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波

作品数:53 被引量:204H指数:8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十二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2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4篇肝炎
  • 21篇肝硬化
  • 14篇乙型
  • 13篇乙型肝炎
  • 13篇静脉
  • 13篇病毒
  • 11篇曲张
  • 10篇静脉曲张
  • 9篇细胞
  • 9篇慢性
  • 7篇食管
  • 7篇出血
  • 6篇乙肝
  • 6篇淋巴
  • 6篇淋巴细胞
  • 6篇慢性乙型
  • 6篇肝炎患者
  • 6篇病理
  • 5篇毒性肝炎
  • 5篇胃静脉曲张

机构

  • 27篇解放军第30...
  • 11篇解放军第三〇...
  • 11篇解放军302...
  • 5篇军医进修学院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解放军第三0...
  • 1篇解放军医学院

作者

  • 53篇金波
  • 34篇李捍卫
  • 17篇孟繁平
  • 15篇申力军
  • 14篇马雪梅
  • 14篇韩军
  • 14篇张文辉
  • 13篇吴勤
  • 10篇李莉
  • 8篇向璐
  • 8篇王新真
  • 8篇刘亭亭
  • 7篇向轶
  • 6篇张敏
  • 6篇苏海滨
  • 6篇楚金东
  • 6篇王艳玲
  • 6篇吴立兵
  • 5篇高银杰
  • 5篇段学章

