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龙翔

作品数:4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躁动
  • 3篇苏醒
  • 3篇苏醒期躁动
  • 2篇全麻
  • 2篇咪达唑仑
  • 2篇儿童
  • 1篇血清
  • 1篇血清NO
  • 1篇牙病
  • 1篇牙病治疗
  • 1篇再灌注
  • 1篇整复
  • 1篇整复术
  • 1篇肢体
  • 1篇舒芬太尼
  • 1篇术后
  • 1篇皮瓣
  • 1篇皮素
  • 1篇全身麻醉
  • 1篇缺血

机构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施小彤
  • 4篇龙翔
  • 3篇王维
  • 3篇沈浩林
  • 2篇覃斌
  • 2篇林威威
  • 2篇周静
  • 2篇陈锡华
  • 1篇谢永果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2014国际...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时血清NO和内皮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的确切机制尚未明确。文中通过观察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肌皮瓣缺血再灌注时血清中NO和内皮素(endothelin,ET)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预处理组共3组,每组10只。各组建立IR模型对照组仅在胸背动脉处穿线不夹闭,缺血组夹闭胸背动脉3 h,预处理组在缺血处理前30 min夹闭右股动脉10 min后恢复血流灌注10 min,进行3个循环。3组大鼠分别在缺血前(T_0)、缺血3 h(T_1)、再灌注1 h(T_2)时于左股静脉取血,测定血清中NO、ET的含量,并计算血清NO与ET的比值,术后5 d取背阔肌采用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肌肉组织的形态学改变。结果与缺血组比较,预处理组在T_1、T_2时间点血清NO含量明显升高[(14.163±2.153)μmol/L vs(16.779±1.979)μmol/L,(10.355±1.913)μmol/L vs(13.127±1.726)μmol/L,P<0.05],血清ET含量明显降低[(240.772±13.734)pg/m L vs(224.662±13.635)pg/m L,(323.160±18.825)pg/m L vs(281.467±16.478)pg/m L,P<0.05],血清NO/ET比值明显增加[(0.059±0.007)vs(0.075±0.006),(0.032±0.004)vs(0.047±0.005),P<0.05],术后5 d肌皮瓣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所引起的血清NO的水平升高、血清ET的水平降低及血清NO/ET比值升高可能是其对肌皮瓣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的重要机制之一。
林威威施小彤谢永果龙翔
关键词:肌皮瓣内皮素NO/ET
咪达唑仑减轻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减轻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儿童口腔科门诊就诊患儿60例,年龄1-7岁,均需在全麻下行口腔治疗,随机均分为3组,每组20例。治疗结束前2 min分别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A组)、咪达唑仑0.025 mg/kg(B组)和生理盐水2 mL(C组)。记录麻醉前(T0)、治疗结束时(T1)、拔管时(T2)、拔管后(T3)各时点 HR、MAP、SpO2以及拔管时、拔管后5,10,15 min 的 Ramsay 评分和躁动评分。结果:与 T0比较,A 组 T1、T2、T3时点HR、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T1、T2时点 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B组 T2,C组 T1、T2、T3时点 MA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 C 组比较,A 组 T2、T3,B 组 T2时点 HR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各时点 M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拔管后10,15 min Ramsay 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拔管后5,10,15 min,B组拔管后15 min躁动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治疗结束前2 min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5 mg/kg能有效减轻全麻下儿童口腔治疗苏醒期躁动。
周静施小彤沈浩林王维覃斌陈锡华龙翔
关键词:咪达唑仑儿童口腔治疗苏醒期躁动
咪达唑仑减轻全麻下儿童牙病治疗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咪达唑仑减轻全身麻醉下儿童牙病治疗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7岁,拟全麻下行牙病治疗患儿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每组20例.治疗结束前2min静脉给予咪达唑仑0.05mg/kg(A组)、咪达唑仑0.02...
周静施小彤沈浩林王维覃斌陈锡华龙翔
关键词:咪达唑仑儿童全身麻醉牙病治疗苏醒期躁动
术毕前15min静注舒芬太尼对腭裂整复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术毕前15 min静注舒芬太尼对腭裂整复术患儿术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效果。方法 80例择期全麻下行腭裂整复术腭裂患儿随机分为A、B、C、D组各20例,各组均采用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术毕前15 min分别静注舒芬太尼(A组0.10μg/kg,B组0.15μg/kg,C组0.20μg/kg),D组静注生理盐水2 m L。记录各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停药至呼之睁眼的时间)、离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时间,观察拔管时(T1)、苏醒时(T2)、离PACU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国际通用的小儿苏醒期躁动(PAED)评分评价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C组PAED评分减少(P均<0.05);与D组比较,A、B、C组PAED评分减少(P均<0.05)。与C组比较,A、B、D组拔管、苏醒、离PACU时间短(P均<0.05)。与A组比较,B、C组T2、T3时点MAP、HR水平降低(P均<0.05);与D组比较,A、B、C组T2、T3时点MAP、HR水平降低(P均<0.05)。A组发生低氧血症2例、上呼吸道梗阻4例、恶心呕吐0例、渗血0例,B组分别为0、1、0、2例,C组分别为0、0、0、2例,D组分别为1、1、1、6例,各组比较,P均>0.05。结论对于小儿腭裂手术,术毕前15 min静注0.15μg/kg舒芬太尼,可在不延长苏醒及离PACU时间的同时有效预防苏醒期躁动,保持苏醒期心血管系统稳定。
龙翔施小彤沈浩林王维林威威
关键词:舒芬太尼腭裂苏醒期躁动
共1页<1>
聚类工具0