT扫描的患者中病变处动脉期未见明显增强,静脉期可见不均匀强化,其中1例提示胃壁增厚,4例可见结节状突向胃腔。7例患者中,3例行外科手术局部切除,3例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1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术后病理中1例合并低级别上皮内瘤变,1例合并异位胰腺,1例累及固有肌层。结论GCP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CT联合超声胃镜检查能为诊断提供参考,术前评估病变范围较小未突破黏膜下层者可行内镜下治疗,对于累及肌层及以下或伴有恶性成分的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
余洋赵春临常宁何远航李育林孙阳
应用肌皮瓣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慢性皮肤放射性溃疡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应用肌皮瓣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技术修复慢性皮肤放射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采用肌皮瓣联合VSD技术修复慢性皮肤放射性损伤6例,臀大肌肌皮瓣3例,胸大肌肌皮瓣2例,腹直肌肌皮瓣1例。结果:采用肌皮瓣联合VSD术,6例患者移植皮瓣均成活、愈合。术后随访6月~3年,无溃疡复发或形成新的溃疡。结论:肌皮瓣血供丰富,组织量大,充填效果及外观良好,围手术期联合VSD技术清洁创面,促进肉芽生长,同时清除创面内渗液及液化组织,是修复严重放射性溃疡和功能重建行之有效的方法。
魏志茹李广帅胡晓颖常宁刘林嶓
关键词:放射性溃疡负压封闭引流肌皮瓣
肠系膜上动静脉瘘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2019年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静脉瘘(SMAVF)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以"肠系膜上动静脉瘘"、"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iovenous fistula"为关键词,从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并收集关于SMAVF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结果共收集国内外文献报道的88例SMAVF患者和1例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SMAVF患者。89例患者:女30例(33.7%),男59例(66.3%),发病中位年龄42岁;先天性病因6例(6.7%),后天性病因83例(93.3%);后天性因素中包括创伤28例(32.5%),手术55例(61.8%)。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46.1%)。诊断SMAVF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为DSA(86.8%)。治疗SMAVF的主要方式为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分别占44.3%(39/88)、46.6%(41/88)。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的好转率分别为89.7%(35/39)、85.4%(35/41)。未经正规治疗的5例患者全部死亡。结论 SMAVF好发于男性,病因包括先天性和后天性,其中后天性因素主要包括手术和创伤。SMAVF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痛。DSA是诊断SMAVF的常用方法。治疗SMAVF的主要方式为外科手术和介入治疗,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预后差。
李育林赵春临何远航孙阳毛浩勋常宁余洋
术后行肉毒毒素注射对切口愈合效果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系统评价术后行肉毒毒素注射对切口愈合效果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CNKI、VIP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每个数据库创建至2015年8月,纳入术后行肉毒毒素注射与行安慰剂注射的随机对照试验。提取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研究,Meta分析结果示,术后行肉毒毒素注射对切口愈合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001),OR=3.31[2.05,5.35]。结论:术后行肉毒毒素注射对切口愈合效果有积极意义。
常宁李广帅刘林嶓魏志茹
关键词:META分析肉毒毒素切口愈合瘢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