传媒

  • 13篇传染病信息
  • 4篇中华实验和临...
  • 3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中国内镜杂志
  • 2篇肝脏
  • 2篇中华保健医学...
  • 2篇解放军医学院...
  • 2篇第五届全军器...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人民军医
  • 1篇军医进修学院...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解放军医院管...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5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胱抑素C诊断乙型肝炎肝硬化肾功能早期损害的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 Cys C)对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7年7月于我中心住院诊治的血清CRE <1.5 mg/dl的乙肝肝硬化患者55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绘制血清Cys C诊断肾功能早期损害的ROC曲线。结果血清Cys C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of end stage liver disease, MELD)评分呈正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呈负相关;血清Cys C、MELD评分及年龄是乙肝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ROC曲线提示血清Cys C敏感诊断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建议值为1.16 mg/L。结论血清Cys C可作为临床上乙肝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早期损害诊断指标,其诊断效能在乙肝肝硬化不同阶段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申力军申力军楚金东马雪梅金波李莉李莉迟春生毕茜刘博刘博陈素明陈素明吴勤于晓莉李捍卫
关键词:乙型肝炎肝硬化胱抑素C肾功能损害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Ⅰ型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Ⅰ型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1,DC1)、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学特点进行研究。方法对1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18名健康献血员外周血进行DC1分离、体外诱导培养及特异性DC1表面标志测定,同时对患者淋巴细胞亚群及各项生化指标和病毒载量进行检测,并对部分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进行比较。结果体外培养可诱导出大量的DC1。表达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DC1表面的共刺激分子(CD80、CD86、CD1a)及MHC-Ⅱ类分子(HLA-DR)的水平均明显降低(患者分别为14.82%±13.32%、18.68%±13.76%、6.33%±4.98%和29.14%±14.00%;正常人分别为76.46%±12.25%、84.38%±9.72%、89.56%±8.96%和92.47%±9.34%),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CD4+T淋巴细胞数量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01)、CD8+T淋巴细胞数量降低(P<0.01),CD4+/CD8+比值高于健康人(P<0.001),CD16+56+NK细胞低于健康人水平(P<0.01);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LT值与DC1数量、HBV DNA水平与DC1数量之间均存在负相关趋势;3例完成6个月α-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体外诱导培养产生的DC1数量均升高。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DC1功能低下可能是HCV持续感染和免疫耐受的重要原因之一。HCV持续感染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发生变化,加重了丙型肝炎的慢性化。
金波王慧芬王福生李捍卫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478例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急诊内镜治疗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回顾分析急诊内镜治疗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疗效。方法 478例次肝硬化合并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采取内镜下套扎、硬化和组织粘合剂栓塞治疗466例次。结果 413例次止血成功(88.6%),硬化、套扎、组织粘合剂注射的止血率分别为87.8%、89.8%和90.8%。死亡23例,病死率4.9%。结论针对不同出血情况采取不同的内镜下治疗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张文辉董政韩军李莉高丽丽王新真刘亭亭刘影祁小宝向璐金波李捍卫
关键词:肝硬化出血食管胃静脉曲张急诊内镜
援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任务物资保障的实践与反思被引量:2
2015年
2013年12月由西非国家几内亚开始的埃博拉病毒病疫情是历史上波及范围最广、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埃博拉疫情暴发,截止2015年2月1日,WHO已累计报告22495例确诊、可能和疑似病例,死亡8981例,疫情波及非、欧、美三大洲8个国家,其中塞拉利昂、利比里亚和几内亚最为严重。为援助西非三国抗击疫情,中国政府在先期投入大量财力、物力支援的基础上,于2014年9月16日派出第一批医疗队和移动实验室检测队赴塞拉利昂执行援助任务,并于2014年11月14日和2015年1月13日先后派出第二批、第三批队伍进行轮换。其中,三批次医疗队均由我院独立组建。在任务准备和执行过程中,物资保障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次援塞抗埃任务中物资保障工作的做法、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为今后执行类似国外卫勤保障任务提供参考借鉴。
张昕金波苏海滨张健陈昊阳
关键词:医疗队
肝硬化患者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中糖尿病与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2001年12月—2008年12月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诊断为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2132例(合并PHC患者6169例为病例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肝硬化患者中糖尿病与PHC的发生有无相关性,并按病因(包括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分层分析其相关程度。结果在肝硬化患者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发生PHC的OR值为1.851(95%CI,1.693~2.023,χ2=184.55,P=0.000),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和酒精性肝硬化组的OR值分别为1.850(95%CI,1.666~2.050,χ2=137.52,P=0.000)、2.238(95%CI,1.738~2.882,χ2=38.97,P=0.000)和1.935(95%CI,1.472~2.567,χ2=20.89,P=0.006)。结论肝硬化患者合并糖尿病可以增加发生PHC的风险,在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最为明显。
张敏金波向轶孟繁平高银杰马雪梅郭晓东李捍卫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硬化糖尿病病例对照研究
干扰素联合施保利通治疗慢性乙肝30例临床分析
1999年
干扰素是目前临床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但在大量的临床应用中发现有许多患者因其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过大而阻碍治疗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我们应用施保利通配合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收到较好疗效,特报告如下:
张文瑾李力金波蒋琨夏杰
关键词:乙型肝炎干扰素药物疗法
塞拉利昂西区埃博拉病毒病患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预后特点
目的:探讨塞拉利昂西部地区JUI埃博拉病毒病留观与治疗中心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预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14年11月15日至2015年1月18日埃博拉病毒病患者的相关资料。埃博拉病毒病由逆转录PCR检测确诊。...
徐哲张昕滕光菊荣义辉孙李建张健杜宁刘立明苏海滨金波赵敏陈昊阳
文献传递
异甘草酸镁辅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07年
孟繁平李捍卫赵平金波向轶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辅助治疗作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保肝降酶
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I型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的特点及临床意义
树突状细胞/(DC/)是一种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其对抗原进行捕获、加工,处理后提呈给MHC-Ⅰ、Ⅱ类分子,诱导活性T、B淋巴细胞的增殖,在调节特异性免疫反应中起决定性作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功能低...
金波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树突状细胞淋巴细胞亚群流式细胞术
文献传递
肝移植后乙型病毒性肝炎复发的临床病理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后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复发的临床特点及常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7例肝移植后乙肝复发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检查资料。结果乙肝复发时间为肝移植后(21.2±13.2)个月(4-48个月)。12例因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出现酪氨酸-蛋氨酸-门冬氨酸-门冬氨酸(YMDD)变异,3例因原发性肝癌(HCC)复发后的化疗,2例因自行停用拉米夫定。12例存在YMDD变异者将拉米夫定替换为恩替卡韦或加用阿德福韦治疗,2例停用拉米夫定者继续应用拉米夫定治疗,3例HCC复发者将拉米夫定替换为恩替卡韦治疗。经抗病毒治疗后,3例分别因纤维淤胆型肝炎所致肝功能衰竭和肿瘤复发而死亡,其余14例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HBVDNA拷贝均〈10^2IU/ml。乙肝复发后移植肝组织病理特点以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汇管区炎症和纤维化为主。乙肝复发后随着时间的延长,HBV在肝细胞内的复制增多,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次数增加,肝组织纤维化增生,纤维间隔形成,甚至出现假小叶。结论肝移植后乙肝复发时出现纤维化的时间早、进展快,HBV复制水平与肝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尽早发现乙肝复发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高银杰李捍卫赵景民张敏金波孟繁平
关键词:肝移植肝炎乙型复发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